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艺璇 殷焕举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政治领导力居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首位。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必须坚持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确保党在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政治领导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落实。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党组织所承担的具体职能和主要任务有所不同,其政治领导的内涵也有差别。村级党组织作为党执政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党在村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政治功能弱化,组织边缘化、虚化问题凸显,严重阻碍了其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村级党组织只有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以政治建设为首要任务,提升服务村民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本领和水平,才能为实现村庄治理有效和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力,强调根本、重大、原则、方向上的问题必须上升到政治高度,发挥政治统领作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世界无产阶级运动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到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对加强党的政治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党的领导理论,在坚持党的领导这条主线上不断突出政治领导,并形成了对党的政治领导力的最新认识成果。
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领导、强调政治纲领的作用等思想蕴含了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重要内涵,如“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1]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权威性;“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2]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纲领对一个成熟的政党领导革命事业的重要作用。这为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无产阶级政党时强调党的政治领导,从无产阶级掌握和巩固政权的角度明确党的政治站位提供了理论基础。
列宁在《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中提出无产阶级先锋队要确定领导地位、维持“铁的纪律”必须“靠这个先锋队所实行的政治领导正确,靠它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正确,而最广大的群众根据切身经验也确信其正确。”[3]这里明确提出了正确的政治领导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极端重要性。苏维埃政权在国内取得胜利后,列宁针对“左派共产主义者”散播小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煽动战争情绪,危害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核心地位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严厉批判,认识到端正党内政治领导的必要性,“如果希望起政治领导作用,就要善于周密地考虑政治任务。”[4]不能做出不利于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权稳固的行径,掉入帝国主义者的陷阱。而后在全国性工作会议上强调“首先应该公开承认共产党的政治领导”[5]。把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领导作为苏维埃政权的突出标志。另外,列宁还对党的政治领导者提出了责任要求:“一个政治领导者不仅要对他自己如何领导负责,而且要对他所领导的人做的事情负责。”[6]对于党的政治领导方式提出,要“公开地进行领导”[7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工作让各级组织和人民真实感觉到中央委员会的领导动态。1922年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为如何正确处理党和苏维埃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必须更明确划分党和苏维埃机关的职责,以便党在实现对苏维埃国家的政治领导的同时,保证提高苏维埃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8 ]明确了党的领导的政治性质,保证了在党的政治领导下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这些有关无产阶级政党政治领导的丰富论述是党的政治领导概念的最初渊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探索党的政治领导地位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
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领导思想,并结合国情党情对政治领导进行了再认识。在革命战争时期强调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责任,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军队、革命阶级和全国人民的政治领导,并深刻指出实现这一要求的四个具体路径:一致行动的政治口号和动员口号、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巩固同盟关系和党的队伍的严格纪律。[9 ]极大地推动了革命进程。建国后不仅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还对只讲党包揽一切的业务领导、技术领导而放松政治领导等现象进行了批评,提出“加强思想政治领导,整顿党的基层组织。”[10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群团组织的政治领导也有了清醒认识,即在保证群众团体组织独立性的同时,必须保障其在党的政治领导之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经验与教训,针对国内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等现实问题指出“党委的领导 ,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11 ]政府工作应当是在党的政治领导下进行的,以加强政府工作和巩固党的领导。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12]这是党中央报告第一次较为完整地运用党的政治领导的概念,并指出 “把握政治原则方向”“领导重大决策”和“推荐选派干部”三大要素,把握住了政治领导的基本内涵。之后有关党的政治领导的论断在多次会议或讲话中提出,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内政局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江泽民党建思想中强调党的领导原则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三者统一不可分割:“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重要保证。”[13]胡锦涛同志也非常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他在讲到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时说:“政治上的要求,就是要听党的话,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真心拥护和贯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坚定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14 ]随着党对自身领导地位认识的逐步成熟,十六大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使用“政治领导力”的概念:“我们党要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15 ]2019年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治建设的意见》,强调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基础性建设是思想建设,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新时代对党的政治领导的内涵解读,开创了以政治领导为核心,以政治建设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新局面。这些相关论述不仅揭示了党的政治领导的“根本”和思想领导的“基础”间的辩证关系,还将政治领导具体化为党必须拥有、保持和增强的“能力”“力量”,作为党的根本领导方式,由此突显了党的政治领导力的核心地位。
