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价值引领策略探析

2019-02-18 06:26滕志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4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滕志芳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历史价值观的问题,是整个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让学生用历史价值观的视角进行相关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新课程改革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本文将探讨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价值引领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价值引领

引言

历史学科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能够了解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演变,历史通过对过去的记载,展现了人类历史的兴衰,对于记录史诗、传承文明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学科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对于学生而言,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史实资料的掌握,更应当学会用历史价值观去分析和看待问题。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出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推进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需要,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将探求核心素养下有关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的相关问题,本文将简要分析历史核心素养和历史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探究在核心素养角度下,初中历史学科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具体策略。

一、简要探究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方面内容,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唯物史观。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理论问题,主要是指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事实和发展规律的历史关于方法论问题。就是用唯物史观的角度和方法,进行对历史的全面的、科学的认知。

2.      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是指将一定的史实放置到一定的历史进程的时空之中,根据一定的时间和地理,进行较为准确和科学的把握。也就是在空间和时间当中进行事物的观察和理解。

3.      史料例证。是指进行历史学习的核心方法。通过利用历史现存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辨析,进行较为全面、正确的认知。这一过程重视突出实证精神的重要作用。

4.      历史解释,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核心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历史资料,进行历史理解,从而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判断和理性分析的能力。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把握历史现象,掌握历史本质。

5.      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就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国情,进而具备家国情怀,对中华民族具备较强的认同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充分了解中华文化,充分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品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浅析在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价值引领的具体策略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推进中外历史的有效结合,推进学生对历史问题有较为综合、全面的把握。将中外古今历史按照一定的联系结合在一起,找出其中的共通性和差异性,是当前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推进学生历史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手段。再进行相关的知识点教学时,应当准确的找到知识的切入点,进行中外历史的结合分析,进而帮助学生强化分析和感知能力。例如在讲“洋务运动”课程时,可以结合西方的“工业革命”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工业革命和洋务运动的成败的比较问题,进而能够讲中西方的文化历史进行较为简单的比较和分析。教师将这一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和探究的空间,最后进行具体的概括总结。这样做,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把握中西方历史的交叉问题,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和透彻的理解,又能够充分地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较为正确、健全的历史价值观。

其次,教师应当注重拓宽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对某一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理解。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通过人的理解进行归纳与总结,在不同的历史学家眼中,同一个历史史事可能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发挥着不同的效用。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通过多角度、多方面的形式进行历史教学。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用多种眼光和看法,去审视和分析历史问题。教师应当注重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逻辑能力,让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全面和完善的历史价值观。在相关的作业和解答中,也注重从多方面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价值和影响,确保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时,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探寻和分析。

最后,教师应当注重设计课堂活动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简述和探讨,初中歷史中有很多谈看法和思想感情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观性较强,注重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和独特看法。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先带领学生对具体的历史知识的认知和学习,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从而进行较为透彻的理解。再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表达自身对相关历史问题的评价和看法,教师还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较为客观、科学的评价,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管春花.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价值引领策略探析[J].才智,2019(06):144+146.

[2]李睿.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48.

[3]叶敬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8(32):64-66.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别桥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