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个别功利化网络剧对青少年的负面效应

2019-02-20 04:50
数字传媒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功利化青少年

林 琳

闽南师范大学 福建省 漳州市 363000

一、功利化的诠释

(一)网络剧功利化的相关界说

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新兴网络媒体越来越多,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电脑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已不再是人们收看电视剧的唯一渠道。网络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在视频网站上收看电视剧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网络剧具有便捷性、投入小和互动性强的优点,观众可以即兴、随意地点播,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根据需要进行观看,因而深受网民的青睐。但是,随着网络剧的发展,一些个别的制作方看到其中可观的利益,便一味地迎合市场,博取点击率,将功利色彩展现得越来越浓厚。

传统意义上的“功利”解释为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而本文所提到的“网络剧功利化”指的是网络剧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呈现出轻“功效”而重“利益”的趋势。个别网络剧的功利性已经不仅仅表现为对于收视率高低的角逐,还会变异为为了经济利益背离行业发展规律。那些极个别的缺乏深度及创意的网络剧作充斥荧屏,甚至对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二)功利化的基本特征

1.追求利益最大化

个别网络剧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在服装道具、演员的选择以及制作经费上都尽量节省成本,内容粗制滥造,通过夸张的对生硬的广告植入,亦或是暴力的画面来吸引观众的点击率。

2.不尊重艺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个别制作商为了吸引观众而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大数据分析网络属性以及网络受众的主体,想方设法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通过吸引观众眼球攫取利益,本无可厚非。然而,个别投资方出剧不是为了艺术考量,而是为了迎合市场,随之而来就出现了诸如“内容尺度大”、“五毛钱特效”等问题。

(三)功利化的主要表现

1.凭借暴力血腥、低俗吸引青少年眼球

极个别网络剧中出现了暴力血腥、恶搞低俗的情节。大众媒介如果片面、失真地反映客观世界,不加以批判,长此以往会让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客观世界形成错误认知,不利于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甚至会激发犯罪等反对社会行为。[1]尽管有“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的字样,但是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分辨能力有限,他们很容易沉迷于网络的“虚拟性”之中,看到血腥暴力、低级媚俗的情节比较容易兴奋,可能会因为刺激而模仿剧里的桥段,进而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不利影响。

2.利用异化审美迎合青少年猎奇心

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同时发展的社会,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文化需求,那些投机取巧的制作方就伺机“卖腐”,刻意为当红帅气的男明星组“CP”来博取点击率。但他们没有想到一味地迎合青少年猎奇心可能会导致制作出来的作品质量低下。虽说那些个别制作方想要独树一帜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也应符合主流价值观,不得为了一味迎合青少年而失去主流意识、破坏社会秩序。《太子妃升职记》打破了以往穿越剧中的同性穿越的形式,它是男性的灵魂穿越到女性的身体之中,这样一来,当一个女性表现得与周围的同性格格不入的时候,就给人物带来了极大的矛盾冲突。人民网也曾评论过《太子妃升职记》,“为了迎合网络时代大众的异化审美,尤其是对同性爱恋的猎奇心,该剧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画面上,都进行了同性爱恋的刻画……以眼球经济为目标,以点击率为标准,以身体展示为手段,结果只能让‘寓教于乐’的艺术沦为金钱的奴婢。”[2]

3.通过广告植入、会员付费制度赚取利益

广告植入现象在影视剧中屡见不鲜,通过将广告融入到剧情中,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视频网站的广告植入越来越频繁,不仅片头有几十秒甚至上百秒的广告,乃至点“暂停”键都会在屏幕上弹出广告,有些广告强行插播在剧中,没有等它播完就不能接着收看之后的情节。对此,有些视频网站开通了“会员去广告”——只有进行充值并成为本视频网站的会员,才能跳过冗长的广告时间。在网络剧《太子妃升职记》中,为了投放广告,还专门设计了一些恶搞、媚俗的桥段和低俗露骨的对话来突出广告产品的性能。然而,《太子妃升职记》的受众主体多为青少年,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发育不够成熟,情感强烈,情绪不稳定,类似的镜头和语言极其容易误导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容易走入歧途。

二、个别功利化的网络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一)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乔治·伯格纳就提出了著名的“培养理论”,该理论研究和分析了以电视作为主要信息传播载体,对受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伯格纳将重心放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研究了暴力为题材的电视节目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分析了电视内容对受众所认识的现实社会的关系。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他得出结论:长时间接触暴力题材、观看暴力画面的观众,比不接触这类题材的观众更感到现实社会的危险、更缺乏安全感。因此,在大众传媒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一理论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少年所处的生活环境多为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而网络剧中的剧情设置则直接间接地为青少年提供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参考框架”。青少年的认知结构单一,不善于对外界信息加以过滤,他们对剧情多信少疑,如果长时间接触暴力血腥、黑社会等题材的个别网络剧,则会通过简单接受、认同,逐步内化为自己内心所遵从的价值观及道德准则。当青少年感到危险或缺乏安全感时,他们不会选择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模仿暴力手段进行宣泄。在这一行为上,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将虚拟网络中的不良风气带入现实生活中,会导致其漠视社会道德问题,道德评价标准降低,道德意识弱化。[3]