由此,党的政治领导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本质上都是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实现。在党的领导中明确政治领导,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既是新时代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课题,更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是有关党的性质、宗旨、目标、行为的根本领导能力。党的政治领导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仅体现在由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的静态纲领政策文件上,还表现在党引领政治生活各方面、各层级的动态过程中,由此发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是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阵地,村级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而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是党在农村根本和首要的领导能力。
中国共产党广泛而严密的组织体系架构,凸显党的领导在中国经济社会环境深刻变化中不断巩固和提高,也是党不断发挥政治领导这一政治优势的必然结果。纵观历史,无论是中共一大前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把支部建在连上”,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力量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依靠党的基层组织俨然成为党致胜的一个重要法宝。
村级党组织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村庄的“嵌入式”代理人,拥有执政党应有的政治权力和领导权威,扮演着执政党在村庄中的“触手”角色。“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16]村级党组织的力量支撑起党在农村的伟大事业,支撑起广大村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级党组织能够最直接地联系群众、了解群众、凝聚群众、动员群众,有效开展群众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为政治领导力的发挥提供良好群众基础。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村级党组织坚强有力,发挥正确的政治领导作用,让村民真实享受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好处,村庄就日渐兴旺、繁荣昌盛、村民和谐;什么时候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作用缺失,村级党组织就“松、散、软”,村民的利益就得不到切实保障,村庄就跌入混乱、衰败、没落的渊薮。村级党组织要明确自身定位、功能与肩负的重要使命,正确认识影响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主客观因素与现实要求,既要利用好自身的积极优势,又要直面解决村庄现实问题,在村庄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党的政治领导力既不能因为组织体系层级的递减而削弱,也不能因为作用对象和具体事务的差异而变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必须加强政治领导力。但是,强调各级党组织发挥政治领导并不代表“一刀切”“一根筋”,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有其自身内在逻辑,既不可“照猫画虎”,也不能“格格不入”。中国共产党是由千千万万个基层组织所构成,党的决策需各级党组织贯彻执行,整个组织体系的每一份子都必须增强政治领导力,并在各自领域根据实际具体施策、精准施策。在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与其角色定位、特殊功能、重点任务和现实要求紧密相关。
首先,村级党组织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17 ],这是新时代村级党组织的新定位。一方面,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必须向党中央的政治领导看齐,思想行动与中央保持一致,不能“单打独斗”、偏离正轨。另一方面,在村庄治理体系和治理格局中村级党组织要扮好领导者、协调者与执行者的角色,激发村民自治活力,服务于村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其次,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所处的具体环境是村庄社会,面对的对象是广大村民和农民党员,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18],其政治领导力必须把握好环境的复杂性和对象的特殊性。村庄具有乡土社会等特性,并正遭受着城镇化的冲击,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直接作用于农民党员和村民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诸如村庄“熟人社会”“乡土精英外流”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再次,村级党组织是党管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发展集体经济、搞好村级治理、实现乡风文明、建设和谐美丽乡村等重点任务。强调政治领导并不代表“包办一切”、空讲政治口号,而是要尊重村庄客观发展规律,遵循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规律,注意村民的可适度和耐受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在领导村庄工作的实干中发挥政治领导功能。
最后,村级党组织“宽松软”的现状不适应村庄长远发展目标,必须“着力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下大气力解决软弱涣散问题”[19]。要认识到村级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的严峻性以及侵蚀党执政基础的严重后果,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整顿软弱涣散问题。越是任务艰巨,越是困境重重,越要加强政治领导力以不负时代使命和人民嘱托。
总之,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必须明晰自身角色定位,把握自身特殊职能,紧抓重点任务,解决现实困境,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发挥出不同于其他层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独特作用。
对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理解,既要从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的角度深入思考,又不能简单地把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直接等同于党的政治领导力。因为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科学内涵与其角色定位、特殊功能、重点任务和现实要求紧密相关。基于这样的视角,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应是村级党组织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积极宣传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坚持政治原则和把握政治方向前提下教育管理党员,引领村民思想,领导民主自治,凝聚组织力量,促进村庄治理有效的素质、本领、行为的总和。
