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对青少年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2019-02-20 23:04贾明峣
关键词:思想道德家风子女

贾明峣 毛 若

(1.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四川绵阳 621000;2.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与文明程度体现在万千家庭的幸福与文明之中。家风建设是社会整体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学校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一起,发挥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个体道德人格的作用。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沿袭的道德品质、精神气质、价值追求的体现,以文字记录或口授心传的家规或家训为载体,肩负着传承家族文化基因的使命和责任。家风之于家庭,如同理想信念之于肉体,如同核心价值观之于社会。家风的实现,需要依靠家庭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对家庭成员形成精神约束,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成员未来思想、道德、行为的形成。家风也分好坏,好的家风能够培养贤能、谐和邻里,如蝴蝶效应般推动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反之,家风不正则埋下祸根,败坏社会风气。

一、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的形成一方面受其自身家风家教的影响和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主要包含家国统一的精神追求、艰苦奋斗的价值取向、修齐治平的人格要求、廉洁自律的道德标准的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

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萌芽于其父辈家风的传承。习仲勋十分注重家教,在家中,他要求子女多读书多学习报效祖国,生活上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吃饭不浪费一粒米,衣物传递着穿,弟弟们经常穿着姐姐穿过的花衣服;在外,他低调做人不搞特权,让女儿改随母姓并坚持让她住校;对于家人,习仲勋十分重视家庭的和睦,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伴家人还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1]习仲勋的严格教育使习近平形成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后,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各种铺张浪费,对于公款接待和公车配置的标准都做了严格限制,展现了作为领导人的俭朴形象。在习近平小的时候,他的母亲给他讲岳母刺字的故事令他记忆犹深,从那以后精忠报国成为了习近平一生的追求。习仲勋也用“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2]勉励子女。习近平受其父母影响,赤诚奉献并将自己视作人民的勤务员,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调“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3]。

建国以来,我国对于家风建设重视不足,经过文化大革命冲击,政治斗争极大的影响着家风建设的方向,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逐渐好转,但尤显脆弱。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同时,也遭受着金钱至上、奢靡享乐、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渗透。与此同时,勤俭节约、忠诚担当、艰苦奋斗等优秀家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由万千家庭组成,社会风尚体现在万千家风中,对此,习近平多次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4],要求广大家庭“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建设好每一个家庭,构建爱家和爱国统一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对贪污腐败零容忍,以“嫉恶如仇雠”的决心,以摧枯拉朽之势惩治腐败,弘扬了社会正气,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查处的各类腐败案件所涉及的人员类型来看,有大到手握实权的副部级以上的“老虎”、小到掌握公权力生活在百姓身边的“苍蝇”和领导身边善于“假虎威”的“狐狸”。从贪污腐败的金额数量来看,有贪污上亿的巨贪,也有“蚊子腹内刳脂油”的蝇贪。这些人所处的岗位越高,其面前所摆放的物质利益越多,这是考验人性的危险诱惑,但凡被查出的腐败案件皆因道德底线不牢,贪欲越过红线,最终被法律抓住。习总书记告诫干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应当“心中高悬法纪明镜”这实际上是要求个人修身自律。要把好思想关,强调修身方能齐家,党员干部自身要廉洁自律,并指出关键在于“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5]。中国传统讲究“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干部行为具有示范带头作用,唯有做到品德高尚立身正,方不怕影斜。

同时,在反腐调查过程中,“家庭式腐败”现象多发,正是因为许多领导干部被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腐蚀,利用权力追求物质,自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扭曲,立身不正无法约束家庭成员,以致于家风败坏。部分领导干部眼看妻子、儿女被围猎而不及时制止,或是家人打着自己的名号四处揽好处而无动于衷,更有甚者自己贪污,利用家人洗黑钱。如此种种,皆是因家风不正,腐败有机可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党员领导干部家风不严、立身不正如何能够成为下属的榜样,更遑论领导好集体。党员领导干部贪污腐败同时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给党带来负面影响,给党内和行政作风带来不利影响,最重要的是贪污腐败会失去民心,人民群众的拥护正是党执政的基石。对此,以习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防止腐败问题发生的关键在于加强家风建设,通过抓好家风家规以正党规国法。习总书记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好家庭关,强调家齐而后国治,领导干部在齐家方面要起带头作用,要坚持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贯彻到家教和家风中,并指出对于家人要严格要求,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4]。

