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沉浸”式诗歌教学模式探索

2019-02-16 17:07程丽蓉
关键词:尤利西斯乔伊斯众筹

程丽蓉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9)

诗缘情,诗言志,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们最是诗意迸发、诗情昂扬,友情、爱情、青春、人生、自然、世界都会触发他们心灵与情感的躁动与激荡,引导他们理智与思辨的成形与成熟。大学人文教育中的诗歌教学内容契合青年的心理情感特点,抒情诗、哲理诗、叙事诗各有其长,以诗为媒陶冶化育增进人文素养,可谓佳选。不过,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学习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新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转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知识权威角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参与,进而涵化于心、外显于行,确非易事。笔者对大学文学课反转课堂教学有关研究进行反思,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众筹+沉浸”式的教学模式,屡有心得成效,分享于此,供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围绕新媒体时代的互动教学问题推出了大量各级各类项目及其相关成果,主要研究问题包括:翻转课堂和微课、慕课的有关理论背景、课堂特征与模式、网络学习空间模型建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功能,以及有关网络和传媒技术问题等等,从小学到大学,从大学通识课程到专业课程,从人文学科到理工实践实验学科课程,都有众多具体入微、结合实践的研究。当然,也有少部分成果研究翻转课堂容易出现的问题、适用的限度等问题,颇具启发性。然而,综观已有成果可见,翻转课堂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其一,虽然相当多的人文学科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但仍未完全摆脱以既有知识的传递和辨识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从课前导学、课中知识内化到课后拓展、过程评价,仍然主要是围绕获取知识和记忆知识进行,以形成学生的知识架构为目的,难以真正实现人文学科课程“陶冶化育”的功能,难脱应试教育的阴影。

其二,现有的模式从课前制定和发布导学案,到课中讨论答疑,课后巩固和过程评价,表面来看,学生是更多地参与到课程的各个步骤中了,学生所做的事情和所占有的时间较诸传统讲授式教学有了大幅提高,但事实上,每一个环节都仍然是教师占主动而学生为被动,师生之间仍然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学生的主动地位和中心地位仍然未能充分实现。

其三,大学课堂与中小学翻转课堂混用几乎相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对于人文学科而言是非常不妥的。不同于中小学人文课程偏重于传递知识、掌握基本分析鉴赏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大学人文课程更重在陶冶化育提升人格修养,培植思辨精神、探索精神与人文气质,提高鉴赏辨析能力和学术探究能力,增强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判断选择的能力和品质。功能目的不同,其具体方式也应有别。

其四,已有的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如果人文课程所学所论的知识和问题没有与“人”本身很好地结合起来,与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过去时代曾经鲜活的人事物、当下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乃至当下社会时代结合起来,就不能从深层次上真正实现互动交流,其结果,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与自己和时代社会距离遥远、与自己的未来也无关痛痒,很难从心底里产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鉴于以上观察,笔者有意识地在文学课程教学中探索更有针对性、更符合新媒体时代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众筹+沉浸”式教学模式,以弥补既有翻转课堂教学之不足。

二、“众筹+沉浸”教学模式

所谓“众筹”是指的“知识众筹”(knowledge crowd funding),源自“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的信息汇聚方式,其核心理念是人人都是知识传播的主体,人人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分享完善知识系统,同时人人也都有权利分享共同建设的知识成果,众筹的知识系统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这一定程度上就解构了知识权威的话语权力,至少会使权威不会太局限或固化。所谓“沉浸”,源自传播学中的immersive communication,即以尽可能多的手段方式造成全方位、全感观的传播语境和氛围,令受众不知不觉浸润于话语之中移情异念。“仪式”是实现沉浸的一种重要方式,仪式感的巧妙营造可以加深沉浸的程度,增强意义体验的深度。

