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邮编:221140)
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听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莫名其妙”的现象.在教师的教导下,学生做了大量的题,见识了不同寻常的新奇解法,但碰到新题的时候又会一筹莫展.这与我们的大容量、快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在教师的“过度”指导下,更多地是模仿,而少有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慢”下来,在核心内容与重点问题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放手让学生“大展拳脚”,触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微探究是围绕某个小知识点或某一问题,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数学探究活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定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微”探究,对问题进行刨根问底,对解法进行对照优化,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经验提升为素养.
在一次直线与圆的复习课上,学案中有如下一道题(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理科第16题),虽然是填空题中的压轴题,但结果却很容易得到.经了解,学生对本题有着繁简各异的处理方式,或“投机取巧”,或“纵横联想”,思考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创设探究环境,让学生在多角度分析与本质探寻的过程中,合作交流,碰撞思维,互相提升.
题目设点M(x0,1),若在圆O:x2+y2=1上存在点N,使得∠OMN=45°,则x0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本题中的点M、N分别是直线、圆上的动点,可以看成是双变量问题,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不过因为∠OMN的特殊性,学生可以轻易(浮于表面)获得答案.
图1
师:为什么∠OMN变大了?
生1:当点M向y轴移动时,OM越来越短,所以∠OMN的正弦越来越大,因此∠OMN越来越大.
师:也就是说,当N为切点时的∠OMN不小于45°时,圆O上就一定存在满足题意的点N.我们如何来刻画∠OMN≥45°呢?
图2
师:很好!说理要严谨,尤其是结合图形的叙述,你是怎样想到圆P的呢?
生3:因为△OMN的边ON与其所对的角都是定的,所以可把这个三角形放在一个圆内,∠OMN就是同弦所对的圆周角了.
师:哦,随着点M的移动,△OMN随之变化,而生3抓住了这一变化中的不变量,将OM作为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而腰长又是确定的,所以OM的最大值随之即来.
图3
师:很好.将点N的存在转化为MN长的有解.通过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得到m与x0的等量关系,继而将问题转化为含参的一元二次方程有解问题.不过,该方程只要有解就行了吗?
师:嗯,注意转化的等价性哦.两根中的哪一个是m的值呢?
生4:有一个就行吧.(略作思考)因为直线MN与圆O相交,两个点都可以是N,所以两个根都是m的值.
师:△=0的时候呢?
生4:直线MN与圆O相切,N是切点,m只有一个值.
师:非常好!理,越理越清晰.形的角度“点的存在”与数的角度“方程有解”形成了完美对应,妙哉!
图5
师:噢,原来本题是由一道三角形有几解的问题改编而来.从圆的角度看,其实,点N是直线MN与圆O的公共点,因此“存在点N”可看成是直线MN与圆O相交或相切,所以圆心O到直线MN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半径,也就是OQ≤ON.殊途同归啊!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主题之一,旨在通过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探究应成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意识,精心设计课堂“微”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艰苦探究、惊喜发现、享受数学的探究过程,使探究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指导学生后续的自主成长.为高质量地实施微探究,教师应做问题的开发者、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引路人.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解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探究活动是围绕某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实施数学探究的载体,也是关键,选好问题是进行数学探究的第一步.教师应精选问题,研究透彻,以便在课堂微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问题的价值.一个好的问题应该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等特点,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多角度分析与求解.本题的解法多样,看似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实又涉及解三角形、函数与方程、几何最值等多方面的知识.生5的解法正是基于课本(必修5)中对三角形有几解的探究经验,因此也探寻到了本题的课本之源.
教师应居高临下地设计教学,俯下身来参与课堂活动.叶澜教授曾说:“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因素,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过程是复杂的、丰富多变的,教师应善待课堂上随时出现的“意外”.本节课中,题目的常规解决就是极端位置分析(生1的解法)或转化为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教师最后总结出),对于学生对∠OMN=45°的“别开生面”的刻画,教师没有制止,而是尊重学生的“第一思考权”,让他们一一说完,最后却惊现了问题的本质,殊途同归.在师生、生生、生本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思想在碰撞,甚至有学生想到了利用“到角公式”来求直线MN的斜率.多给学生“想一想”的时间,多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于学生成长大有裨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追求数学思想的渗透、通性通法的提炼、思维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本节课中,题目的解决始于学生的“投机取巧”,教师不断地追问,促使学生想清楚、说明白,并就此引导学生进行一般性探究.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复杂到简单,从模糊到清晰的系列过程,可以说还原了探究的真实过程.在追问中,学生的念头逐渐清晰;在联系中,知识的体系逐渐完善;在求简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历练;在探寻中,问题的本质得以揭示;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获得独立.我们应致力于将学生引到科学探究之路,自主发展之路,素养自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