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俊 刘华芬 易仕青 杨志远
(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原九五临床部),福建莆田351100)
心力衰竭是现今较为常见的一类慢性综合征,指心功能、结构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发生损害,影响心脏正常的输血功能,致使心负荷异常增加,同时心排量较难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1],近年来伴随生活饮食等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呈现升高趋势,本病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是现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影响较大的疾病[2],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心衰慢性发展的一个阶段,临床治疗难度高,且并发生风险及临床死亡的风险均较高,因而给予有效且安全的药物控制,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是心内科诊疗中的重点问题[3]。我院近年来对部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了螺内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满意,本次研究结合部分临床病例进行具体分析。
纳入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男104例,女 96例,年龄 57-88岁,平均(72.39±2.30)岁,慢性心力衰竭病程 3-11年,平均(6.49±0.61)年,心功能分级:Ⅱ级者36例例,Ⅲ级者44例,Ⅳ级者20例。纳入标准:符合难治性心力衰竭相关诊断标准者[4];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心力衰竭相关针对性治疗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治疗配合度高者;本次研究相关内容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规程。排除标准:治疗不耐受者;合并其他脏器脏器功能异常者;合并恶性病变者;合并感染性病变者。根据患者住院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及参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患者开展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患者入院确诊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等常规支持干预,同时给予低脂饮食,限制水的摄取,完善疾病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工作,治疗期间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给予β受体阻滞剂、强心苷类、利尿类药物给药,根据患者具体病变情况针对性给药干预。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螺内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其中螺内酯(国药准字号:H44023416)单次给药剂量为20-40mg,每日口服给药1次,临床诊疗中根据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给予螺内酯给药剂量的调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国药准字H20000292),首次给药剂量为5mg/d,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进行剂量调节,逐步加量至10-20mg/d。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国药准字号:S20050033)初始给药剂量为1.5μg/kg,静脉缓慢推注给药,推注给药时间控制在120~180s,后负荷剂量为0.0075μg/(kg·min),静脉缓慢泵入给药,泵入给药时间控制在24h左右。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治疗12周。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根据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水肿、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进行疗效评定,其中显效: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水肿、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等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有效: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善1级,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未见改善,水肿、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等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动图主要指标进行测定比较,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测定,主要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分钟心输出量(CO)等指标。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连续给药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参照组为76%,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CO等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LVEF、CO水平均显著升高,LVEDD水平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及致死率使得其逐渐成为现今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以老年患者高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达1.6%-2.0%,而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在6%-10%左右[5],临床治疗及控制的难度较高,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手段,临床治疗以积极控制临床症状、缓解心衰进程为主,保守干预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不同种类的药物治疗,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水平,对受损的心肌细胞进行修复,同时抑制心室的重构,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的末期阶段,相较于常规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疗难度大,常规治疗的效果较难达预期,本次研究对部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了联合给药治疗,其中螺内酯是一种醛固酮拮抗剂,通过抑制胶原的合成,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舒张血管、缓解心脏负荷、改善左心功能、保护心脏[6]、提升机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动水平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血管壁细胞的抗炎效果,在逆转心肌细胞肥厚征象[7]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重组人脑利钠肽即心活素,是一种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成的人工内源性多肽,具有与心室肌脑利钠钛相近的生物活性,其主要功效为通过缓解循环血容量,降低心脏负荷,同时兼具利尿的效果[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连续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8%,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DD、CO等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研究组患者LVEF、LVEDD、CO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肯定了开展螺内酯与 ACEI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螺内酯与ACEI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诊疗中开展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