(二)侵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许多制作团队通常存在一个误区,即“只要是符合观众口味的作品就是‘通俗’的”。但事实上,“通俗”并不等于“俗”。“通俗”文化是指被人民大众所接受的、喜闻乐见的、符合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文化,而“俗”则是低俗、媚俗,是不被倡导的腐朽文化。人们所能接受的“俗”并不代表粗制滥造、内容缺乏底线。青少年对于作品的优劣辨别意识不强,心智不够成熟,容易盲目沉迷于个别网络剧中低俗剧情所带来的感官冲击。由此,带着“低俗”烙印的那些极个别网络剧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时,个别网络剧中的弹幕设置也存在很大弊端,不乏有观众发表非理性言语,而青少年盲目跟风,随心所欲发表言论,不注重言行,很容易产生偏激心理。此外,网络剧凭借其独特的吸引力占据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青少年长期沉迷于观看网络剧,缺乏一定的运动,会导致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甚至会“影响青少年头脑的发育,还会导致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轻者会出现紧张性头疼,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4]

如果只是一味地想要获得学生群体的点击率和暂时的关注而忽略了主流意识,只想追求作品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教育意义和社会效益,就个别网络剧本身来说,缺乏内涵,艺术造诣远远不够,长期如此,不仅会使观众对网络剧失去信心,还会使网络剧行业面临极大挑战。

(三)诱导青少年产生错误的消费观

网络剧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其中就不乏那些个别自律性差的投资方在网络剧中通过广告植入,过度吹捧商品性能,有时甚至向青少年传播一种“周围人都在买,你还在犹豫什么”的观念。加之攀比心理作祟,青少年极易产生错误的消费观念。青少年正处于个体发展的重要转型阶段,他们可能会由于盲目追求所谓的“潮流”、“时尚”而全盘接受商品信息。还有部分青少年经常把个别网络剧中出现的名牌挂在嘴边,并以物质利益和穿搭等作为交友的唯一标准,以消费金额多少、消费档次高低作为衡量地位和身份的唯一标志,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消费中而不是学习上,人生重心产生严重偏差。错误的消费观念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目标,这样的消费观念不仅会为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还会影响到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导致他们在交往过程中趋向于物质化、世俗化,不良的消费观念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家长们必须对青少年的消费观念进行积极引导。

三、抵御个别网络剧功利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的策略

(一)家庭方面:注重引导、监督青少年

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对青少年的引导方式及教育观念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深刻影响。[5]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多与之进行沟通。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内心有许多新奇想法却羞于与周围人分享,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认可。在这一点上,建议父母化作青少年的良师益友与之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对于收看网络剧的想法,并适时给予关心和引导。

其次,指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在课余时间,青少年大多会选择收看各种题材的网络剧排解课业压力,这就需要父母引起重视。父母应耐心引导青少年善于鉴别适合他们收看的网络剧,还可与青少年共同制定看剧时间,鼓励青少年进行户外运动,丰富课余生活。

最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青少年涉世不深,他们未能真正领会生产与消费的内涵,却对消费有着强烈的欲望。然而,青少年的消费多是冲动、非理性的。对此,父母需要对青少年的消费特征及消费行为做出分析,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消费范式,逐渐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

(二)学校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

在抵御那些个别网络剧功利化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这一过程中,学校也应给予重视。

首先,给予青少年更多关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研究表明,教师对于学生给予的关怀越多,学生就越不易于沉迷于网络[6]。据此,教育工作者不仅为青少年树立榜样,还应对他们给予适当关怀,了解青少年心理需求,及时准确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弹幕设置无疑是网络剧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不良的弹幕信息会使青少年接受错误的观念,产生负面效应。为了帮助学生理性辨别好与坏,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媒介信息,合理利用媒介交流自己的想法,学校可单独开设一门课程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过程中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进而促进道德教育。

最后,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组织主题班会或辩论赛,同时还可引导青少年自己动手制作关于网络剧的手抄报,并让师生共同评选出优胜者。通过实践活动,帮助青少年培养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学会鉴别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网络信息,将教育自然地融入实践。

(三)出口方:弘扬社会主义旋律

应对好的网络剧多给予支持,防止暴力和色情题材泛滥,并设立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的适合青少年的健康网站,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制作团队也要加强自律,坚持原创,合理利用资源,自觉建立道德标准,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作产品,积极为净化网络环境做贡献。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弘扬社会主旋律,制作带有正能量的影视剧作,肩负起作为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树立使命感,在看到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应注重产品质量。

四、结语

网络剧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十年有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问题。不论是投资方还是制作团队要想追求长远发展,就一定要在发扬现有竞争优势的同时,找准市场定位,符合主流思想,有意识地去贴近生活,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猜你喜欢
功利化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大学生权利意识功利化倾向研究
幼儿园绘本教育功利化的问题及对策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