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与乡村治理关系的研究

2019-02-19 21:45◇刘
市场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间组织非政府农民

◇刘 鑫

一、相关概念

1.民间组织

农村民间组织属于民间组织的一部分,而民间组织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民间组织的解释和理解可以借鉴国外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成果。查阅资料可以知道,自从1973年T·列维特等人首次提出“第三部门”以来,掀起了全球“第三部门”“非营利性组织”研究高潮。我国非政府组织之所以掀起高潮,是因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因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政府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时很难协调。然而非政府组织在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时,既可以协调各方利益,也可以解决社会问题。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推动了社会平衡,也使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可以把农村民间组织定义为大家为了共同利益聚集在一起,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有非营利性、自愿性、自治性的特点,自愿组建和自主管理的民间组织。

2.乡村治理

自治是让农村基层人民群众自我管理,也就是说让村民可以自己处理村内事务,达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不仅国内,在国外也有许多关于自治的定义。德国政治学家马克思·韦伯解释自治:自治不像他治,是根据外部定的规则来行动,相反的是规则是根据内部性质来制定的。村民自治是指在农村基层由群众按照法律规定设立村委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它是我国解决基层问题直接民主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一项基层民主制度。所以乡村治理的根本要义是在探讨在社会公共领域,政府与非政府之间如何协作,使公共服务可以更好地提供。

二、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作用

1.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在民间组织出现之前,农村长期是由村委会单一主体来自主管理的,是以农民为主体、村委会为代表,农民自我管理的治理结构。即使村委会在基层一直担任着管理和服务的角色,但是也存在不足。民间组织的出现,不仅仅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也拓宽和改善了民主表达渠道。而且农村民间组织通过内部集体活动,使村民参与其中,使农民参政的经验和意识都有显著的提高。

2.维护乡村社会稳定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以及现阶段政策不完整导致现在农村教育、制度方面赶不上农村经济的相对快速发展,导致精神文明落后于物质文明,并且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和民主的追求。广大农民群众更需要权利的维护、自身利益表达以及与政府的沟通。所以,此时农村民间组织就起了缓冲带作用,不仅加强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还提高了社会管理能力。农村民间组织不仅为农村提供了更符合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品,并且也弥补了现阶段政府在基层某些地方的不足。民间组织还可以解决村委会没有涉及的方面,给政治一个稳定的人文环境。

3.改善乡村社会风气

民间组织也是伴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出现的,不仅让乡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满足了村民对道德文化的需求,比如:跳广场舞、打太极拳、赶庙会等,通过快乐和轻松的方式传递活泼向上、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又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民间组织具有道德教育和约束等作用,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深受封建思想和传统习俗的影响,还有农村接受的教育水平都比较偏低,精神文明建设都比较落后,导致农村道德建设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民间组织加强了村民的法治观念,有效遏制了村里的腐败行为,促进村里清正廉明的乡村行政之风。

三、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1.参与途径的非制度化

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途径取决于它在治理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其参与治理主要是由沟通、协调、反馈等环节构成的。人类社会政治发展中的许多案例表明,政治参与合理,有利于和谐稳定的政治生态环境的产生。改革开放给社会格局带来有影响力的变革,利益格局的变化导致农民的利益分歧就大,所以要有完善、透明且通畅的表达渠道。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本意是保护和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可实际上其参与乡村治理都是比较混乱的。与此同时,农村组织不能忽视自己的非制度化的参与途径,这不仅影响参与治理的有效性,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顾虑。

2.参与方式比较粗放

农村民间组织在治理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过这么多年,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整体而言,民间组织治理水平较低和治理方式比较单一,仍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组织活力开发不够。有以下几点:一是广大农民参与的意识比较薄弱,缺少科学、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管理。二是仍然有暴力因素参与,虽然农民的素养在逐渐提高,但是相对于农村发展要求来说,就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农民素质偏低,宗族势力与黑社会霸占村庄政权。三是农民民间参与乡村治理的模式不够成熟,对于治理主体多样化而言,合作方式很重要。

3.参与治理的效果不明显

实效性也就是有效性,是用来评价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词。从目前来看,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地区问题,同一个方法不会适用所有地方,所以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二是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导致乡村许多资源浪费,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

四、对农村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

1.革新观念,重视农村民间组织参与的作用

思想观念的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思想观念一致,并且可快速塑造,那么许多事情则变得简单。要提高农村民间组织的能力,必须先从观念开始,革新传统观念,给民间组织更多的信任,有意识地培育民间组织,让其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农村民间组织更了解农民的切身需求,这一点胜过了政府,更有利于将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及时传递给政府,可以使政府更了解群众。要加强舆论宣传,让民众更好地了解民间组织,也让基层干部认识到民间组织的重要性;要树立民间组织自身的良好形象,没有很好的品牌效应会影响其信誉度以及做事效率。

2.加快制度建设,创造农村民间组织参与政策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间组织遍布全国各地方,种类也是因地方而有所不同。农村民间组织发展越快,显示出的问题就越明显。最为突出的则是对民间组织的定义,曾经出现过“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的称呼。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国虽然有关于民间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但民间组织没有一个法律界定,更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众所周知,日本在民间组织发展之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可以看出有法律的支持,制度的保障,可以使民间组织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我国也应加快制度建设步伐,弥补制度盲区,并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支持,当然也要有很好的监督制度。

3.正确引导,加强农村民间组织治理能力建设

当下农村民间组织受到制约最主要的原因是资金短缺问题,现在民间组织资金的来源主要是社会捐赠、会费以及少量社会拨款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的短缺问题,就必须消除依赖外在的捐赠生存的现象。政府还可以指导民间组织开展一些活动来支持自己,增加自己的“造血功能”。也要支持和鼓励农村民间金融合作组织发展,就是上面提到的,与企业合作,为自身积累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主因。所以对于民间组织而言,内生动力很重要。要努力完善制约机制,要实现真正的自律,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内部评估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只有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

4.强化监督管理,增加政权与组织之间的权威互动

在促进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农村基层政府的权威。现阶段农村民间组织发展越来越好,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造成了乡村治理权威受到了冲击。所以在这个多元治理主体并存的情况下,要平衡民间权威和基层政府权威。在乡村治理下,农村民间组织是辅,乡村基层政府是主,应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基层政府重树政治权威的同时,也要培养民间组织的发展,给民间组织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发展环境。

五、结语

从现实来说,乡村治理是国家对整个社会治理的基础和最重要方面之一,因此对于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农村民间组织不仅解决了乡村现实存在的问题,还促进改良了乡村治理结构,并且给乡村注入空前的内在动力。要给农村民间组织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既是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之需,也是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发展农村民间组织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民间组织非政府农民
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良性关系构建路径分析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株洲市民间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研究
NGO对外援助的支持与规范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功能转换及其实现
论民主党派在推进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