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杰 刘恒然
经济新常态下张家港市纺织行业协同创新策略研究
徐天杰1刘恒然2
(1.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215600;2.张家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通过对张家港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深入走访调查,总结了张家港市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存在的不足。针对企业创新力不足、成本增加、运营环境风险增大等问题,提出围绕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模式、技术及企业文化几个方面的协同创新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纺织行业;协同创新;产业集群;供应链;营销模式
纺织行业作为张家港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重要的优势产业和关乎民生的产业,已经形成较为明显的产业集聚和区域特色。然而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增速放缓,行业发展受到整体环境的制约,纺织行业已经走到了为发展谋转型、为生存求升级的十字路口。行业整体面临着全面开放的发展格局,增长方式从以量取胜跃升为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增长”。在国际行业竞争激烈、地方生产要素优势衰减的产业环境中,张家港纺织业自身也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渠道狭隘、企业管理理念滞后等问题。纺织行业的协同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价值再造的有效路径,也是促进行业在开放式大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纺织行业是张家港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历史久,产业集聚度高,规模效应明显。目前已形成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市场拓展为一体,品种众多,门类较为齐全,产业链配套完善的纺织工业生产体系。2018年张家港市共有纺织企业3 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337家,201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10.59亿元。全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018年生产各种纺织面料1.9亿米,呢绒6 447万米,化学纤维60.1万吨(其中合成纤维46.7万吨),印染能力在2.6亿米左右,服装1.42亿件,帘子布10.4万吨。从行业发展增速来看,各类产品中面料、印染布、帘子布产量同比实现增长,呢绒、服装、化纤产量同比有不同程度下降。
张家港市百家骨干企业中纺织企业共10家,2018年完成销售收入427.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69.8%,实现利润13.1亿元。在产能规模与产品品质等方面,全市纺织行业一批龙头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业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话语权。拥有40年历史的华芳集团,以纺织为主,棉纺为核心,下辖棉纺、色织、织染、毛纺四大业务单元,拥有棉纺纱锭200万锭、织机1 500台、精毛纺锭15万锭,形成了前后配套、横向联动的大纺织产业格局。化纤行业在企业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特别是龙杰化纤致力于涤纶工业长丝的生产,在开发差别化纤维方面一直走在同行业前列。此外,澳洋集团、骏马集团、鹿港文化、天宇毛纺、新芳集团在相关纺织领域都是全国范围内的行业翘楚。
目前,根据张家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集的数据统计,该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80%的纺织装备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华芳集团金田六车间开展实施“机器换人”,1万纱锭的挡车工由原来的380人降至目前的4人,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技术研发的同时,设立华芳纺织研究院,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纺织信息、检测和科研平台。结合市场需求,大批引进清梳联、自动络筒机和细络联等先进装备,开发以莫代尔、有机棉、竹纤维等为原料的新品。张家港市天宇羊毛,2008年以来环保配套设备总投资超1亿元以严格管控污水排放处理。集团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携手研发羊毛洗毛液体肥料,积极推进羊毛下脚污泥有机肥与绿化用肥的开发和洗毛废水再生循环利用。
部分纺织企业积极“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区域性的资源优势,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张家港市共有10家企业被认定为苏州市总部企业,其中纺织企业占三席,分别为国泰集团、华芳集团、澳洋集团。华芳集团通过在新疆、河南、安徽及山东等地投资建厂,实施产业布局转移,目前整个集团产能约200万锭,其中外地部分占比达到三分之二。天宇羊毛在澳大利亚、南非拥有自营公司,通过直接进入拍卖市场购入羊毛原料,扩大了原材料采购的选择面的同时降低了采购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东渡集团应客户要求已将部分生产转移至柬埔寨、越南,以降低生产成本,削弱贸易战影响。面对此次中美贸易战,前期进行海外布局的企业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张家港市纺织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棉纺织、毛纺织、针织、服装、化纤、印染等多品种、宽领域的产业格局,涌现出一批以华芳集团、国泰集团为代表的集面料研发、产品设计、打样及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配套型企业。以镇为中心形成的区域产业群日趋明显,产业链配套逐步完善。塘桥镇为中国棉纺织毛衫名镇,镇上的扬子江国际纺织工业园被江苏省经信委命名为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区内以华芳集团、鹿港文化、普坤实业、联宏纺织、华鹿毛纺等企业为代表。保税区(金港镇)为中国氨纶纱名镇、色织产品生产重镇,氨纶纱生产企业300多家,其中年销售2 000万元以上的氨纶纱企业53家,区镇氨纶纱总纱锭达300万锭。区内以欣欣高纤、天宇羊毛、金陵纺织等企业为代表。经开区(杨舍镇)是毛纺织、针织服装和产业用布生产重镇,纺织行业工业总产值占比约30%,区内以澳洋集团、骏马集团、东渡集团、龙杰化纤、申洲毛纺等企业为代表。