二、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青少年时期是孩子各方面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孩子效仿,在这时期抓好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但在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如家长个人道德素质不高、重言传轻身教,教育孩子重智轻德和重物质给予轻精神追求,以及廉政与感恩教育缺失等问题,制约着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首先,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家长个人道德素质不高、重言传轻身教的问题。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教育要求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思想道德素质足够高,才能营造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为青少年树立榜样。但当前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对教师要求过高,却忽视了自身素质建设。家长往往用语言教育子女要树立崇高理想、崇德向善,但自己却表现得相反。有的家长教育子女要有理想有信念,自己下班回家后却刷剧、打游戏;有的家长教育子女要爱家庭、养成良好习惯,自己却因为琐事发生争吵,甚至实施家庭暴力且不回避子女,自身沾染赌博、酗酒等恶习,甚至从小教子女抽烟、赌博;也有家长要求子女听话懂事,自身却规则意识淡薄,小到带孩子闯红灯、上公交不排队,大到带子女在公众场合我行我素妨碍公务;还有家长要求子女诚实,自己却对子女随意撒谎,或是对子女的诉求答非所问、不放在心上。

其次,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以及重物质给予轻精神陪伴现象严重。社会竞争巨大,导致家庭教育的内容往往顺应应试教育的要求,大多数家长以成绩高低评判青少年好坏,忽视了对子女其他素质能力的培养,在道德观教育等方面只字不提,往往培养出智商高、情商低的书呆子。此外,很多家长工作繁忙,很少抽出时间陪伴子女,为了弥补愧疚,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给予子女大量的金钱或物质的方式替代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导致亲子之间感情疏远。又因为缺乏对子女的有效陪伴,所以更看重子女在学习和成长方面的结果,看不到子女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成了子女成长过程的考核者而不是参与者。

最后,廉政教育和感恩教育缺失。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和科技长足进步,随之而来的还有腐朽思想的蔓延,很多贪污腐败分子的子女成为其敛财的臂助或工具。与此同时,现代的纨绔子弟们打着父辈的旗号无视法律、为所欲为,无不折射出家庭廉政教育的缺失。二、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致使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缺乏与子女平等对话的意识,着重强调对子女竞争力的培养,向子女灌输“狼性精神”,对子女过分苛刻,甚至用责罚试图控制子女,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长大成人后对父母、对他人缺乏爱心。三、许多家庭在子女出生以后,便“有了孩子忘了娘”,将生活和情感重心放到子女身上,忽视了对父母的关爱。有的家长给子女一掷千金,对父母却一毛不拔;有的家长当着子女的面斥责父母;还有的家长把向父母索求当作理所当然,对子女的索取有求必应。长此以往,上行下效,子女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不知感恩,出身社会后同样如此,遑论报效国家。

三、践行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一,对于新时代我国青少年家庭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出要重视家风建设,无论是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模范带头作用,还是借鉴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以及唱响家庭文明建设、以好家风共筑良好社会风尚等,都为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用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指导家风的构建能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为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家风的传承又是对传统文化、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促进我国家风和社会风气良序的可持续发展,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关键内容,是当前时代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发展结果。这种思想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家庭道德建设事业的发展规律与实质,详细地阐述了当下家庭道德教育工作发展与变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新时代我国制定、贯彻德育方针的重要理论依循。一方面,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4]和廉洁自律、修身齐家等一系列理论,是对我国传统优秀的家风及实践基础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他谈到了“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7]观念,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优秀作风和家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我国时代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少年德育培养,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6],并用“扣扣子”的形象比喻,强调青年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7],强调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意义。家庭是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养成的第一课堂,家风、家教是维系和协调家庭成员关系、邻里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是青少年个体道德形成的重要一环,在青少年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养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在各项事业取得发展进步的同时,青少年家庭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却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道德调控机制弱化,道德观念呈现混杂的状况,道德滑坡屡有发生。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践行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对弘扬优秀家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四、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对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启示

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对于新时代青少年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具体说来有树立注重家庭的理念、建立良好的家风家训、完善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三方面的启示。

(一)注重家庭

要树立注重家庭的理念,通过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增加对孩子的家庭人文关怀。习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并指出“家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是人们心灵的归宿”[4]。作为人生第一课堂的家庭教育应当是立体的,作为心灵归宿的家庭应该是和谐的。

一方面,父母要着重构建完整幸福的家庭环境。习总书记指出,注重家庭就是要求家庭幸福美满。当前我国“70后”和“80后”的离婚率均已超过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当前大约每三个青少年当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处于父爱或者母爱缺位的状态,家庭更谈不上美满。就家庭整体来看,家长离婚了的家庭谈不上完整,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自然也是不完整的。家长是家庭的顶梁柱,顶起的是家庭和谐发展的梁。和谐的家庭始终是家长对上孝敬父母,让父母老有所依,对下教养子女,让子女幼有所教,夫妻之间琴瑟和谐、忠贞担当。习仲勋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康生诬陷,蒙冤十六年,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的家人也完全信任他,更没有与他划清界限。习仲勋一家就用忠贞和担当诠释了什么是幸福和谐的家庭。

