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学校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就,并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殷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希望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1]总书记贺信对西藏高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对西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当前和今后西藏高校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西藏高校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有力抓手和必然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西藏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各族师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思想基础,为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西藏高校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与服务、社会实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各个环节,将其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多措并举,综合发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极其丰富,内涵十分深刻,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内化认同,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解读和阐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思政课教学可以彰显真理的彻底性和科学性,以理论逻辑的魅力感染人、说服人,应当成为西藏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
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西藏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高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质,以及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的必要性。”[3]西藏高校应该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自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思政课教学各环节中,强化其主渠道功能。要搞清楚思政课各门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把握好每门课应该从哪个角度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该重点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学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国家所谓普世价值观的本质区别。“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可从中国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为主题,讲清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奋斗历程为主线,全面阐释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以近代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英雄壮举,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基本道德规范。[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帮助大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为线索,让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要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帮助大学生自觉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形势与政策”课以当前国际国内的重大时政事件、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政策为背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国内外的局势,学会以正确立场评判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从而正确把握自身定位,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加深对党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作为西藏高校地方性特色思政课,重点是教育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唯物论、无神论,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让学生深刻认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认识和理性对待宗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立场。
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坚持“八个相统一”,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5]要本着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MOOC、对分易、雨课堂等新兴教学平台辅助思政课教学,增强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教师在进行理论讲授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组织相关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增强理论教学的现实支撑。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引导,启发青年大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和思考,学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最后,积极鼓励西藏高校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教学科研工作。西藏高校可以通过正确的政策导向,积极鼓励支持教师从事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工作。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单独设立相关研究课题,鼓励教师结合本校青年大学生实际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规律和有效途径等。要善于将教师教学科研的相关成果用于指导实践工作,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不断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其他各类专业课程也应该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专业教育当中,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各门课程协同育人合力。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育人中心目标,自觉以是否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西藏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到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各方面,让校园文化真正发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涵养作用。
首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西藏高校的建筑、景观、广场、雕塑、文化墙等校园物质文化的设计和布局都要体现良好的文化底蕴,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应该重视挖掘高校图书馆、校史馆、展览馆等场馆资源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各类场馆在设计布局、资料收集、装修风格等方面都应该充分考量,使之带有浓厚的价值观导向气息,让大学生在置身这些场馆中时能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充分发挥出高校场馆的育人功能。例如:西藏民族大学校史馆收藏了学校建校以来从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学院到西藏民族大学三个阶段不同历史时期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凝结了几代民大人艰苦创业的艰辛和汗水,生动展现了学校优良办学传统,也印证了学校不可取代的办学价值。通过参观校史馆,能够让学生重温辉煌办学历史,形成强烈的历史震撼感,帮助学生牢记历史使命,继承优良传统,自觉担负新时期的时代责任。
其次,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以高雅的校园精神文化鼓舞人,帮助青年大学生培养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善于寻找西藏高校优良办学文化积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契合点,让高校的校训、校歌、学风、教风等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西藏高校相关部门和教职工应当加大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和监管,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审批、组织实施和宣传报道等各个环节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体现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意义。校园文化活动要贴近青年大学生的实际,贴近大学生生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听取大学生的心声,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要体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努力打造一批学生喜爱、热情参与、受益匪浅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如,西藏民族大学每年的“春之华”“秋之实”校园文化节和“扬帆当时·大学习”读书分享等活动内容丰富,思想引领性强,形式多样,学生覆盖面宽,以无形的校园文化滴灌学生的心田,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最后,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制度具有权威性、约束性、稳定性。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需要将其固化为稳定的制度要求。西藏高校可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行为规范、学生行为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使之成为学校师生的自觉遵循。学校制定的各种决议、办法、规定等制度也应该蕴含鲜明的价值导向,并定期组织落实,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以制度设计定方向,以制度完善促建设,以制度落实见长效,让制度建设为西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保驾护航。
