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丽 毛新红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攻坚的伟大社会实践不断积累,逐步形成指导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扶贫工作是我国在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等方面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脱贫攻坚不仅是我党的基本发展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我国扶贫开发、减贫事业走过了风风雨雨几十年,可以说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就是我国消除贫困的历史进程[1]。
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在扶贫减贫工作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工业起步晚等困难,贫困和落后是我国最主要的国情[2]。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为了使中国尽快摆脱贫困,在消除贫困方面做了积极探索,由于一些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绝大部分的人民群众的温饱还没有解决,根据当时国际统计数据,我国90%多的人口都处于贫困状态。
1978年后党带领人民实行了改革开放,特别是以1986年国务院正式设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为标志,我国开启了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开发行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减贫脱贫的成效显著,先后有7亿人脱贫[3]。特别是到了十八大后,我国全面进入新时代,在扶贫领域也进入全面脱贫攻坚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同志作为党的总书记吹起全国脱贫攻坚战的集结号、冲锋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新时代时期后,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并一定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战役。
为人民谋幸福,为百姓谋福利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建党以来始终保持的初心。说到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4]。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宣言它充分诠释了我们党的性质、党的宗旨观和人民观,也充分诠释我们党为什么能永葆先进性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经济落后不是社会主义的标签[5]。若一个地区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的状态,人民基本物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改善,则表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施尚未完善,该状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从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大力扶持农村向来是我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作为发展的决胜时期,农村工作仍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从基层解决贫困问题,改善最艰巨落后地区生活质量,实现消除小康发展“短板”的目的[6]。为此,党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16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重视三农问题的根结所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脱贫的时间表,即在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此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就是要在2020年这一时间节点上,兑现脱贫承诺。让广大党员干部时刻记住这个时间节点,全面落实小康,是党和国家对百姓的承诺,必须严格执行并实现。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工作被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同时提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口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前行道路。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显著的成绩。
国际上有个公认的减贫经验,就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困人口占比下降到10%以下,这个国家和地区则处于减贫最艰难时期[7]。而2012年我国贫困人口占比为10.2%,这也说明2012年即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减贫最艰难的时期。而在这最艰难时期,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定的贫困等级来看,2012年年底我国贫困人口基数为9899万人,自制订扶贫项目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并超额完成每年规定的扶贫任务。据统计,到2018年年底贫困人口数量已减少至1660万人,由此可以看出,扶贫工作得到全面落实,且落实效果佳。
2019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剩两年时间,现在正是打响脱贫战的关键时刻。今后两年脱贫任务仍艰巨繁重,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些难啃的硬骨头存在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这些贫困户所在的地区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和贫困程度深的地区;二是这些贫困户人口特点大部分是老弱病残;三是从脱贫目标看,“三保障”的难度比较大。所以今明两年深度贫困地区是仍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确实里面蕴含了非常深刻的道理。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群众,我们只有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老百姓才会拥护我们,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不断得到巩固,才能经得起风浪和考验。
只有全心全意地将扶贫工作作为当前工作重心,从实际出发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加强党和群众关系,形成稳定拥护——支持链,为我党事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经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最终目标就是要为百姓着想,为群众谋福利,只有真正做到为群众谋福利,我党的执政基石才能得以稳定,才能在国际舞台中发挥主导地位的作用。纵观各个国家社会制度,我国仍能在风云变化中稳如磐石地保持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色,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党为群众百姓实实在在地服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老百姓拥护支持我们,拥护支持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在揭露无产阶级贫困过程中建构起来的。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立足于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反贫困。“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则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8]
