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产业扶贫案例分析及启示

2019-02-19 15:17徐爱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西藏贫困户发展

徐爱燕 蒙 媛

(①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②中共旬阳县委党校 陕西安康 727500)

我国至今未脱贫区均属于贫困程度深、经济发展慢、返贫率高的地区,是我国脱贫工作中比较难啃的“硬骨头”[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毅力。

一、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产业扶贫是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质量、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我国的精准扶贫已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产业扶贫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徐翔、刘尔思(2011)强调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集聚为依托,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工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专业化服务,构建一种利益共同体的机制,把贫困地区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统一为产业链体系,通过产业链建设来推动区域扶贫的方式[5];四川扶贫移民局(2013)认为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6]。国内目前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此观点,我们的分析也以此为准。

目前国内外对产业扶贫的研究,涉及以下内容:(1)产业扶贫模式研究。刘宇翔(2015)构建了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的模式[7]。(2)产业扶贫机制研究。黄承伟(2013)、覃志敏(2013)等提出了贫困户自我发展扶贫机制;申红兴(2014)、闫东东(2015)等构建了产业扶贫的动力机制[8-9];莫光辉(2017)提出了构建有效的利益捆绑机制与精准共享机制、重视风险保障机制的建设及研究等机制[10]。(3)产业扶贫存在问题研究。胡振光(2014)、向德平(2014)等认为产业扶贫中出现了目标偏离与实施过程扭曲的现象[11];邢成举(2015-2016)认为产业扶贫中存在扶贫资源和扶贫对象不公现象及政府政绩观与产业扶贫的长期性的矛盾[12-13];蒋秋桃(2016)认为产业扶贫中出现了扶贫产业趋同现象[14];许汉(2017)、李小云(2017)等认为产业扶贫中企业存在规模化经营不善、缺乏产业完成后的维护及损害农民生计系统等问题[15](4)产业扶贫对策建议。韩斌(2014)认为应构建多元化的扶贫主体格局,多种渠道的产业扶贫保障体系[16]。胡振光(2014)、纪丽娟(2015)等强调要建立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而激发扶贫主体积极性[17-18]。(5)产业扶贫的效益。Remy Canavesio(2014)主张贫困人参与到手工挖掘生产中解决自身贫困问题[19];戴宏伟(2017)认为落后贫困地区应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来减贫[20];杨文杰(2013)等认为产业扶贫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扶贫目标[21-22];段淇斌(2015)等提出特色产业扶贫是西部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模式的新思路;黄承伟(2016)归纳出了将减贫和生态两者有机结合的减贫经验[23];申红心(2014)认为我国藏区产业扶贫应把生态保护和产业扶贫紧密结合起来[24-25]。(6)产业扶贫的研究方法。基于地方特色资源,我国学者谢谦(2015)、李捷(2015)、罗庆华(2015)、巩前文(2015)、穆向丽(2015)、谷树忠(2015)、吕国范(2014)他们分别从典型县市、从贫困集中连片和经济区域进行了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26-30]。

以上可见,相关研究涉及到产业扶贫的模式、机制、效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关于西藏产业扶贫的研究主要是宏观视角的分析,且高质量的成果比较少,微观案例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由于西藏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国内外的经验不能照搬照抄,必须体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方可事半功倍。

二、西藏产业扶贫案例分析

西藏精准扶贫成效显著,2012年贫困人口有87万人,2017年12月底下降为33万人;其贫困发生率由32.33%下降至12.4%[31]。目前,西藏精准扶贫包括以业脱贫①“以业脱贫”是贫困户通过产业项目,实现收入的增加,提升自我发展,主动参与生产,实现脱贫,即我们文中所说的产业扶贫。、以迁脱贫、以教脱贫、以补脱贫、以保脱贫、以助脱贫等六种措施。徐爱燕(2016)指出西藏的脱贫成效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转移支付,自身动力不足[32]。随着西藏自治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在整个自治区的精准扶贫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通过对西藏牧区有“身份证”牦牛肉、半农半牧区“四菜一汤”全域旅游业、农区“经济花园”3个典型产业扶贫案例的分析,总结西藏产业扶贫的成功经验,发现不足,进而提出产业扶贫的改进建议,为西藏攻克深度贫困问题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指导。

