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丽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效应体现在它的大众化上,即通过有效的社会教育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社会成员,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通过宣传教育、理论灌输、典型带动等方式,使群众真正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建立广泛的社会认同基础,并深深嵌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意识之中,使之成为一种情感自觉、价值自觉、实践自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等内容为人们所接受,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并以自身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对其进行认识、加工、处理、改造,并内化为各自的某种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现实的个体动机和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一个“潜显转化”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与个体关系不大的潜价值转化为个人所遵从的显价值,从而对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效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合法性的主要依据,是主导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精神的内在灵魂,推进其大众化是必要的。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各种利益矛盾不断显现,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多,价值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这就迫切需要一个主导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进而引领、改造、提升、整合不同的价值观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完成这些使命,必须具有深入人心的大众化风格且在实践中实现大众化,成为大众共同认可、接受并践行的价值规范。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之树才能常青,同时也只有化成大众的行为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导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精神的内在灵魂,其大众化具有可行性。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认同,集中反映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价值不可替代的高度整合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引领力,这是推进其群众认同的本质保证。其次,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共同经历下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相同的生活结构和相似的心理结构,生活方式、心理模式、思维机制、文化品质的同构性和同源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认同的自然基础。再次,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呈现扩大的趋势,利益的共生性或相关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认同的社会基础。最后,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这是其群众认同的技术基础。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大众化必须建立宣传及利益导向机制。一方面,充分运用法律、科学的管理以及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等手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使广大人民群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为内心所遵从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利益实现机制,引导人们利益追求的方向,调节和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之间的矛盾,通过利益导向和调节、整合机制拓展共同利益,从而形成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大众化必须建立激励机制。人是核心因素,要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由潜向显的转变,需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如持续不断地宣传和表彰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广泛群众基础的先进典型,为人们树立学习的榜样,进而在群众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大众化必须建立监测机制。要建立科学的监测目标体系,完善各类公共场所和公众行为的管理制度,并使之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要多渠道、全方位地采集社会思潮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那些正在形成、有可能产生更大范围影响的现象进行筛选,科学分析它们可能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为加强教育、强化监督和重点整治等工作及早提供有实据、有分析、有建议的预警报告和控制方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大众化必须建立调控机制。即结合通过监测所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制定和调整政策、制度、法规等,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方式、方法、途径,采取更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培育,更好、更有效地引导和规范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通过有效的社会教育形式,强化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要求。
所谓通俗化,就是以平实的语言阐述缜密的理论,以浅显的语言表述深刻的道理。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通俗化是大众化的条件,通俗化程度决定着大众化的深度。“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就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中坚持通俗化,就要以群众的语言、群众的思维、群众的方式开展群众的教育,最后实现群众的认同和践行。
注重理论宣传的生动性、鲜活性。理论是实践的升华,同时也是实践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如此。它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需要国人引为共识并自觉身体力行的,要让大家听得懂。在宣传教育中,要注重理论的生动性、鲜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宣传要鲜活一些,生活化一些,贴近受众一些。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手段来宣传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简明易懂的方式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用鲜活生动的事例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用具体感人的形象来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因素、民间文化元素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办好新闻专题专栏,举办展览展示,编写出版通俗读物,制作发布公益广告,创作生产文艺作品,等等,形成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注重理与情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共同的价值原则的理论概括,具有无可争辩的理论性,是以理性作为导向的。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作用,不能寄希望于理性的说教,更多要靠情感的共鸣和认同。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在人际交流中拥有更优先更大的通行权。“以理喻人,以情动人”,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最高法则。以理喻人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教育人的,以情动人是用诚挚的感情打动别人,使别人感受到他所得到的帮助、教育、引导是真诚的、友好的、善意的。二者的结合有助于宣传思想工作开展得顺畅、扎实、有效。如果在宣传中光是靠干瘪的理论说教,其效果不言而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加强对情感因素的培育,而情感因素的培育是和实践联系在一起的,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表达才能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达到思想上的认同和理论上的升华。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要产生作用就不能空中楼阁般不接“地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作用于人就必须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理论的科学性,也在实践中体现理论的指导性。人民群众对理论的接受认可,一般是以其对自身利益的反映程度和实现状况为依据的。因此,要把理论学习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的问题结合起来,从群众的切身感受出发,用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聚焦大家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用生动的语言把群众身边的事例和党的创新理论结合起来,借以阐明深刻的道理,使群众进一步深化对当前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从而有助于增强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理论要想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能够使群众认同,还必须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不仅需要理论的宣传和灌输,更需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创新载体,拓宽渠道,在生动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为人们的思想认同。
以宣传促教育,在浓厚的氛围中实现理念的熏陶。正确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和普及。要加强宣传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推进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理论宣传的统筹联动,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首先,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弘扬先进的思想、健康的情操和高尚的道德。一方面,可以聘请高层专家作报告,派理论工作者到基层面对面宣讲。另一方面,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文艺、小品等表现方式,树立思想道德先进典型,使人们“学有榜样”,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体现在文化创作和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打造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精品力作,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们,使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获得启迪。再次,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娱乐设施,设计灵活多样、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使群众在参与中加强认同、提高素质。比如,组织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或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动员、小教育、小评比、小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加深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认和认同。
以人文关怀促教育,引发情感共鸣。在工作方法上糅合人文关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使其真正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认知、价值判断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一是以情育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融入情感因素,会大大提高其效果。二是以理服人。在教育中可以通过分析正反两方面典型的利弊、得失、优劣等,结合群众的个人利益,以事喻理,以理育人。三是营造氛围。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室、宣传栏、墙报等的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置身其中,潜移默化接受其理念。
以载体创新促教育,在活动中促进思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达到教育目的,离不开好的载体。一是充分发挥党课、培训班、报告会等形式的作用;二是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论坛等活动,推出公民道德建设好经验,展示人民群众良好的道德风貌,促进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三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利用互联网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平台、拍摄核心价值观宣传影视片等形式和载体都可以大胆利用。总之,在形式和载体上融入人文关怀就是要采取新颖生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认同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加强宣传教育,也要综合运用政策导向、规章制度、文化浸润等手段。
强化制度保障。一是构建畅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践行状况的信息反馈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中,引导人们的行为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三是建立德行代价补偿机制。一方面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先进典型,为人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针对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宣扬假恶丑的,要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惩罚。
强化文化浸润。价值观念的传导和弘扬,离不开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的承载和涵养。一是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内容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增强爱岗敬业精神。二是多创作生产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图书影视作品、音乐戏曲作品,通过文化产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灌输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三是改善文化民生,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建立健全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在享受快乐的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强化分类教育。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不同的宣传教育活动,以求取得最佳效果。一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践行。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工作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以“上行下效”的榜样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二是教育引导专家学者大力弘扬。引导其在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的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宣传,进行正面宣传引导。要引导专家学者以身作则,在工作、科研、生活各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材编排、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师德建设等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四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教育引导社会大众认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