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小学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观念应该被重视和加强,过度“小学化”倾向的教育观念应该被及时更改和调整。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小学化”现象进行了案例分析。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幼儿教育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教育;小学化;游戏化;快乐
一、 案例背景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作为当前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还广泛存在于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目标设定、教育方式及教学方法等也存在小学化倾向,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选材过于随意,目标设定单一,过程枯燥无趣,重技能训练,轻主体意识,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的沮丧的学习者。那么,如何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制定合理的目标,采取适宜学前儿童的方法?我们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利用教研活动,多种教研形式,进行相关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积极探索恰当的方式来预防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二、 基本情况
现象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你是我的玫瑰花》等一些朗朗上口的成人歌曲,孩子们齐声大声跟嚎,有的孩子歇斯底里,各个气喘吁吁。
现象二:律动《拍皮球》活动目标设定为:1. 感知音乐的欢快,认知音高、音强和音色。2. 学习掌握踏点步和进退步。
现象三:《母鸡生蛋》活动中板书显示×× ××丨×××丨×× ××丨×××丨的节奏型,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机械的反复念叨着:哒哒 哒哒丨哒哒 哒丨哒哒 哒哒丨哒哒 哒丨。
三、 主要做法
(一) 选材要符合幼儿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内容游戏化
幼儿对音乐的认知是表面的,无法理解音乐的深层含义。因此,针对音乐的选择,我们要多选择一些有乐趣的有故事情节的音乐,尽量以幼儿感兴趣的为主,再结合歌唱和表演,韵律和欣赏,以游戏为主线将其贯穿起来。例如,《扮家家》的音乐活动,我们结合小朋友们都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让幼儿在生动形象的游戏情境中获取音乐知识。《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可用游戏的方法,有角色、有场景的再现歌曲中反映的情景。《龟兔赛跑》是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儿童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根据乐器演奏所表现的角色内容,可自发地投入到音乐游戏中,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展现自己,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获得参与游戏的兴趣与乐趣。
(二) 活动目标体现教育性、操作性及情感性
教学目标的设置,就是使活动真正能够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媒介。现象二中的目标设计偏向认知和技能目标,忽略了情感目标。误把对儿童某方面技能的训练当作对儿童相应能力的培养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这不仅与《纲要》中强调幼儿园教育要注重儿童形成关于学习的积极体验的相关要求相左,也不符合儿童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包含音乐学习本身、对幼儿学习素质的培养以及对幼儿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促进等内容。通过一课三研,《拍皮球》活动目标修定为:1. 引导幼儿随音乐的节奏拍球,并有韵律感。2. 在愉快的游戏中让幼儿感受乐曲勤快、活泼、欢乐的情绪。3. 在游戏中激励幼儿将进退步和踏点步组合起来,使拍皮球的律动更加生动有趣。
(三) 游戏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否,与教师活动前的准备和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其中教具是实现教學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形象具体有效的图谱,符合幼儿直觉行动的思维特点,能为幼儿理解和接受。比如:在我们的音乐欣赏活动中,结合幼儿感知觉特征,我们准备图谱,设置情境用游戏化的形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音乐。另外,我们利用幼儿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在音乐教学设计中加入游戏的快乐因素,将游戏在整个音乐教学情境渗透开来,使幼儿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如:在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中,图谱中重音用粗线条,弱音用细线条,帮助幼儿既了解音乐引子的变化,又能了解音乐中强、弱音的变化。狮王走路的音乐用狮王的脚印来表示,狮王大吼的音乐用弧形锯齿,幼儿在音乐背景的烘托中,再加上图谱的帮助就很容易联想到音乐表现的情景了。还有现象一所提学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等,我们在教学中对歌词进行适当的改编,将音乐与美术整合,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游戏状态下自然启动美好情境,提高审美情趣。
四、 取得的成效
中国学前教育专家陈淑琴指出:“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来组织音乐活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3~6岁的小朋友对于游戏会比较感兴趣,所以游戏化的音乐教学可以让小朋友边玩边学,在游戏的世界里即获得知识又能身心愉悦。
在我园音乐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侧重于将音乐教学进行游戏化。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能使他们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能够积极快乐、不知不觉、不知疲倦地投身于音乐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听听、玩玩、敲敲打打中,不仅能使幼儿感知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能力,还能使幼儿的认知、情感及社会性得到全面的发展。从幼儿的立场出发,“寓教育于娱乐”,在游戏中使他们得到最大的满足感,激发小朋友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了孩子参与音乐活动和享受音乐的能力。在老师的引领下,《会跳舞的小手》《大猫和小老鼠》《魔法汤》《鹬蚌相争》等优秀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快乐感受音乐、享受音乐的平台。
五、 启示
回想我们从小到大的游戏,不论是身体游戏、智力游戏、交往游戏,我们都乐此不疲地玩。不会就要玩会,会玩就要玩得更好,这其中充满着挑战、努力和成功的快乐。这种成长快乐时刻充满着自豪感,才是真正的游戏精神。所以,让幼儿自主成长,体验成长的快乐才是当前音乐教学走出小学化的出路。游戏化的核心价值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不断让幼儿体验到这种主体能动性的增长,他们才有可能真正成长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桂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4(05).
[2]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第一版)[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9月.
作者简介:
李晓华,青海省西宁市,青海省西宁市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