(一)有“身份证”牦牛肉——牧区产业扶贫案例

1.案例呈现。当雄县位于拉萨市以北170千米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贯穿全县,素有“藏北明珠”“拉萨北大门”之称,是拉萨市唯一的一个纯牧业县。该县由2镇6乡29个行政村构成,其县域国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2015年全县人口总计53437人,牧业人口为48163人,占总人数的90.1%,当地人们主要从事牧业。当雄县精准扶贫工作在2015-2017年取得了实效,截至2017年12月底,当雄县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9671元,达到“三不愁、三有、三保障”和“五享有”标准[33],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2015年当雄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835户7809人,2016年12月当雄县575户2719人实现脱贫,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1260户5190人①2016年12月当雄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260户5190人)=2015年当雄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人数-2016年实现脱贫户数和人数。(1260=1835-575;5190=7809-2719),2017年12月贫困建档立卡达到1850户8213人②2017年12月底的返贫人数(-590户;-3023人)=2016年实现脱贫户数和人数-2017年当雄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户数和人数。(-590=1260-1850;-3023=5190-8213)备注:以上数据来源:王超.把“指挥部”设在精准扶贫最前线——当雄县委书记张正谈精准扶贫[EB/OL]拉萨日报,2017-12-22.。相比2016年贫困户数和贫困人数而言,2017年有新增贫困人数和返贫人数总计590户3023人,可见,当雄县脱贫形势依旧严峻。

当雄县境内拥有丰裕的水资源,可满足人畜饮用的需求;天然草地资源丰富,对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受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低、草畜供需错位、牧民落后观念等多种因素束缚,畜牧业一直处于传统粗放型的尴尬境地。近年来,当雄县政府深入推进畜牧业发展,以发展牦牛产业为基础,以有“身份证”牦牛肉为品牌的产业发展为依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先后实施了草场承包、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工程,积极探索高效养殖育肥技术,以期实现草原生态平衡和群众稳定致富的双赢目标。2017年1月底,当雄县净土牦牛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净土公司”)通过发展有“身份证”牦牛肉,实现牦牛肉销售量78万斤,收入2507万元,直接受益群众达2000余户(户均增收1500元)。

2.案例分析。净土公司产业扶贫是一种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好方式,主要如下:(1)多渠道的增收方式。净土公司从当地贫困户手上承包草场、牧场,使贫困户获得相应的租金收入;贫困户以牦牛入股净土公司,获取分红;净土公司雇佣当地贫困户在公司就业,贫困户得到工资性收入,使贫困户收入由原来单一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演变为“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多种收入形式,一方面实现了贫困群众收入多元化,从而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调动了贫困户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2)延长产品生产链,增加其附加值。净土公司把牦牛收购后经过精深加工,制作出了牛排、牛腩等15种产品,使产品已打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前牧民自己售卖一头牛最多卖6000元,现在经过精加工一头牛可以卖到15000元以上。(3)产品品牌意识增强。在全区率先投入3200余万元推广畜电子耳标系统和有“身份证”牦牛肉畜产品,给当地牦牛注册了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使产品的商品化意识增强,为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4)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当雄县大力发展牧业,使牦牛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个县域有一个依托产业,才能为发展关联产业创造条件,有“身份证”牦牛肉现已成为当雄县的优势产业、依托产业,为可持续脱贫创造了基础条件。

3.经验启示。当雄县是拉萨市唯一一个牧业县,通过发展有“身份证”牦牛肉来脱贫致富,实现了“一县一品”的要求,提高当地牧民的收入,加快了当地脱贫速度,其成功经验为西藏自治区的其他牧业县树立了典范。但是仍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1)应进一步提高当地的信息化水平。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进入“互联网+”阶段,电商营销方式在内地已经很普遍,但西藏的“互联网+”正处于试点阶段,互联网发展相对滞后。(2)改善牧业草料的供需结构。随着有“身份证”牦牛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牦牛数量需求剧增,但因高寒、干旱、大风、无霜期短等恶劣的气候条件限制,牧草生长周期相对较短,草地较为脆弱,所以草料供需出现错位现象。因此,在始终贯彻“以草定畜”理念指导下,亟需改善牧业草料的供需结构矛盾。

在数值计算过程中,共监测11个轴中心位置处的湍动能,试验段轴中心线位置的湍流强度分布见图11。湍流强度定义为

(二)“四菜一汤”①“四菜”是指吞巴特色小城镇建设、藏文化、藏香文化发展、麻江乡琼姆岗旅游资源开发、有机农业观光区;“一汤”是指以续迈温泉为主、卡如温泉和麻江温泉等多点开发的温泉项目。全域旅游产业——半农半牧区产业扶贫案例

