卢新智
近年来,陕西省苹果树更新换代不断加快,与苹果相关的一二三产快速融合,优质果区和绿色果品基地建设迈上新台阶。苹果产业发展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分散型向规模专业型、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陕西苹果产业升级版初步形成。
多年来,苹果一直是陕西大农业中效益最好、风险最小、带动人口最多和持续性最强的产业,全省大约有500万人种植苹果,1000万人从事与苹果相关联的产业,陕西果区农民70%的收入来自苹果。目前,陕西苹果种植面积达1100万亩,产量达1100万t,产量约占世界1/7、中国1/4。苹果汁产量占世界1/3。陕西是国家权威机构认定的中国苹果最佳优生区,是全球集中连片种植苹果最大的区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目前,陕西苹果已批量出口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5年,陕西将聚集优势资源发展苹果特色产业,从加大水肥建设、采后处理、苗木体系建设等方面重点着手,打造千亿级苹果产业。在培育苗木方面,打造陕西果树苗木繁育产业带,持续推广“产学研、企管农”一体化科技实验推广体系,并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砧木和品种研发,支持基地县建立品种研发示范推广基地。
目前,陕西正加速向果业强省迈进,“扩规模、调结构、提品质、拓市场”,规模、产量、质量均居全国第一。通过积极打造“陕果”区域公用品牌,陕西苹果竞争力日益加强。陕西以企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开店、办网、联园”为路径,建成陕西苹果品牌店300多家,推动苹果贸易线上线下结合。“十三五”期间,陕西着力打造苹果产业升级版,到2020年苹果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左右,预计产量1600万t,苹果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在三成以上,将建成全国乃至世界果业生产加工核心区、贸易物流枢纽区、高新科技研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区。
40年来,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可能到可能,陕西苹果的发展奋斗史,正是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缩影!举办首届世界苹果大会、国际果汁大会和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建立世界苹果中心和国家苹果大数据中心平台,陕西苹果将在世界苹果发展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深刻影响世界苹果产业格局!
曹儒,陕西省凤翔县园艺站原站长,退休后流转土地继续种苹果,是一名有着40多年经验的高级农艺师。他见证了陕西苹果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全过程,可谓陕西苹果的活史料,被全国果业界公认为“苹果老兵”和最接地气的苹果专家。
“关中的礼泉、凤翔等县是陕西最早发展苹果的地区,开始以种植秦冠为主,陕西秦冠苹果还曾经获得部优称号,但很快风光不再,败给了红富士苹果。改种红富士后,红火了几年,管理不行了,品质跟不上。”曹儒说,全省推广苹果关键技术后,他结合关中实际情况,从国外引进了34个优质品种,开展了品种对比、土肥水综合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生产等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
经过多年实践,曹儒摸清了苹果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各个生长环节的管理技术,解决了多年来影响苹果品质的大小不匀、色泽不艳、果面不洁、光能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总结出了矮砧苹果集约高效栽培配套技术。在此基础上,曹儒又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研究出了省力省工、优质高效的双矮苹果优质丰产栽培配套技术。这种技术模式,可节约土地40%,节省劳力30%,提前结果1~2年,增加产量20%以上,优果率高达90%以上,效益增加40%以上。目前,全省推广面积已达80多万亩,为农民增收20多亿元。
曹儒种植苹果,与许多陕西果农一样,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过失意彷徨、悲伤绝望。坎坷与艰险没有压垮曹儒,他勇往直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许多人纷纷砍掉果树的时候,他却于1999年顶着压力建起了150亩双矮果园,不人云亦云,执著地坚守着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理念,天长日久,终于大见成效。曹儒种植的苹果连年亩产达3000kg以上,精品率在90%以上,色泽艳丽、酸甜爽口、回味绵长。中国工程院唯一果树领域院士束怀瑞来果园考察后,认为曹儒的苹果园是全国最好的苹果园。2015年,“曹儒牌”凤翔苹果获中国果品百强品牌,同年获陕西省名牌产品。
七旬老人曹儒的故事,折射出陕西苹果不断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和世界最好苹果的奋斗历程。
铜川市耀州区水峪村党支部原书记杨振仁,有20多本苹果账,记录着他近40年间苹果生产、投入和收益的情况。账本显示:从1991年到2012年,老杨来自苹果的收入就增长了6倍多。一提起种苹果,老杨总是情不自禁地说:“苹果确实是咱农民的‘金蛋蛋’,现在全村村民来自苹果的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陕西苹果的起步时期,20世纪90年代则是陕西苹果的大扩张时期,陕西苹果种植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200万亩,扩大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800万亩,超过山东而成为全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
进入新世纪,陕西苹果迎来了空前的历史机遇期,陕西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攻坚克难,负重爬坡,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新世纪前10年,是陕西苹果的大改良时期。陕西在全国率先实施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管理技术,使陕西苹果生产管理技术迈向规范化与标准化,果品质量显著提高。同时,陕西苹果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和世界第一苹果大省。
全国没有其他任何一个省,能像陕西这样由政府大力主导和强力推进苹果产业发展。200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该《决定》的出台成为陕西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决定了陕西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2001年,陕西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果业管理局。2014年,陕西省又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性果业法规《陕西省果业条例》。如沐春风,陕西苹果迎来了大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一时间,陕西苹果产业上演了一场场“群英会”,一个个追梦英雄不断涌现。
薛云峰,洛川县一名普通果农,洛川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几年来,他将苹果品牌专卖店开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并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和世界500强企业的苹果供应商。尤其是2015年以来,洛川美域高苹果还被外交部选为国礼,先后赠送来华访问的韩国、德国、新西兰、缅甸、俄罗斯等上百位国家元首和国际政要,陕西苹果成为友谊果、外交果。薛云峰的彩虹苹果示范园一树一卡、一园一档,实施可视化管理,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中央国家机关和世界500强企业可随时在网上查看了解苹果的生长、生产、贮存等情况。
洛川果农郝延刚,更是将苹果专卖店直接开到了迪拜。
张炳贵,78岁的古稀老人,十几年来带领子孙们,在榆林市横山区赵石畔村的一片荒山上,打造出300亩优质高产山地苹果,改写了荒山沙地不适宜种苹果的历史,成为榆林山地苹果的领头羊。
曹谢虎,白水县林皋镇可仙村的一个普通果农。2011年10月,曹谢虎登上美国哈佛大学农业与食品论坛,向全世界果农讲授自己的务果经验。50多岁的曹谢虎,可谓栽种苹果的“老把式”。他好学习,肯钻研,积极探索科学务果,在省市专家的指导下,他家种植的苹果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每年收入几百万元。同时,曹谢虎还积极帮助周围的农民,组织成立了白水县仙果协会,辐射周边4个乡镇24个村8000余亩果园,带动上千户果农科技务果,实现了脱贫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