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奥斯卡表演类奖项的发展轨迹

2019-02-20 16:26王晓彤居瑶
视听 2019年3期
关键词:传记片奥斯卡奖奥斯卡

□ 王晓彤 居瑶

奥斯卡奖最早的奖项设置中,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都出现在了奖项名单之中。第一届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的是埃米尔·雅宁斯(Emil Jannings),而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是珍妮·盖诺(Janet Gaynor)。最初的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奖获奖人员并不是凭借唯一一部影片获得提名。前者以 The Last Command、The Way of All Flesh两部影片中的精彩表现获奖;后者以7th Heaven、Street Angel、Sunrise∶A Song of Two Humans三部影片获得了殊荣。在最初三届奥斯卡奖评选中,一个演员可以凭借多部影片获得提名。而在1930年第三届奥斯卡奖举办之时,学院改变了规则,开始以一部影片的表现来提名获得表演奖项的演员。这个变化既是学院完善评奖规则之举,也是奥斯卡奖评选中,以影片为参赛基本要素的一种体现。1937年的第9届奥斯卡奖新增了两个奖项:最佳男配角奖和最佳女配角奖,提名的数量也限制在5部影片/演员,这个规则沿用到了今天,构成了一套完善的评奖系统。

一、成立初期:以传记片为主,获奖影片类型多样

在《海斯法典》出台的1934年之前,表演奖的获奖影片类型多样,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奥斯卡奖颁奖侧重于传记片。如两位英国演员分别因扮演英国首相和英国国王获得了奖项,这种带有历史剧风格的传记影片由于在突出人物形象、展现演员演技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在此后的奥斯卡表演类奖项中屡屡获得成功。但除了传记片以外,一些类型片也成为了演员们展现演技的角斗场。弗雷德里克·马奇在《化身博士》中一人分饰杰克尔医生和海德先生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在导演鲁本·马莫利安极具表现主义的电影风格中摈弃了以往脸谱化的表演,将人物的双重性出色地表现了出来。

1934年—1941年是奥斯卡奖从《海斯法典》的奠定到二战爆发的时间段。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基本保持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银幕上也保持了较为保守的姿态。1934年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浪漫喜剧《一夜风流》不但使导演本人在电影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迹,男女主演克拉克·盖博、克劳黛·考尔白也分获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的桂冠。1940年上映的《费城故事》同样也是一部浪漫爱情喜剧片,詹姆斯·斯图尔特在评选中战胜了同样获得提名的卓别林(《大独裁者》)、亨利·方达(《愤怒的葡萄》)、劳伦斯·奥利弗(《蝴蝶梦》)、雷蒙德·马西(《林肯在伊利诺伊州》)等诸多强劲对手。在最佳女演员方面,1937年第9届奥斯卡奖中,路易丝·赖纳凭借《歌舞大王齐格飞》获奖,与商业类型片相比,大部分获奖的影人都出演了戏剧风格强烈的电影或改编自真人真事的传记片。不少影片和著名的角色形象虽然在这一时期进入了提名名单却并未获奖,例如《乱世佳人》中克拉克·盖博扮演的白瑞德、《史密斯先生游华盛顿》中詹姆斯·斯图尔特扮演的杰弗森·史密斯。在黑帮片《疤面煞星》中崭露头角的保罗·茂尼在《巴斯德传》中扮演了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因此,奥斯卡表演类奖项并不是完全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进行表彰,其中综合了各大电影制片厂之间微妙的政治平衡,以及业已成名的明星演员之间的角力。显然,类型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得到奥斯卡奖评选委员的认可要比得到市场认可显得更加困难,这也反映出奥斯卡奖评选自身的保守性。值得一提的是,海蒂·麦克丹尼尔因在《乱世佳人》中出演奶妈玛格丽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这也是非洲裔美国人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奖。

二、战后好莱坞时期:方法派盛行

二战及战后是古典好莱坞由盛转衰,进而变革的年代。随着方法派演技逐渐进入好莱坞,美国电影在表演上日益进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基础,涌现出一大批演技出色、气质独特的明星演员。马龙·白兰度、威廉·霍顿、格里高利·派克、查尔顿·赫斯顿、伯特·兰卡斯特等当时的新生代演员先后获得了奥斯卡奖,英格丽·褒曼、奥黛丽·赫本、格蕾丝·凯莉、伊丽莎白·泰勒等巨星的表演也备受肯定。这些明星不仅是当时的票房保证,在获奖影片的演技上也近乎无可指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传记片在评奖中不再像之前占据了较大比例,战争片、史诗片、歌舞片等不同类型电影均有角色获奖。由于战后美国戏剧创作的发达,一批剧作家如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的作品被改编为电影,这些戏剧改编电影不但拥有内涵较为丰富的主题,且更加侧重于塑造性格复杂的角色,为演员出色的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费雯·丽、雪莉·布思、伊丽莎白·泰勒获奖的影片都有戏剧改编的作品。

战后好莱坞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冷战格局的形成,美国扩大了其全球尤其是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力,这也使得奥斯卡奖的国际性大大增强。除了在1957年正式设立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奥斯卡表演类奖项中,外国演员的加入丰富了好莱坞电影的人物形象,不少外国演员以全新的角色形象让观众眼前一亮。安娜·马格纳尼在罗西里尼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名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中崭露头角,后被邀请主演了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玫瑰纹身》改编的同名电影,饰演的意大利移民妈妈时而阴郁时而奔放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更有甚者,同样来自意大利的女星索菲娅·罗兰凭借《烽火母女泪》成为了有史以来以非英语影片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第一人。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平权运动的兴起,有色人种的银幕形象日益受到重视。好莱坞作为一个政治倾向较为明显的社会群体,也自然对社会思潮有所回应。1963年,西德尼·波蒂埃凭借在电影《原野百合花》中的表演成为第一位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黑人演员。