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应侧重对子女人文关怀方能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注重家庭必然要求家长重视作为家庭成员的子女的幸福度,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少年人生的迷惘期和困顿期,当他们面对考试、升学、人际关系等各种难题时,家长应善意引导。在他们考试受到挫折时不能求全责备,要指出是学习的方法的不正确而不是天赋能力的不足导致他们考试受挫,引导他们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着眼于他们的进步给予适当的鼓励;在他们面临填报中考和高考志愿的抉择时,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引导他们坚持自己的选择,并将个人兴趣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当他们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先开导他们并同他们分析问题的原因,再教育他们待人以诚、宽容、自信、自尊、自强,引导他们明辨善恶是非,同阳光、乐观、进取的人交朋友。总之,家庭教育中应当避免家长制作风,否则其往往培养出的是没有自信的子女,构建完整幸福的家庭,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才能使青少年变得更加自尊和自信。

(二)严格家教

要严格家教,完善家教的基本方法,以增强教育的效果。习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教,指出“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4]。父母通过言传和身教让子女学会做人的道理,对于子女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正确的教育方法会使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青少年而言,叛逆是青少年时期的代言词,这和中华民族传统家教文化有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教育的效果要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样的美好向往对于成就个人辉煌、铸就民族自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意义,这是值得肯定的。出于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考虑,很多家庭存在家长制作风,家长对于子女要求完全服从,亲子沟通渠道是家长对子女的单向灌输。但随着子女成长,其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渴求着自己的处事方式,而往往这种处事方式是不成熟或者不正确的,甚至是革新的、正确的,却与家长传统的思维方式背道而驰的,更是在家长制作风盛行的家庭条件下与家长初衷相违背的,所以绝大多数家长在教育方式上从严施教,信奉“黄荆棍下出好人”,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样一来,子女的思想得不到表达,情绪得不到抒发,小则产生思想矛盾,大则使子女走向极端。

虽然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初衷是好的,但其做法或许有失偏颇。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基于尊重子女的,对于家长而言,第一,要做子女的知心朋友。对子女尊重不代表对子女迁就和宠溺,父母要有底线,对于子女的错误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服人,要听取子女意见而不是家长“一言堂”。对于子女的承诺要做到言出必行,逐渐培养亲子信任关系。第二,应改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为双向沟通。家长需要倾听子女的心声,尊重子女的意见,不能大事家长说了算,小事家长不管。避免上海卢浦大桥上17岁少年跳江而亡的惨案再次发生。双向沟通能使家长在了解子女思想的同时,缩小亲子代沟,也有利于培养子女自信、乐观的优良品格。第三,要对子女宽容。青少年人生阅历少,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处理对待问题的时候容易产生偏差,这时需要家长有耐心,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宽容不是一味的迁就,“使功不如使过”,在子女自责之时则应宽容;在子女知错不改之时要耐心教育,使之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三)建立良好家风

要建立良好的家风家训,借鉴古往今来家庭教育的积极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立家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廉政、感恩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以优良家风引领青少年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建设。习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风,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4]。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风尚最终体现在千万个家庭的家风里,家风优良,社会风尚自然随之变好,反之亦然。同时,他还指出要用优秀的美德立家风,在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这一精神宝库中汲取财富,“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传统美德是不可分割的,后者是前者的历史底蕴和汲取养分的源泉,前者是对后者的凝练与升华。习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对国家和社会层面价值追求进行了归纳,又对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加以提炼,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是对“培养什么样的公民”这一问题的回答,明确了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实干精神、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公民,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培养要抓早抓小、常抓不懈,故而家风建设必须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表彰全国文明家庭、寻找最美家庭,大力宣传弘扬良好家风,为全社会家风建设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在家风建设方面不能忽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因为其直接关系党的作风建设、代表着党的形象。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贪污腐败多发的现状,习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要“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4]就是要学习他们勤俭节约,善于感恩;学习他们约束好家庭成员,要求子女廉洁奉献;学习他们要求家庭成员自立、自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目标。当前社会各个家庭的家风建设要以爱国主义、感恩诚信教育为主要内容,让青少年学会感恩父母、尊敬长辈,感激身边的人、服务人民,感恩国家、报效祖国。要加强青少年廉政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身体力行教会他们自食其力、克服困难,教会他们务实进取、责任担当。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始终处于主阵地、主战场的关键地位,因为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是最为持久并深刻的。广大家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注重和谐幸福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方式的正确选择,注重优良家风内容的树立,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家风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