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以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前提。村级党组织要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跟中央保持一致,在顶层设计下科学、民主、依法实施,确保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保证村庄振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首要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基本宗旨、原则、方针、路线、政策不动摇,实时关注党和国家的政策动向,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执行乡镇党委的指示决议,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提高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把握村庄各项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大局,提高防范化解潜在风险的眼界和能力,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惠民利民的措施落到实处,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奠定基础。同时,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原则前提下,村级党组织在领导村庄治理的行动中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村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宣传政策,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和特色精准执行政策,广泛发动党员和群众参与其中落实政策,尊重广大村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总结汲取村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良好经验创造,依靠群众推进改革。唯有如此,村级党组织才能发挥好政治领导作用,促进村庄的团结统一,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保证前进方向不出偏差。
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以提升组织力,增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为基本要求。村级党组织必须加强政治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机制,把握村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抵制错误思想的干扰,固牢筑实思想基础,保证其他一切工作的正确方向。
村级党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必须认真遵循党规党章,建立健全组织制度和党务工作运行机制,严格政治纪律,规范政治生活,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深刻影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使一些村级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往往忽视政治、淡化政治,甚至是只讲利益、不讲政治,部分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软弱涣散。为防止“堡垒从内部攻破”带来的“地动山摇”,村级党组织要对自身组织不纯、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等潜在问题及早发现妥善处理,在村庄治理中明确自身的政治属性,对于政治方向原则性的问题不含糊、不躲避,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村级党组织要善于把政治领导融入到群众工作当中去,帮助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坚定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同一切腐朽落后思想作斗争。要使村民从思想上的自觉认同到行为上的自觉行动,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村民的思想活动特点和物质精神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村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与村民群众最关心的、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村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结合起来,让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发挥直接现实性的作用。
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以培育一支精干的带头人队伍和忠诚的党员队伍为基础性工作。村级党组织必须重点培育政治立场坚定、素质本领过硬的带头人,重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党员队伍政治领导,落实党要管党。
党员干部是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发挥的关键部分,带头人队伍必须保持政治定力,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村庄治理中把方向、谋大局,增强法治意识和廉洁意识,提高带头致富能力,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在村庄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决策水平。党员是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发挥的基石,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参与地方党校、上级党委组织开展的集中培训和专题教育,不断跟进理论学习的步伐。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增加实践服务型、线上信息化型的学习形式,采用农民党员听得懂、听得进、听了能用的方法,结合农民党员生产生活工作实际,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要按时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会,加强对党员的监督,提高党员的自省自检意识,保持政治清醒,践行党员责任和义务。要注意农民党员中的特殊情况,对于常年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要定期联系;对于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党员要特殊照顾,把党内关怀落地落实;对于因知识水平低而难以消化新知识的农民党员要多加指导,切忌操之过急“一刀切”。
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以坚持民主集中制为重要原则。村级党组织保持领导权威的同时要协调本村人、事、物全面发展,扩大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领导本村村委会实行民主自治和其他群团组织有序开展工作,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促进村庄治理有效。
村级党组织对村庄是全面的领导,拥有政治领导地位,必须明确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权,明确“党管干部”的重要原则,重视在村干部中培养发展党员、在党员中考察选拔村干部,实现人才的双向互通。与此同时,日益兴起的村庄社会组织是村民表达和实现利益诉求的重要载体,村级党组织需要也有必要明确对群团组织的领导,保证群团组织的政治性,通过各个治理主体做好群众工作,将村庄各个治理主体拧成一股绳,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既是讲政治上的绝对领导,又不忽视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并运用好民主集中制这一领导制度。对外要坚持和完善有关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的“四议两公开”制度,真正让村民当家作主,形成和谐的村庄治理氛围;对内要充分发扬基层党内民主,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证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以党内民主带动村庄社会民主。