高校的学生管理与学生服务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优质的学生管理和学生服务工作能够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着力点。西藏高校学生管理和学生服务工作应该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发挥管理育人、服务化人的功能。
首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西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要目标,要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影响大学生。学生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大学生体会到“公正”、“平等”的价值;要注重以法治校,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西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理念,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自觉以良好的个人行为示范来影响大学生,让大学生体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学生管理过程中应该摒弃单纯依靠批评管制为主的管理方式,管理应该更加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具体而言,青年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和困惑,例如信仰迷茫、人际交往障碍、情感困惑、职业发展和择业困惑、日常行为偏差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势必成为影响他们成长成才的绊脚石。要认真分析青年大学生思想发展特点,善于做好青年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因人施策,因势利导,帮助青年大学生解决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战胜各种困难,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高尚道德情操。
其次,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服务工作中。西藏高校相关行政机关和后勤保障部门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意识,在服务态度、服务行为、服务质量、服务规范等各个方面都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要不断增强服务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做到以真诚的服务态度打动学生,以良好的服务质量满足学生,以强烈的敬业精神感染学生。高校学工处、团委、招生就业处、财务处、后勤处等与学生接触机会较多的行政部门,要主动转变观念,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合理诉求要尽量满足,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彻底改变行政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高校图书馆、学生公寓、饮食中心、动力中心、保卫等部门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积极发挥各自职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高校学生服务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言行感染学生,自觉提升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形成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生动格局。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青年大学生的认同,除了理论教育之外,还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强化和巩固,做到“内化与心,外化于行”。青年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他们增长社会见闻,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基础,同时也能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强化认知、增长才干。西藏高校应当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
首先,不断增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规划和保障支持。将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列入学校重要工作日程,在经费、物资、人员等各方面予以保障。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安排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步骤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再次,要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集思想内容与形式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这就要求高校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要求贯穿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各个步骤中,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活动形式,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精心设计,贴近大学生实际,确保活动参与性强、有吸引力。最后,应当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和总结分享工作。认真总结社会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经验,将社会实践的成果让更多人共享,让大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例如,通过组织西藏高校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暑期“三下乡”、走访翻身农奴、送温暖、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同时,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的深度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社会交往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移动互联网及其应用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既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重要载体。西藏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坚持线上线下教育有机结合,利用网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首先,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素养。高校应当注重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信息和反动言论,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提高学生甄别、判断、利用媒体的基本素养,为防止敌对势力通过网络新媒体渠道扰乱、诱导、腐化大学生思想,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奠定基础”。[6]
其次,要不断加强高校校园网平台建设。高校要不断加强校园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校园网要有专人设计、管理和维护,确保信息及时更新。要通过校园网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人物和事迹及时进行宣传报道,也可以将“微视频”“微课”等大学生喜爱的新型教育模式引入到校园网平台中,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同时,校园网也应该合理设计,整合优化各类网络教育资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捷服务,突出价值引领作用。
再次,要注重网络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西藏高校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和研判,重点做好对校园贴吧、论坛、学生网络群组等网络空间的监控。通过网络舆情反观现实中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对于网络舆情中反映出的问题和诉求,要及时解决和处理。高校还应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熟悉青年大学生网络行为规律和语言特点的网络宣传评论员队伍,对网络舆论进行合理的引导,及时回应大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主动发声,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最后,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唱响网络主旋律。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因为能够携带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同时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操作便捷、互动性强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群体的热捧。西藏高校应该本着“学生往哪里聚,思政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主动顺应这一趋势,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在信息传播和交互方面的优势功能,通过开设相关的官方微博、微信、抖音等公众平台,实现与学生无差别“对等”网络互动,并以此为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牢掌握网络育人的主动权。西藏民族大学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发展需要,成立易班建设与发展中心,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青春正能量,日益成为大学生网络“心灵家园”,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概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党的领导、思政课教学及“课程思政”、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服务、社会实践、网络思政教育等诸多内容,需要因时而进,守正创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