1.案例呈现。尼木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位于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距离拉萨市147千米,是沟通拉萨、山南与日喀则市的重要桥梁之一。人们主要从事牧业和农业。该县由2镇6乡32个行政村构成,管辖3275.8平方千米;2015年全县人口总计33639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到2016年由9298.78元增至10254元;建档立卡贫困户由1259户减少到270户;贫困人口由5018人减少到922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846.2元增加到4786.9元。可见,尼木县精准扶贫的成效显著。但是尼木县仍有270贫困户922贫困人数未脱贫,既要解决目前的脱贫问题又要防止返贫,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有差距。

尼木县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当地生产的氆氇、藏香、藏纸、陶器是拉萨市最为著名的民族手工业;藏尼纸、尼木藏香和普松雕刻被称为“尼木三绝”。尼木县境内拥有“中国最美村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第一个藏文字博物馆”等称号的旅游名胜地,拥有8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农牧业的融合度比较低,尼木县的农牧业长期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近年来,在拉萨市政府、尼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尼木县注重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形成了“以旅游经济带动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促进旅游经济良性发展”模式,并确定全域旅游开发项目②全域旅游开发项目主要包括赤郎特色旅游沟域经济建设项目、藏香产业园、琼姆岗日雪山景区开发项目、吞巴景区提档升级项目、续迈温泉开发等项目。,大力推进民族手工业与休闲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把自然生态、人文等资源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通过全域旅游项目带动贫困户110户440人,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2.案例分析。尼木县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具体做法有:(1)发展生态农业。把绿色有机农业作为农牧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截至2017年9月底,尼木县已经认证了5家有关农业的企业,打造了6个农业基地,申报了7个农业产品,全程采用有机种植模式,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农业之路。2017年尼木县种植有机农业总面积36562.22亩,通过种植有机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00元,使贫困群众切实享受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红利。(2)产品品牌意识强。2014年,藏香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且在第七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同时尼木县还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级藏香协会,形成了尼木藏香、古宝藏香和吞弥圣香等8个著名的藏香品牌[34]。尼木吞巴藏香净土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尼木藏香净土公司”)在吞巴乡成立了“吞巴乡藏香农民专业合作社”,“尼木藏香净土公司”股东有36户245人,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3)产业扶贫模式创新。尼木藏香净土公司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当地贫困户入股公司并在公司就业,使贫困户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4)培育县域支柱产业。全域旅游产业是尼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农牧民的“以业脱贫”,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启了新的道路。

3.经验启示。尼木县“四菜一汤”全域旅游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合理,涉及了三大产业,有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当地农牧民收入,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1)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2014至2015年总计有15贫困户86名贫困人口参与到尼木县吞巴藏香净土产业有限公司生产中,贫困户占公司股东户数的61.1%,部分贫困户还处于犹豫状态。随着该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须激发当地更多贫困人口参与合作社生产之中,积极融入主动脱贫行列。(2)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存在季节性失业问题。须拓宽贫困户多渠道增收,解决季节性失业问题,创造农牧民的可持续收入来源。

(三)“经济花园”——农区产业扶贫案例

1.案例呈现。曲水县位于西藏腹地、拉萨河下游两岸、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拉萨市西南方。曲水县管辖5乡1镇19个行政村,其管辖区域面积为1680平方千米。2015年全县总人口3.53万人,农业人口为3.26万人,从事农业人数约占总人数的93%。“经济花园”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其中,才纳乡地处拉贡高速公路旁,距拉萨市仅有24千米,地理位置比较优越。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2.87亿元,该县农牧民人居可支配收入突破11000元,其增速高于拉萨市平均增速,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截至2016年12月,曲水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371户4792人,贫困发生率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16.6%、总人数的14.6%。

2010年11月,才纳乡作为西藏自治区农村改革的试验区,同时也被列为首批52个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种植业是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园区种植玫瑰、郁金香等经济花卉,玛咖、藏红花等药材,葡萄、雪桃等水果类型,种植面积累计万亩,实现了品种多元化和面积规模化。截至2017年10月,该园区带动了才纳乡本地和周边1800多名贫困户人口实现就业;同时曲水县净土健康产业园区也落户于该乡,2017年,在园区务工人数总计为1389人,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在园区的带动下,249名贫困户人口已实现脱贫。

