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水平,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能力。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初级阶段,也是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本文主要从创设情景、动手参与、开展比赛三方面来对构建小学美术趣味性课堂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趣味课堂;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刚步入学校,对于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教师要善于借助学生这一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實现小学美术的有效教学。因此,在平时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美术趣味教学的落实,给学生们充分的艺术表现空间,加以对学生专业性的技能指导训练,并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强化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美术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而情景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情景,给学生一种置身实际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美术一年级《摸一摸,画一画》时,本节内容是抽象的造型表现,它强调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与造型游戏,运用基本的造型语言来表现对身体触觉的独特感受。我通过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同学们,跟着老师的动作拍手(由慢到快),谁来说说拍手时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手很痛、很麻、很酸,拍手时心情很激动。”然后我进行提问:“有了这么多感觉,能不能画出来呢?”学生画的时候显得无所适从,接下来我引入第二个活动:“触摸冰块。”学生触摸后,我让学生画一画触摸冰块的感觉。学生画完后我进行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有的学生说:“冰很滑,又很冷,所以我用油画棒画了一下,并选择了深蓝色,”还有的学生说:“我看到冰在冒烟,所以我用短的波浪线来表示烟。”由此我指导学生对点、线、面知识的运用。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相关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获得了真实的体验。
二、 动手参与,拓展学生思维
趣味性的教学是充满艺术性的教学,不同的教学技巧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手工制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多样的素材,促使学生创造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二年级《纸片插接》一节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手工制作知识以及掌握基本技巧。课前我准备了相应的教学用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以及精美艺术图片。首先,我通过谈话导入教学:“同学们,我们在之前的美术课中,学习了许多制作方法,你们还记得有哪些吗?(学生回答粘、剪、卷……)”由此我引入新课:纸片插接。我准备出了精美的插接作品供学生欣赏,让学生观察一下这些作品与以往的手中制作品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纸片的图形非常好看,颜色丰富,搭配美观。”接下来我边示范边讲解纸片的插接(1. 设计纸片造型;2. 剪;3. 研究插接方法;4. 插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看看哪个组插接得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指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地方给予指正、修改。如此,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 开展比赛,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尚未完善,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总是爱比一比谁画得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开展比赛活动,将美术教学与竞技比赛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让每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展现,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四年级《色彩的冷与暖》一节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说出冷、暖色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用拼贴、绘画等方法创作一幅表现温暖或寒冷的作品。课前我准备了一些具有明显色调的图片,借助这些图片来引入教学:“同学们当你看到大红色时有什么感觉?看到蓝色呢?”学生回答后我进行总结:“当你看到红色时,你就会联想到太阳、火焰,感觉暖洋洋的,它就是暖色;当你看到蓝色,会想到大海、冰块,会觉得凉爽,它就是冷色。”接下来我让学生每人填充一幅冷暖色调的对比图片,看看谁画得好。如此,通过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活动中。
综上所述,趣味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善于挖掘教材中趣味性知识以及生活中的审美元素,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实现美术课堂与趣味教学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创造出富有创意、美感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岩.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J].中华少年,2018(13):104.
[2]玛依拉·朱曼.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教学[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作者简介:
孙岩,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