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当代劳动者劳动价值观的思考

2019-02-21 09:42殷妙苗
山东工会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工匠劳动者马克思主义

殷妙苗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013)

当代劳动者需要以一种健全而健康的劳动价值观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这种劳动观应该具备人类诞生以来为生存、为自由而不断奋斗的价值意义;应该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应该克服“物欲”与资本异化劳动问题的思想主张;同时还应是在新时代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符合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看齐的劳动观。在当代劳动者劳动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切忌形式主义和喊口号行为,要特别重视劳动的信仰和精神的塑造,在充分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上,坚定“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理想信念,让劳动者切实感受到劳动的尊严、快乐与幸福,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全面而合理地论述了劳动的意义等相关问题。马克思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释劳动的含义,首先在哲学上,劳动被看作是人的本质,即认为人是通过劳动这一特有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实践来实现自己价值的。一方面人通过劳动,与自然划出界线并通过劳动来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人在劳动中不断探寻适合自己生存的领地,把自己“作为个体的人”从其他个体那里区分出来,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在有目的的劳动活动中寻找实现自我的答案。从而推敲出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不是单一、固定和不具体的,而是实践的[1](p135),人是在这个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经济学上,劳动被视作人与自然、社会进行的一种物质变换,人在这一过程中改造了自然,获取了物质价值,见证了属于人的历史发展状态。正如马克思所认为:人首要的历史活动即为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资料,也就是指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人类数千年前开始延续到今日,仅仅为维持生存状态而不得不一刻不断地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1](p158)。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基本生活需要构筑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根基,而构成这一根基的先决条件便是劳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是在唯物史观的视阈下建立起来的,其不仅健全地定义了劳动的概念,还剖析了劳动的形式与结构,更从物质资料和商品的生产中分离出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一劳动的两重性透视出劳动与价值二者间的关系,也成为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根源,从而为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解析人类社会未来的劳动关系提供了始终可用的理论依据[2]。伴随原始社会关系终结的是私有制的产生,资本的累积和剩余价值的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劳动生活中,原本应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劳动突然在中间插入了人与物与金钱的关系。而正是金钱、资本累积带来的“恶物欲”刺激和异化了人的劳动行为,人的劳动更多地受金钱所驱使,甚至是被绑架,人与人的劳动关系完全被经济关系所遮掩[3](p1022),劳动存在的根基受到了动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正是马克思劳动观的核心,它提示人们,金钱、物质财富对劳动的异化会使得劳动者们丧失劳动的乐趣和幸福,丧失劳动纯粹的本质,对劳动产生厌恶,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使人与人的本质对立并最终沦为金钱的奴隶和亡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已经有了巨大进步和飞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然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依然存在。部分普通劳动者在经济利益的裹挟下迷失自我,遭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抑与摧残,不再发自内心地热衷于劳动,这就导致了劳动价值的丧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和社会关系的冷漠[4](p6),这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而马克思对劳动本质问题、异化劳动问题的研究是深刻而透彻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毫无疑问将为当代劳动者价值观的修正和劳动观的正确树立提供理论依据、历史思考和当代意义,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劳动的基础,是培养有思想、有理想、高素质当代劳动者的根本方向和得力方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培养当代劳动者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仍然具有科学的启示意义,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产生了新的价值与意义。

二、发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向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也主张人们要热爱劳动,认为劳动应该是人们的乐趣和幸福而不是冰冷的谋生道具。这与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不谋而合的,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观点显然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的。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劳动的观点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一脉相承,认为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推动力,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把劳动和与劳动相关的优秀品德作为自我建构的核心,指出正确、健康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应该是符合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发展要求的[3](p102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代价值,习近平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之号召,发人深省。其内涵在于,我们国家如若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不能只是在宏伟蓝图面前侃侃而谈,而是要贯彻党真抓实干的工作风格、依靠每一个劳动者踏实勤奋的劳动、激发全民族投身于祖国建设的劳动热情。国家的富强便更能保障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又反向促使人们自由而充满幸福感地投身于劳动建设中去。也就是说新时代下国家建设发展的要求呼吁当代劳动者适应时代作出改变,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代价值,更好地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当代中国社会追求的是一种文明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自然也包含在这种追求之内。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不是被剥削和压迫,而是自觉、自由和平等的行为。每个劳动者在各自岗位各司其职,摒弃将劳动、职业区分高低贵贱,划分三六九等的做法,劳动活动更强调公平性、稳定性和协调性,以孕育劳动者的勤恳、敬业、诚实、守信、友善等优秀品格,这些品格势必有助于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劳动关系。劳动还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法治中国的建设保证了当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律和劳动政策的完善将更好地解决劳动分配不均、劳动报酬拖欠、劳动权利受损、劳动义务不履行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从而为劳动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劳动环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使得劳动者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从事生产劳动,从而构成良性循环,最终促使全社会自发保持一种健康而有序的劳动状态,新时代的劳动观蔚然成风。