2.案例分析。曲水县才纳乡对产业扶贫的探索具体内容如下:(1)注重打造品牌形象。曲水县才纳乡依托区位优势,立足水、土壤、空气、人文环境“四不污染”的独特环境优势,大面积种植品质比较好的花卉、蔬菜、瓜果、药材等;从2014年伊始,每年举办一次郁金香节,目前花卉已进入拉萨市大型超市和公园,“才纳”品牌已成为西藏的名优品牌。(2)加强产业融合。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形成了净土企业、净土产业、净土品牌、净土示范园基地等,建设了西藏农耕藏药材博物馆、土特产展示销售中心平台、发展观光生态旅游业等,初步实现了农业种植业、加工业和旅游业三大产业的融合。(3)土地流转整合盘活资源。2014年国家农业部投资15万元建立了县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所。截至2017年9月底,一、二期产业园流转土地面积为2000多亩,带动当地390户(1800多人)贫困群众就业,人均增收从6000到7000元。土地流转整合盘活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3.经验启示。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净土健康产业不仅使当地贫困人员稳定增收,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其他乡镇贫困群众的就业。同时,我们也发现该模式存在以下不足:(1)种植业科技含量低。才纳乡种植业较为传统,种植经济花卉、蔬菜瓜果和中、藏药材,其产品为初级产品,产品的经济价值相对比较低,有待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2)土地制度改革亟需进一步深化。拉萨市曲水县自然环境比较好,地势比较平坦,土地流转权在本县试点,有利于该县大力发展种植业。但是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种植业,需要更多的土地进行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参与到土地制度改革中,提高贫困群众受益程度。

三、西藏产业扶贫类型选择

传统经济学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选择主导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李嘉图认为,不同国家(地区)生产不同的产品时会产生劳动生产率和成本的差异,因此,每个国家(地区)应对生产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明晰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认为因资源禀赋的差异,每个国家(地区)都应该充分利用本国(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先生产本国(地区)具有最丰富生产要素的产品,最终通过国际贸易使本国(地区)经济效益最大化。赫希曼提出了产业关联理论,认为依据产业间的关联度来确定选择主导产业的标准,即为优选那些对大多数其它产业具有促进带动作用的产业。罗斯托强调主导产业部门对其周围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旁侧效应。以上理论对于产业选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决定了西藏农牧区的生计方式主要有牧业、半农半牧业与农业三种。由于西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全球的生态屏障,结合以上3个典型案例,我们认为西藏产业扶贫类型主要有生态循环种养业、生态农牧产业与生态旅游三种,且值得相似资源禀赋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

(一)生态循环种养业——牧区

牧业县适合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有“身份证”牦牛肉是生态循环种养业的一种典型产业形式,当雄县作为拉萨市唯一一个牧业县,有“身份证”牦牛肉是牧业县典型的产业扶贫案例。生态循环种养业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种植优质的草料,能够提高饲草供给能力和质量,满足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可加强本地养殖品种保护与利用,发展地方特色畜牧业和特色畜牧产品;对当地牧业进行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可实现从种植、养殖到畜牧产品加工的一条龙服务,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牧民脱贫致富同步发展的道路。西藏还有13个牧业县[35],包括仲巴县、萨嘎县、那曲县、嘉黎县、聂荣县、安多县、申扎县、班戈县、巴青县、尼玛县、双湖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等,这些县和当雄县有相似的自然背景条件,因此适合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须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切忌照搬照抄,避免形成区内牧业县间的无序竞争。深入挖掘当地的比较优势,寻求适合各自县域特点的生态循环种养业。

(二)生态农牧产业——半农半牧区

半农半牧县适合发展生态农牧产业。“四菜一汤”全域旅游是半农半牧区典型的产业扶贫案例。生态农牧产业是在优先考虑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培育高原特色农业、养殖业;基于高原半农半牧区的资源特色,科学推进种草养畜;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引导本地农畜产品加工业向西藏自治区农牧区的县域、重点乡镇和产业园区集中,打造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完善西藏自治区农业县(区)的农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集配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加速半农半牧区脱贫攻坚进程。西藏还有24个半农半牧县[36](区),包括林周县、工布江达县、卡若区、江达县、贡觉县、类乌齐县、丁青县、察雅县、八宿县、曲松县、措美县、错那县、浪卡子县、昂仁县、谢通门县、康马县、亚东县、岗巴县、比如县、索县、普兰县、札达县、噶尔县、日土县等,这些县和尼木县有相似的自然背景条件,因此适合发展生态农牧业。发展生态农牧产业须避免生态农牧产业同质化,进一步挖掘各半农半牧区县域的优势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农牧产业。

