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加强石化员工政治理论学习

2019-02-19 23:44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色干部时代

卜 铎

(中国石化人事部,北京 1007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坚持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宗旨,锐意进取,不断开拓,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为己任,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就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战略。经过五年风雨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凝聚完成,在党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成为引领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博大的胸怀和全新的战略视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纪元,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有了更加深刻、更加鲜活的认知和解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特征,深刻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积极树立学习贯彻的自觉意识,是当前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肩负着历史使命和责任,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最可依靠、最可托付的重要支柱,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头羊”和“排头兵”。中国石化作为一家担负着重要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大型国有企业,更要明确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中的站位和担当,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形势和新局面所赋予的责任和职守,不负社会和人民寄予的殷切希望,不辱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发挥好带头作用、领军作用和示范作用。当前,企业下大力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更关乎中国石化决胜全面可持续发展,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宏伟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工作学习的重中之重,推动学习入脑入心,促进落实上手上心。

1 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觉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现代化的思想创新。这一思想所容纳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精神层见叠出,其立意之深远,内涵之广阔,思想之丰硕,既给我们的工作和实践带来了积极的指导,也对我们的学习和认知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坚持多形式、深层次、广覆盖地推进这一理论体系的学习工作,使其深入人心,成为贯彻落实这一思想首先要突破的重点。

一是要克服“碎片化”学习,聚精会神系统研习。

首先,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的党性自觉,认真梳理掌握蕴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理论逻辑,精准把握其中的逻辑脉络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将这一思想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同时进一步研究学习这一理论体系所蕴含的思想特点和时代特征,深入领会其作为一个包容的、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所具备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一方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另一方面互联互促,互补完善。只有全面深入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才能更好地从历史经纬和世界思潮的大脉络中,准确地把握和领会这一思想的基本轮廓和总体面貌,全面地学习和领会这一思想的深厚底蕴和内涵价值,更好地运用和贯彻这一思想指导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培育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不就事论事,不为学而学,要做好“上下衔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学习抓手,打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经络,系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做好学习的准备工作;同时,要坚持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学习的宗旨和目标,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把实现伟大目标作为现实学习的精神指引,保证理论学得深、精神吃得透、方向把得准,务求学习取得实质性成果。

二是要杜绝“表面化”学习,精耕细作深入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绝对不是凭空捏造的,它根植于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心系人民的大爱深情,凝练于他长期在不同工作岗位的历练和经历经验的积累,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的统一,饱含着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之心。这一伟大思想是具有鲜活生命力和伟大感召力的,因此要想真正学懂学通这一理论思想,就必须要带着信念和感情,要将学习作为一种毕生的精神追求和提升思想境界的灯塔;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归宿。要深切感悟蕴含于其中的理想信念、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以一以贯之的精神,持续学、深入学。

当前,中国石化正处于战略调整期和提质增效期,要想实现中国石化“两个三年、两个十年”的战略部署,我们就必须以更加严谨务实的思想态度和深耕细作的学习态度,去认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从更高维度、更深层次和更广视野挖掘和钻研这一深刻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破解隐匿于这一深刻思想背后的“解题”方法,真正领会这一深刻思想所代表的时代主题,所传达的价值取向和所宣示的战略思想,进而为中国石化事业的深化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是要防范“空谈化”学习,结合实际全面学习。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曾这样写道:“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学而不用,无异于什么都没有学;为学而学,最终只能是学习和实践两张皮,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高效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切实发挥其指引方向、凝心聚力的作用,是学习向纵深迈进的关键。要将理论学习与自我思想、自身职责结合在一起,切实将其中的核心要义、理论精髓、理论特质贯穿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之中,用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工作,用实践成果检验学习效果,让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成为增进党性观念、提升担当作为能力的过程。

2 坚持党的领导,勇于奉献担当,把领会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央企业是国之基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力量。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特征日益凸显,国有企业要想成功应对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就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要高举这一思想大旗,使之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力推进的总纲领和主心骨。

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树立问题意识。

疑乃思之始,问乃学之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当下,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大环境,我们更要积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中国如何发展”和“如何实现高质量”这两个问题作为引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向,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当前,管理体制落后、国有资产流失、激励约束不足等问题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和转型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切实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把准航向、解疑答惑,帮助我们抓准和掌握这些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是破局的关键。中国石化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排头兵,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线索、以问题为引子,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以中国石化决胜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契机,抓住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结合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具体要求,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拆解矛盾,分析利弊,抓准突出的重点、难点和痛点,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成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百宝箱,让这一深刻思想中蕴含的亮点、特点和闪光点,源源不断地发光发热,从而更好地引导我们解决生产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疑难杂问。