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以领导基层治理,促进村庄发展为现实目的。村级党组织需要投身村庄治理工作的第一线,通过正确的政治领导来把握村庄方向与大局,维护村庄秩序,广泛调动一切资源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村庄舆论阵地,改善村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20]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发挥要求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服务全村发展大局,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一起抓,在领导本村村民自治、组织经济建设、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充分发挥领导者、组织者、实践者的角色,带领、动员和团结广大村民投身村庄治理。要正确认识村庄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统筹协调大局和方向,广泛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在发展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利益分配与整合等村庄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解决阻碍发展的主要矛盾,有规划、有重点、有阶段性地稳步实现村庄振兴和现代化目标,切忌盲目跟风、脱离实际。要做到向广大人民群众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群众中去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回应村民迫切的需求和呼声,维护最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最终归宿。
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由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归属于党的政治领导力,明确其政治权力的政党性质是探讨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主要特征的本源。村级党组织必须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作为第一要务,发挥好政治引领与政治执行作用,保证党的政治权力在村庄的有效覆盖,这是村级党组织在村庄树立权威的根本。另一方面,村级党组织处于执政体系最末端,与权力作用对象直接接触,其政治领导力具有鲜明的基层性和服务性,要使政治领导真正有效、落地生根必须要取得村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既具备党的政治领导力的基本内涵,又具备在村庄基层中的特殊性质,概括来说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村级党组织是党的执政地位延伸至基层的领导权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村一级贯彻和落实,发挥正确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作用是村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相较于党中央谋篇布局的政治领导,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更加强调对既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解读与贯彻落实,在政治原则下做出符合村庄客观规律的适当方法调整;较于党中央对思想意识形态的统领,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更加强调将宏观的思想路线与本村文化背景结合,采用接地气的宣传方法让农民产生思想认同。较低的文化水平、受限的信息资源等现实因素使村庄难以独立地做出科学的形势判断,这就依赖于党和国家的准确顶层设计。但村庄的实践环境又孕育出丰富的经验成果,村庄的人更能知道村庄的事有什么、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村级党组织坚持政治的原则性与方法的灵活性相统一,引领村庄运行在正确轨道的同时实现有原则的变通。
党的领导工作是具体的,这在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是引领和执行的结合,执行是引领的归宿,也是引领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二者统一于丰富的村庄实践之中。作为村庄治理中最为关键的核心主体,村级党组织一方面承担着领导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时代任务和日常基本事务,另一方面还必须切实领导好本村各个治理主体,把握大局维护稳定。其政治领导的“政治”不是“空头政治”,而是以村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为基础又回归于服务村民、经得起村民和实践检验的“实践政治”,从村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养分,不断改进和增强政治领导力。从本质上来说,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就是在村庄中做好群众工作,而群众工作不是说在嘴上,而是放在心上、干在手上、走在路上。脱离实际行动和实践操练的领导是没有话语权的,难以让村民信服,也难以在村庄中站稳脚跟。
“领导就是服务”是党对领导的最本质的解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领导本质属性和根本价值取向。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具有鲜明的服务性质,究其根本就是将广大村民群众凝聚在组织周围,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以村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村庄各类社会组织的兴起和村民需求的多样化、高层次化使得村民群众与村级党组织的利益关联日益减弱、村级党组织的地位日益悬空,因此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必须适应村庄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适应党员和村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找准领导与服务的契合点,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增产增收、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等现实问题开展工作。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只有在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领导价值。
总之,政治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提升新时代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规定和根本要求,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抓手和现实需要;既是解决一些村级党组织松散软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也是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振兴的关键。在认识上搞清楚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是在实践中提升新时代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基本前提。对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理解要力戒与党的政治领导力、与党的中央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党的地方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其他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混为一谈,力戒上下一般粗。在坚持政治领导力是党的本质规定和首要能力的前提下,从村级党组织的角色定位、特殊功能、重点任务和现实要求出发,准确把握村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为切实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