三、新好莱坞时期:与各项民权运动同步的评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随着新好莱坞时期的来临,“作者电影”的概念在好莱坞逐渐普及,导演的个人风格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一时期依然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乔治·斯科特主演的《巴顿将军》尽管是一部传记片,但经过编剧、导演和主演的通力合作,将巴顿将军这一具备复杂人格的历史人物全方位地展现了出来。马龙·白兰度出演《教父》之后,彻底摆脱了事业低谷,在中年时期迎来了演艺生涯新的高峰。而杰克·尼克尔森、达斯汀·霍夫曼等演员则在类型片的基础上贡献了更为细腻的表演,进而得到了奖项的肯定和表彰。一些在电影史上地位举足轻重的电影和它们的男女主角并未获奖,如《邦尼与克莱德》《毕业生》《出租车司机》,从另一面反映出学院评选奖项时展现出一定的保守性和滞后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保守主义的盛行,在银幕上也有一定体现。《金色池塘》用一出家庭之间的温情故事,缓解了两代人之间的矛盾,这部电影在当年的评奖中大放异彩,获得了包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多个奖项。现实中的方达父女这对特殊的明星父女一度反目,而作为女儿的简·方达主动策划了这部影片,为从未获得奥斯卡影帝的父亲争取实现最后的心愿,这在充满了冲突和撕裂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极具象征意义,代表了渴望安定、互相妥协的社会心理。随着《甘地传》主演本·金斯利的获奖,一些表现二十世纪世界各地历史人物的传记片接连出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奥斯卡奖发展进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最佳女主角奖更多考虑了性格坚强的女性形象,如朱迪·福斯特(《沉默的羔羊》)、霍利·亨特(《钢琴课》)、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冰血暴》),随着性别平权意识的新一轮热潮,美国电影在二十世纪末迎来了新一轮变革。

1999年第72届奥斯卡奖分别将影帝和影后颁给了凯文·史派西的《美国丽人》和希拉里·斯万克的《男孩别哭》,巧合的是两部影片都有着同性恋元素。《美国丽人》以家庭情节剧的形式揭示了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分崩离析的过程,而主人公的死来源于邻居的恐惧同性恋的心理。《男孩别哭》改编自真人真事,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不一致的主人公遭遇了现实社会的残忍对待。这两部电影的获奖标志着好莱坞电影在性别议题上有了新一轮突破。2006年获奖的《卡波特》和2009年获奖的《米尔克》将视角对准了不同领域中具有同性恋身份的历史名人的生活,李安执导的《断背山》虽然没有获得表演类奖项,但也收获了男主、男配、女配三项提名。

四、新世纪:传记片回潮

进入新世纪的另一个回潮乃是传记片的重新崛起。最佳男主角方面,2002年的《钢琴家》、2004年的《灵魂歌王》、2005年的《卡波特》、2006年的《末代独裁》、2008年的《米尔克》、2010年的《国王的演讲》、2012年的《林肯》、2013年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2014年的《万物理论》、2017年的《至暗时刻》都有真实的故事原型,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传记色彩。最佳女主角的传记片相对男主角较少,但也有2002年的《时时刻刻》、2003年的《女魔头》、2005年的《与歌同行》、2006年的《女王》、2007年的《玫瑰人生》、2009年的《弱点》、2011年的《铁娘子》等带有传记元素的作品。由于传记片所述传主一般广为人知,其自身命运有着一定的传奇色彩,加上这类影片常有明星助阵,使得传记片在制作、发行乃至评奖等诸多环节中备受各方青睐。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即当下的好莱坞电影创作越来越缺乏优秀的原创故事和原创人物,而更多依赖于明星和人们熟悉的题材。明星演员在挑选剧本时慎之又慎,为了能够突出自身在作品中的绝对主角地位,会有意识地将这一类“大男主”或“大女主”电影作为自己工作的优先选择,以便冲击影帝或影后的荣誉。这使得奥斯卡表演奖的评选存在着套路化的风险,难以选拔出在艺术上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和表演创作。

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在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的评选中,一些影片中过目不忘的角色得到了学院的关注。如贾维尔·巴登在《老无所依》中扮演的冷血杀手Chigurh、希斯莱杰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扮演的小丑、克里斯托弗·沃尔兹在《无耻混蛋》和《被解救的姜戈》中分别出演的纳粹军官和善良牙医,以及安妮·海瑟薇在《悲惨世界》中出演的芳汀。纵观奥斯卡表演类奖项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电影创作对演员和明星产生的影响,而优秀演员的表演也常常超越了影片本身,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如何排除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奥斯卡奖能够真正提升表演创作的品质,而非形成庸俗化的套路,是今后奥斯卡奖必须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传记片奥斯卡奖奥斯卡
《少年的你》获得奥斯卡提名
情怀永不褪色
热爱照亮生命
刘洋归来!打造中国服装设计“奥斯卡奖”
关于电影《戈雅传》的两点思考
成龙:奥斯卡来找我,不是我找奥斯卡
动物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