二是要坚持求真务实,推动实践取得实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特色,在于其严密的逻辑性、完善的系统性和一致的连续性。这一思想理论包罗万象,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涵盖其中,既包括国家层面的政治、外交、经济、科技、国防和军队等,也网罗了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既着眼于国家安全、“一国两制”、统战工作等战略大局,也落墨于自身建设、治国理政、稳定发展等使命责任。但不论从哪个层面出发,或从哪个维度考量,实践性始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突出、最鲜明、最重要的特征。故而,如何切实克服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工作转化为日常实践的指导,是贯彻这一新思想的重点。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经济发展也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向新的维度不断推进,前进中必然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坚持知行合一,正确处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是当下大型国有企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破改革困境,顺利渡过深水期的重要指导原则。新形势下,中国石化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将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贯彻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大政治原则,完善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服务生产经营工作模式,培育一批高素质、硬技术的企业家队伍;不断塑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回馈社会、服务人民的观念意识。

3 创新工作机制,坚持党性原则,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

干部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力量,干部的思想体现着企业的作风,干部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干部的素质影响着企业的未来。不仅如此,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更关系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总指引,更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创新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 0 1 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因此狠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对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要做到教育培训的全员覆盖。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中国石化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面开展教育培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工作落实到每一口钻井、每一个油站。这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一项新实践、新挑战,具有十分长远的政治深意。因此,我们更应把政治理论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从思想上加强重视,从方法上更加务实,从保障上加大投入力度。在大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学习的主线,以培育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积极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干部思想认识水平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应进一步将需要构建提升的干部全员培训体系、干部阶梯式培训体系、多种培训模式相融合的复合式培训模式体系等完善起来,积极构建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培训队伍,坚持服务大局、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结合中国石化自身发展特点和改革规划,结合每一个工作岗位的特殊职能和工作特色,分层级、分类别、分性质地在标准化学习之上建立精准化、精细化的教育培训,努力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在学习过程中争当先行者和急先锋。

二是要做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国有企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得到提升和改善。为进一步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的外溢效应最大化,中国石化应大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培训工作融合发展,切实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方面,要广泛运用多种培训渠道,建立“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学院、干部管理学校和各级培训机构等,结合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轮训、组织生活等常态化教育和学习,营造线上与线下联动学习、总部与一线交流互动、内部与外部相互借鉴的良好学习氛围和联动学习机制;另一方面,要精心编排培训内容,在增强培训内容实用性、科学性和理论性的基础上,找准培训工作的内在逻辑和思想内涵,制定和编排一套符合中国石化自身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学习体系和学习逻辑。特别是将微课程、实践课程等与生产生活有关工作紧密结合,为各级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让体验式、沉浸式思想政治学习成为指导工作的新实践。

三是要做到教育培训工作的精益管理和有效评估。中央十分重视国企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长期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国企党建考核体系。因此,加强内部考核,特别是末端考核,对把握中国石化职工思想动态,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至关重要。具体而言,考核应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在思想认识层面,要考察思想是否得到了转变和升华,特别是误区是否得到了澄清;二是在纪律作风层面,要考察是否明确了红线、筑牢了防线,是否清除了思想上的灰尘和污垢、夯实了纪律和作风;三是在业务工作层面,要考察是否有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充足的动力和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提升实效,推动业务工作的开展,真正实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通过考核与考察,充分实现中国石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闭环式管理,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实践工作植根于石化人心、发芽于石化业务、结果于石化发展。此外,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本身的审核和评估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评估,不仅是落实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精神、新要求的必选动作,更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自身建设的必要手段,以及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客观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要着力解决“为何评、如何评、谁来评”等问题,故而要在增强干部教育培训评估理念、构建干部教育培训评估主体、确立干部教育培训评估标准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评估机制四个方面下大功夫、下大力气。进而从学习策源地、机制保障方、实践督导等方面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石化上下的学习与运用,真正做到用新思想指明新方向,用新思想开创新事业。

猜你喜欢
特色干部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完美的特色党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