在社会主义中国,每一个劳动者个体都是有尊严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应该是受人尊敬和爱护的。新时代下普通劳动者的地位得到重视,其待遇和物质财富分配问题得到了改善。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5]劳动者的待遇改善,直接和间接带来的影响就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新旧动能的转化、经济结构的调整等一系列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积极改变。关于劳动保障问题的方针政策落实,确保了每一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使人们在劳动中收获更多的获得感,更加热爱劳动。而在劳动者的精神方面,新时代需要的是有思想有意识的劳动个体而不是冰冷的工作机器,需要的是有理想的、中国梦的践行者和热情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而不是坐享其成者。当代中国,劳动同样也被视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的内在本质,其意义就在于更加坚定地验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坚持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始终具有意义价值的,精神层面对于劳动观的塑造具体还体现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中。

总而言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经受住检验并一贯与时代共同发展,同时还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价值。发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代价值主要是从三位一体的框架入手,最终惠及的还是每一个劳动者个体,从现实生活到精神世界,逐步地影响、改良每一个劳动者个体的劳动价值观。

三、塑造新时代劳动者的工匠精神

马克思赞同“现实的人”应该是要追求更富足美好的生活的,用劳动去实现这一目标的行为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过度重视金钱、物质利益,视金钱为劳动的全部意义,就会导致劳动者只注目于劳动的回报问题,过度计较劳动报酬得失,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完全由金钱数额来决定,这是十分不可取的。长此以往,劳动将失去作为“人的尺度”意义,劳动者会变得抵触回报不丰厚的廉价劳动,集中选择劳动回报率高的行业,让“劳动不分高低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成为一句空话,拜金主义卷土重来,最后滑向信仰缺失和道德滑坡[6](p24)。工匠精神是时代孕育和呼吁的理念信仰,重塑工匠精神也正是修正这种不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得力方法。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国家过去不得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下,以经济发展作为最优先目的。中国如今在经济领域已然得到了巨大飞跃和发展,一些地区和个人,甚至从国家经济总量层面上看基本上实现了“富裕”的目标。然而要想消灭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需要重新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当今社会不仅是一个缺少大师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匠人”稀缺的时代。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对职业进行严格的等级划分,近代对职业技能教育的忽视,这些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会致使劳动者缺少脚踏实地做好工作的耐心和恒心,尤其在制造业领域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再飞跃到“中国创造”的过程是极其困难而漫长的。为解决这些问题,工匠精神的回归迫在眉睫。

2015年“五一”假期里放送的纪录片——《大国工匠》,重新引起社会各界对于工匠精神的关注。2016年3月,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得到重视。工匠精神最初主要是指从事制造业、技术行业并掌握一门技艺的普通匠人,长年累月坚守岗位、钻研技艺,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成为自己领域的专家。他们把自己的职业视为一生所爱和毕生追求,执着坚守、不知疲倦,默默奉献、完善自己、精益求精。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金钱的获取,更在于自我的实现、自觉的劳作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目标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追求是完美契合的。此外匠人的工匠精神不仅仅适用于制造行业,还广泛适用于其他各个行业。工匠精神除了启示劳动者们专注坚持、踏实肯干之外,匠人的钻研劲头和不断自我打磨、自我提升的品格还教化了当代劳动者。劳动绝不只是单纯的埋头苦干,它也讲求突破、创新和创造性劳动,从而使工匠精神的含义更加丰富。

重塑工匠精神有助于当代劳动者从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就以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来选择所从事劳动的行业,在日常工作中落实“爱岗敬业、尊重劳动”,真正理解和把握劳动的本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兢兢业业、钻研技能,通过劳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自发地为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理想而投入到劳动工作中。

四、伟大时代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早在2014年“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劳动模范时就指出,劳动模范要向社会“传播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让勤奋做事、勤勉做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7]。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可以引导当代劳动者建立一种勤劳、诚实和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观。2015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在讲话中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5]与一年前的讲话相比,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的用来形容劳动的几个语词 “光荣”“崇高”“伟大”“美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劳动的认识和理解,而劳模精神毫无疑问具备这种劳动观所要求的诸多要素。

关于劳模精神的内涵,习近平将之概括总结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8](p46)等几个方面。 这一概括很好地诠释了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优秀之处,这些品质将会引领更广大劳动者投身于劳动实践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之中,对青年劳动者起到有益的教化作用,从而为国家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劳动模范能够起到精神引领作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劳模精神是符合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涵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这种内涵。它令劳动者发自内心的产生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劳动实践具备了一种内在驱动力和精神支撑,具有一种能够团结所有劳动者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凝聚力。

历史经验证明,世界的发展离不开精英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新时代劳动模范们正是各行各业当代劳动者中的精英人物,以劳动模范为典型、先进和榜样来指引当代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最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劳模精神给人的精神力量是具有内向驱动力的,这会比难解的理论和相对呆板的书面教育更为实际和有效。

五、结语

培养当代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首先应从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旨的科学逻辑与合理推断出发,在充分理解劳动本质问题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看法,发掘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下的当代价值,找到适用于当代中国社会现状的、更易于培养当代劳动者劳动价值观的理论突破点。

新时代对当代劳动者劳动价值观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一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完善和发展的新期待,也是以劳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希望,更是重新确立以劳动这一人的本质来实现人类社会共产主义梦想的新启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劳动观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法和路径。习近平特别强调劳动之于整个社会的实用价值和信仰建设与精神引领,重视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弘扬,要求全社会要重视劳动、热爱劳动,克服劳动庸俗化问题,视劳动为实现理想的最佳途径。

猜你喜欢
工匠劳动者马克思主义
劳动者
90后大工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工匠风采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工匠神形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工匠赞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