2018年,张家港337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30%,而工业总产值占比仅12.8%;全市20家上市企业中纺织企业仅4家,占比20.0%;2018年62家入库税收超5 000万元的企业中纺织企业仅6家,占比9.7%,纺织行业数量与质量不匹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通过查阅参考张家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针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展开的问卷调查,整理得出以下数据信息。
在品牌建设上,调查问卷显示88%的纺织企业没有自主品牌,75%的企业存在代加工业务,其中11%为纯代工企业。代工型企业一方面缺乏设计能力,滞后于国内外市场,另一方面利润空间受制于人,且缺乏市场主动性。在技术研发上,调查问卷显示超82%的企业近三年没有研发投入,超94%的企业没有专利,拥有省、市级研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高新技术企业不足2%。研发投入不足,一是受到企业运营能力的限制,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使得广大中小纺织企业望而却步,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建立专门的研发机构也是困难重重,多数仍采用委托专业机构、与高校合作等间接手段进行研发,制约企业发展;二是技术研发人才匮乏,引进成本高,且相较上海、苏州等地研发人才集聚效应低,县级市很难吸引尖端人才,而纺织行业特别是终端服装板块,设计能力直接决定市场竞争力,人才引进困难也成为企业发展瓶颈。
第一是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社保新政再添压力。2018年纺织行业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5%,另据统计,企业每年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约1.3万元/人(按最低缴纳标准计算)。2019年1月起各项社会保险费将由税务机关统一征收,不再按最低标准缴纳,企业普遍反映社保新政将导致用工成本显著增加。
第二是环保压力多方渗透。一方面配合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以及“263”专项整治行动,企业普遍加大污水、污泥等污染物排放治理力度,环保成本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受印染企业停止备案及部分关停,环保政策下印染原料涨价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印染业务成本增加。例如,美如意帽业折合每顶帽子仅印染成本就增加0.2-0.3元;诺士清洁由于印染成本增长导致原材料成本增长5%-10%。
就目前形势来看,由于多数纺织企业对美业务量不多且产品不在已公布增加关税的清单中,因此贸易摩擦的影响尚不明显,但倘若贸易摩擦升级,后期形势将难以乐观,同时贸易摩擦不仅直接影响对美业务,也间接挤压其它出口业务空间。问卷显示,60%的企业受贸易摩擦影响业务量同比出现下降,其中19.6%的企业业务量同比下降10%。骏马集团的帘子布本身不在清单内,但随着下游轮胎企业的轮胎出口美国税率提高,也受到间接影响;东渡集团虽将部分生产转移至东南亚,但东南亚产能有限,不能完全抵消贸易摩擦的影响。同时,纺织企业还面临一定的金融风险。问卷显示26.5%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超50%,2.9%的企业存在联保、互保等高金融风险行为,12.4%的企业反映资金短缺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难点,这也间接反映了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纺织行业作为传统强势产业,发展的瓶颈不仅仅来自于外部因素,行业内部也要不断自省。企业研发的投入,技术改造与创新,产业集群优势如何转化成有效的生产力与竞争力,关键是其他非技术创新要素的协同,以实现资源配置体制的创新与完善。因此,纺织行业要提升创新效果与效率,必须对内部创新要素进行改革性的整合,围绕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以及技术与企业文化进行内部协同,整合创新资源,实现可持续的共同发展。
在产业分工日益明确,供应链管理日益精细化的发展趋势下,协同供应链管理,深化构建产业集群已成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供应链协同管理,通过强化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调、计划、操作、控制和优化,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当前纺织行业的主流价值趋向从市场供求主导的效益驱动,正转向质量、科技、效益并行的内部驱动和生态、资源、环境等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性社会责任动能。企业要从容应对行业的变化和趋势,协同供应链管理,实现效率创新是关键。
供应链效率创新主要在于有效协同企业间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从而促进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在企业间建立信任机制,是完善供应链和推动产业集群的基础。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通过有效沟通,化解不确定性矛盾,履行相互的商业承诺,是提升效率的基础。其次,为了保证供应链环节中企业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要打造公共供应链服务平台,改进供应链的可视性和洞察力,从而提升供应链上企业的需求预测和订单履行能力。在此期间,行业机构应该主导引进科研单位和专业院校共同参与,通过相关激励措施来鼓励供应链成员的研发、创造、创新的积极性。此外,企业在进入供应链时也要根据自身的技术、资金、资源进行明确的自我定位,在与其他企业协同过程中,保护自身核心技术的同时注意学习吸收以弥补自身缺口,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以纺织原材料的纱线、纤维行业为例,产品差异化较低,产能过剩的问题一直存在。为了增加产品的竞争力,许多龙头企业一直在致力于新功能、新概念产品的开发。然而由于纺织品加工环节多、周期长,在传统自上而下的营销模式中,新产品的推广需先要经过面料织造、服装生产的试用,再到通过参展获得订单,最后落实大货生产,其中经历了纤维、纺纱、织造、印染、面料、成衣、品牌一系列环节,通常需要半年至一年时间。例如国泰集团旗下的主打直营门店营销的“NEWLOCKER”服装品牌,以B2C电商平台推广的“左右衣柜”服装品牌,在品牌设计生产过程中,引进了国内外时尚先进的设计理念,生产中融入了成熟、细腻的工艺技术,然而在产品市场化过程中却无法达到预期的市场效应。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说,新产品的开发投入难以及时转化为企业的市场经济效益,这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开发新品的动力。要改变这一局面,纺织原材料生产企业就要重塑营销渠道,提升流通环节的话语权。