(三)生态农业旅游——农区

农业县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经济花园”是典型的西藏农区产业扶贫案例。生态农业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发展适合本地气候特点、经济效益较好、市场潜力较大的品种,坚持适度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种植业,推进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建设,科学合理地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把农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有效融合,把区位、资源、劳动力等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效结合,促进农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藏还有33个主要农区①资料来源:《2017年西藏统计年鉴》,包括:城关区、墨竹工卡县、达孜县、堆龙德庆区、曲水县、尼木县、墨脱县、米林县、巴宜区、波密县、察隅县、朗县、芒康县、左贡县、洛隆县、边坝县、乃东区、扎囊县、贡嘎县、桑日县、琼结县、洛扎县、加查县、隆子县、桑珠孜区、南木林县、江孜县、定日县、萨迦县、拉孜县、白朗县、仁布县、定结县、吉隆县、聂拉木县等。这些县和曲水县有相似的自然背景条件,因此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要防止全盘吸收,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努力形成“一县一业”的生态农业旅游。

四、西藏产业扶贫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西藏牧业县适合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半农半牧县适合发展生态农牧业、农业县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草料供给缺乏、畜牧产品价值低等是牧业区具有的普遍特征;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产业集聚效应较低等是半农半牧区具有的普遍特征;农产品科技含量比较低、土地改革制度发展滞后等是农业区具有的普遍特征。有“身份证”牦牛肉、“四菜一汤”全域旅游、“经济花园”三个典型案例,代表了西藏三种农业形式成功的产业扶贫案例。但由于西藏独特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与政策背景等,决定了西藏产业扶贫不能照搬照抄我国内陆其他地区的成功脱贫经验,否则一不小心即会成为“东施效颦”,一定要凸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

(一)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信息化水平

提高西藏边远贫困地区通水、通电和通路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为贫困群众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加快边远贫困地区移动、电信宽带等信息化建设,加速建立边远贫困地区电信移动发射塔网点布局,实施移动网络宽带和电信网络宽带向边远贫困地区农村覆盖工程,提升边远贫困区网络普遍服务水平;加快边远贫困地区物流设施建设,建立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乡镇的物流联系网点(例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提供相应的服务;大力推进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电商这个平台,构建“互联网+”模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或大型企业(例如:奇圣集团、阿里巴巴、京东等)在边远贫困地区开展电商扶贫模式,拓展当地高原特色农畜产品销往区外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的渠道,使当地信息化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为产业扶贫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二)三大产业有效融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在西藏自治区有条件的边远贫困地区发展农牧业,以农业产业化、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为指导,从以经验为主的传统农牧业向以科技为主的现代农牧业转变;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现有的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从单一种养业向综合农牧业发展;以专业合作社、大型企业或龙头公司为依托,加大对以唐卡、木碗、藏刀、卡垫(地毯)、陶器、藏毯、藏服、氆氇等为代表的特色民族手工业和以青稞、马铃薯、瓜果、油料等为代表的特色绿色农产品及特色绿色生物制品、保健制品等食饮品的科技投入,延长它们的生产链条,提高其附加值,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致富;推进生态农业、民族手工业与旅游业的有效融合,试点开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走融合发展路子,使农牧业从单纯的农畜产品向生态旅游、观光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等领域进行拓展,让农牧民拥有一个更加稳定长效的增收方式。

(三)深化土地流转权改革,大力推进土地流转

我国农业转型和升级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促进农业转型和升级,必须要深化我国的土地流转权改革,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以适应农业发展。土地流转权改革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土地流转权改革。在有条件开展土地流转权的地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关于依法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在区内其他73个县(曲水县除外)尽快增设土地流转所;结合区情,尽快完善《西藏自治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方案》;培养一批具有土地流转权工作经验的人员;同时采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方式宣传土地流转权的相关知识,让农民真正了解土地流转的好处和优势,加速推进土地流转权的发展。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贫困户一技之长

西藏自治区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设置专门机构对培训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保障培训资金真正用到实处。加大力度在区内边远贫困地区培养一批活跃在贫困群众身边的“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和技术能手,并对他们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促使他们深入边远贫困地区开展科技帮扶活动,把实用技术送到边远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手中,获得谋生之计。西藏自治区政府、各市级政府、县级政府乃至乡镇政府定期聘请本地“土专家”、职业技术学校的专家和学者、知名培训师等主体对贫困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对技能培训合格人员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物质上的奖励,激发他们参与技术培训的热情。政府要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或龙头企业对边远地区的贫困人员及其子女采取“订单式”培训,使其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猜你喜欢
西藏贫困户发展
都是西藏的“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