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杨文红 熊盾 杨海涛 李轰 张新志 夏绍才 赵远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CT 检查方法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les,SPN)被发现,但CT 检查无法明确结节的性质,给临床医生的诊治带来了困难,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法对肺外周型结节进行取材[1],微小结节肺穿刺活检术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假阴性率较高[2]。根据Fleischner 协会指南及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指南的要求,对于8 mm以上的实性结节、实性成分超过5 mm 的部分实性结节及5 mm 以上的纯磨玻璃结节,发生恶变的机率升高,应积极处理,可选择手术切除术,但如何能在术中精确切除病灶是手术的难题[3]。于术前进行CT 检查仅能判断病灶的大致位置,导致术中正常肺组织被过多切除,为能尽量保留正常肺组织,国内外学者尝试术前使用各种方法对病灶进行定位。我科使用CT 引导下钢丝爪钩对肺部小结节进行精确定位后再手术切除,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收集2016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普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 例SPN 住院患者,其中男25 例,女11 例,中位年龄57 岁;肺结节位于右肺上叶7 例,右肺中叶5 例,右肺下叶4 例,左肺上叶14 例,左肺下叶6 例。CT 测量的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直径为(15±10)mm,肺小结节外边缘距胸膜(31.5±21.5)mm;影像判断无明显胸膜粘连。入组患者均由本科室全科医生进行术前讨论,准确判断术前分期,并排除有绝对穿刺及手术禁忌的患者,严格按照入组条件筛选并讨论定位方案,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被告知相关风险,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采用CT 引导下巴德乳腺定位钢丝爪钩针对肺部小结节进行精确定位,定位成功后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e surgery,VATS)验证。主要操作步骤为∶(1)采用16 排Siemens 大孔径CT 扫描,确定病变位置。(2)尽量按照“垂直最近”原则设计进针路线并测量病灶深度。(3)摆好体位,CT定位尺确定穿刺位点。(4)消毒、局部麻醉后,控制呼吸相,尤其下肺在呼吸时动度较大,尽量选择在呼气末进针,经皮穿刺置入套管针(巴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见图1。(5)CT 复扫,确定套管针尖达靶区。(6)向内推入钢丝针芯释放爪钩,回收套管针。(7)再次CT 扫描确定爪钩位置,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图2、3)。(8)剪除皮外针芯,送患者入手术室接受手术。(9)胸外科以定位针为引导,完成VATS,切开组织观察爪钩是否定位准确,释放是否完全,是否存在脱落和移位等情况,同时观察局部出血量。(10)切除病变组织送术中冰冻病理检验,待结果决定下一步的手术方案。
图1 巴德医疗有限公司爪钩定位针;图2、3 16 排CT 引导下定位针穿刺定位
本组36 例患者在CT 引导下肺内病灶穿刺定位成功36 例,成功率100%,定位时间(17.0±2.6)min。4 例患者在定位后全肺扫描提示少量气胸,肺压缩<5%,患者无症状,未行特殊处理;7 例患者出现肺内少量出血,判断出血量<10 ml,未行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在局麻失效后出现穿刺点异物感或呼吸时轻微刺痛;但未出现剧烈疼痛、血气胸、咯血、剧烈咳嗽、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胸外科以定位针为引导均成功实施VATS 术,切开组织探查定位针位置正确,未出现脱落移位(图4、5),其中恶性肿瘤24 例,良性病变12 例。术后未出现穿刺定位相关并发症。
VATS 由于其微创性,是肺内小结节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4],如何让其更加微创,重要的一点是能使其切除尽量精准,尽量减少正常的肺体积损失。若直径小于1 cm 的肺部结节,当距离胸膜大于5 mm 时,术中不被发现的概率>50%,当距离大于1 cm 时,几乎无法在术中直接发现。因此,在术前进行结节定位显得尤为重要[5]。
图4 术中验证定位爪钩位置正确
图5 术后验证定位爪钩位置正确
国内外的诸多学者曾在CT 引导下在病灶内注射亚甲蓝或亚甲蓝颗粒混合物进行术前定位[6-7],术中根据染色范围决定切除范围,但此方法仅适用于表浅、贴近胸膜的病变。也有学者使用术中B 超进行定位,该法操作复杂、操作时间过长,且对一些密度较低的磨玻璃病灶分辨率低,往往定位失败。亦有学者术前使用弹簧圈对病灶进行定位[8-10],术中透视进行辅助,该类方法操作繁琐,技术要求和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基层医院开展比较困难。1993 年国外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外周型SPN 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前进行CT 引导下经皮穿刺病灶定位[11],我国在近几年也有部分医生逐步开展该技术[12-14],该定位方法具有简单、有效、迅速和成功率高的优点[15],但有出现气胸、肺内出血、定位针脱落、胸膜反应性咳嗽、疼痛等并发症[16-17],定位后立即手术,这些并发症对患者自身及手术没有太大的影响,没有明显增加手术风险、难度及患者的痛苦。虽该技术安全准确,但目前仍未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开展,尤其在基层医院。
为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达到精确定位,应注意以下事项∶(1)术前需行增强CT 扫描,穿刺路径避开大血管和支气管。(2)充分的术前准备,训练患者的呼吸,尽量选择在呼气末进针,能够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对于咳嗽剧烈的患者需要进行术前镇咳。(3)由肺穿刺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既减少射线接触剂量,又避免反复穿刺造成气胸和出血的风险,条件允许的医院可使用模板及穿刺架进行定位穿刺。(4)选择带有爪钩的定位针进行定位,穿刺需要达到一定的深度,避免局部肺泡破裂后塌陷及针体无覆着力而造成定位针脱落及移位,表浅病灶仍建议使用染色剂进行术前定位。(5)术前充分评估好爪钩释放的范围,再次行CT 扫描明确爪钩释放及固定牢靠之前,切勿退出针鞘。(6)尽量选择进针方向与肺表面垂直,缩短针道,可以减少正常肺组织的损失。
结合其他学者对该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我科应用的实际经验,笔者建议CT 引导下钢丝爪钩定位术的适应证为∶(1)外周型SPN。(2)需要进行切除肺部病灶的手术。(3)术中难以探及或切除部位难以精确的小结节。(4)结节外侧缘与胸膜的距离需要大于爪钩释放的直径,一般为(10±2)mm。禁忌证∶(1)中央型肺占位。(2)严重出血倾向。(3)胸膜严重粘连。(4)穿刺部位感染。(5)ⅢB 期~Ⅳ期患者。(6)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穿刺及手术患者。(7)病灶表浅,爪钩无法固定,易脱落者。(8)任何原因所致患者不接受或无法配合完成穿刺及手术的患者。
肺部小结节切除术前使用CT 引导下钢丝爪钩定位技术对病灶进行定位是一种微创、安全、准确和有效的方法[18]。该技术对患者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即便出现少量气胸、出血等并发症,都能在接下来的手术中进行处理。定位准确能避免胸外科医生在术中花费较多的时间对病灶进行探查,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小切除的范围,减少患者的痛苦及手术风险[19-20]。在肺小结节处理指南的指导下运用该项技术,真正实现了精准微创,减少了患者对手术创伤的顾虑。该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尤其在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