对于一些纺织原材料的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协同产业链,将纺纱、织造、品牌推广企业整合成一个品牌联盟,从而改变产业链下游对上游认知不足而导致产品开发没有市场针对性的被动局面。在新品营销过程中营销策划、现场公关、技术服务部门要相辅相成,协同下游企业根据市场特点共同开发,及时根据市场的反馈调整产品技术性能,提炼产品市场亮点,突出营销重点,提高市场开发效率。在市场开发过程中要有效协同产业链中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咨询、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机构,打破固有的业务条线,打造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市场开发团队。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纺织企业必须在企业文化上进行协同、融合、相辅相成,从而使企业运营组织协调更加高效,技术创新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IBM董事长Watson Tomas Jr.在他的著作“A Business and it’s Beliefs”中说,“一个企业的组织相比于其他组织取得更大的成就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其精神,哲学等内在动力,这些比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的因素还要重要。”在企业生产同质化愈演愈烈的现代经济领域中,企业文化与技术的协同是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这样的企业文化包括:清晰的战略愿景、领导者的判断力和眼界、管理者的推进力与承诺的兑现、组织机构的变革、员工的招聘与淘汰机制等。
从管理学上说,企业创新来源于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激发,而员工的创新行为来自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员工的工作投入程度是企业内员工对待工作持续的、积极的、满意的一种状态,是具有稳定性和传导性的,是员工在生理、认知和情绪三个层面协调稳定状态下,实现工作中的活力、奉献与专注。员工在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业务环节中的创新首先是对实际问题的深入认识,提出新颖的技术解决方案的构想,其次是寻求外部的支持和联盟,逐步落实方案的可行性。而企业管理层面要做的是通过制度性的保障将各类创新理念付诸实践,为员工的创新行为提供积极性的激励方案,协调一切有利资源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对结果落实奖励承诺,对不确定因素进行包容和风险承担,尽可能尊重员工的工作投入和创造性。
张家港市纺织业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行业的发展必须依托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合理优化,应该在原有的生产要素基础上,通过主体企业与相关职能部门、横向企业之间的协同互动与深入融合,以实现信息的互惠共享和资源的优化整合。产业协同创新,是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进一步合理配置行业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将“信息、人才、资本、技术”深度融合,从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联合各层级创新力量,“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进一步释放产业活力,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1] 张敬文, 吴金丽, 喻林, 黄捷.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行为及促进策略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17 (10): 74-82.
[2] 陆立军, 于斌斌. 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 理论与实证[J]. 中国软科学, 2012 (5): 28-39.
[3] 杨晨罡. 浅论产业链协同营销模式[J].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8 (12): 41-44.
[4] 王京捷, 刘海峰. 基于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机制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 2015 (12): 199-203.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trategy of Zhangjiagang Textile Industry 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y
Xu Tianjie1, Liu Hengran2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Zhangjiagang city through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designed sized textile enterprises in Zhangjiagang city. It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ability, increase of cost and high risk of operational environment in the enterprises, and propos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ncer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arketing model,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culture so a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terprises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textile industr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dustrial cluster; supply chain; marketing model
F427
A
1009-8429(2019)02-0021-05
2019-05-05
2019年张家港市社科应用研究课题(2019B07)
徐天杰(1980-),男,沙洲职业工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
刘恒然(1979-),男,张家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