改革开放的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就需要继承和不断创新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以实现其在当代中国的价值指导作用。直面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新问题尤其是转型时期的贫困问题,继承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内核、精髓,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反贫困理论体系,建立真正对新时代下我国反贫困实践有科学指导价值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习近平反贫困理论在实践中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无产阶级的贫困现象、本质和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做了科学、完整的阐释。我国在进行扶贫工作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剖析理论中的反贫困观点,作为我国扶贫立场出发点,对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是我国打响脱贫攻坚第一枪的思想源泉,根据该理论的深入分析,将我国党领导下的扶贫理论推向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强烈的问题指向,从政治保障、科学方法、扶贫格局、凝聚合力、社会主体、制度完善、机制考核等方面系统、科学地加以论述,为新时代脱贫攻坚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实践路径和操作方案。
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挑战,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实现了7亿多农村人口脱贫,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不仅对中国社会发展自身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使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的最大因素,同时还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经验”。
新中国经过70年的风风雨雨,才迎来了今天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经四十多年反贫困斗争,已解决了大量的贫困问题,为我国的小康发展打下夯实基础,有效提升百姓生活水平。基于数据分析,1978年,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为2.5亿人,截止至2018年,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已经下降至1660万人,取得优异的消贫效果。但从数据来看,我国目前仍需将“扶贫”任务继续下去,将1660万的贫困人口带出落后生活,即1660万人的如期脱贫就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关键。
自提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来,扶贫工作被视为最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习近平同志强调,消除贫困、优化生活质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我党的重要使命。改善经济落后地区生活质量,使该地区的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底线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实事求是作为基础目标,在设立稳定脱贫目标时,将落后地区百姓生活的改善作为目标实现的战略高度,同时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目前,我国推行的扶贫脱贫相关战略,都是基于传统扶贫方式的基础上制定的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曾提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普遍处于贫困状态,国家政策扶持贫困,实行普惠政策措施,惠及广大地区的人们群众,但扶贫的效果未达到预期水平。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制定出精准的扶贫方针策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扶贫与脱贫同样贵在精准。总结并汲取各个地区的实践经验发现,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精准”之处在于投入资金的使用精准、扶贫到户的精准、扶贫项目负责人应用的精准,以及政策实施的精准等。尤其是要将“扶持谁”“谁扶持”“怎么扶”“怎么退”等四个方面问题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精准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第一位要解决好的问题,是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跟扣扣子一样,第一个扣子一定要扣好。假如扣不好,没有弄准贫困对象是谁,后面那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就谈不上。因此,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进行贫困人口统计,现行的有效策略主要是建档立卡的方法,将真正贫困人数做好统计,把贫困的原因、程度都弄清楚。这样就为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精准施策打下扎实基础。
凝聚各方面力量来扶贫,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我们经常说,人心齐、泰山移。从发挥制度优势战略高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实现全面脱贫,为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添砖加瓦。习近平同志也强调,脱贫不止是整个地区的责任、经济落后群众的事情,也不止是各个行业帮扶力量的义务,而是要将上述主体进行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结合体,构建以“三位一体”为形态的大扶贫格局。
一是要充分发挥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力量。东部地区不仅要帮钱帮物,更要推动产业层面合作,推动东部地区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实现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很大的政策措施。今天来说,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要从过去“输血”这种模式更多地向“造血”这种模式转换。东部地区有资金上的优势,也有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从中西部地区来说,也有它的优势,比如资源比较丰富,市场也很广阔,等等。要把双方面优势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让双方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有助于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发挥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力量。很多机关、单位都有定点扶贫的任务,这是很重要的政治任务,各单位都是要从政治的高度来担负起这样的政治责任。
三是要发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一方面重申我们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不会变,另一方面对民营企业踊跃投身扶贫攻坚给予充分肯定。据统计,到2017年底,全国有4.62万家民营企业帮扶了5.12万个村子。这是我们社会力量扶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2018年10月底,安徽省“千企帮千村”,3000多民企帮扶69万次,投入34.66亿元;黄山市“百企帮百村”285家民企帮扶1.5万多次,投入资金1.5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并非凭空得来,归根到底,需要贫困百姓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理想结果,从实际出发,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及首创精神,构建良好的脱贫环境,为实现脱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保障,基于此提出要“激发内生动力”[9]。从激发内生动力来说,今天更加重要。要特别注重发挥群众主体的作用,激发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扶贫考察的时候说得非常明确,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10]。“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既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强调扶贫并非救济,也不是公益的慈善活动,而是要当地相关部门号召全体群众为脱贫行动起来,正确引导群众以自己双手创造美好未来,要让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