“众筹+沉浸”式教学针对大学文学课所应具有的知识性、人文性、审美性、文史哲一体性等特性,贯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字虚境与现实实景和网络虚境结合)的理念,将产生于过去时代的文学经典、人文故事、社会历史时代风云与网络视听信息所编织的人文虚境以及当下仍现实可感的文人故居、作品人文情境、作家足迹结合起来,把课堂延伸到历史、当下现实社会和学生自己,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远接往昔峥嵘,近触当下现实,打破课堂、书本的界限,减弱现实与虚构(历史、文本)的隔膜,真正让学生沉浸于人文学科所应有的广博之中,尽享涵化的愉悦,使学生善学、乐学。

具体步骤是:①在课前学习资源和知识众筹、知识分享和问题分享的基础上,由学生与教师一起确立课堂学习的具体目标和探讨的问题。②课堂上利用多种形式学习资源,围绕研讨核心问题设计,充分调动学生感觉知觉体验和思考,形成浓郁的仪式氛围,以讨论、辩论、演讲、朗诵、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分享其所感所思,与文学作品和作家及其时代历史、与当下课堂师生进行灵魂对话,充分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③在此基础上,课后学生分组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涵化,形成实实在在的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如朗诵或角色扮演音频作品、手绘人文地图、作品情境体验纪录视频、重走作家路视频短片、创建小游戏或者小论文、诗文创作、续写改写原作等等。④学习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以积分奖励制,激励学生下一个环节更加投入地参与,每个环节都有记录和固化的成果,评价落在实处,反馈即时有效。⑤建立网络交流互动平台以展示学习实践成果,比较成熟的作品可以推向网络公开发布,利于扩大学校影响和地方特色文化推广。

其特点是,整个教学过程都注重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体验、想像、思考和创造的热情,从收集整理资料、形成问题和观点、辨识问题、发表见解到分享学习体验和思考,让学生贴近历史与现实、他人和自我,“沉浸”于课堂内外,从知识、能力、见识、情感、思考、表达等各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提升。

三、“众筹+沉浸”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围绕教学对象进行的“知识众筹”和疑问聚合,提炼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整个教学成败之关键。笔者在徐志摩诗《雪花的快乐》、卞之琳诗《断章》、张曙光诗《尤利西斯》的教学中,与学生一道,分别提炼出徐诗之“音韵盎然”、卞诗的“视角万化”、张诗之“星际穿越”等核心内容,设计营造不同的“仪式”氛围,共赴沉浸之约。

《小王子》里,小王子驯养的狐狸要他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来看它,小王子问为什么,狐狸说,这会使它在等待中感到幸福,这个仪式“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每堂课的铃声是一种仪式,提醒师生共同进入有别于课外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赋予了课堂以特殊的意义。诗歌不同于一般散文,其体裁和书写内容一致,其形式、技巧、手法及其营构的想像时空都因大异于日常生活而具有仪式性特征。诗歌赏读课应首先读诗,进入诗本身体验诗,这是仪式的开启。周振甫曾论诵读的好处:“一、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二、懂得音乐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1]不同的诗歌读诗的方式也有别。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音律是制造“距离”的工具,把平凡粗陋的东西提高到理想世界。[2]徐志摩的抒情诗宜吟,卞之琳的哲理诗宜品,张曙光的叙事化诗宜诵。进入诗歌赏读仪式之后,方能结合前期众筹的知识和疑问,进一步探索诗情、诗意与诗美。

据课前众筹知识,徐志摩诗是现代诗中谱成曲歌唱最多的,徐诗音乐美在现代新诗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什么是诗歌的音乐美(音韵美)?徐诗如何又为何具有强烈的音乐美,与古典诗词音乐美之关系何在,与徐氏本身的审美乃至人生追求关系何在?与其他诗人(如闻一多、朱湘、戴望舒)的诗的音乐美相比又有何特别之处?我们写诗如何摩习徐氏诗歌的音乐美进而创新运用?围绕这些众筹问题,以“音韵盎然”这个核心,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内容和步骤:一是“开启仪式、氤氲氛围”,以丁建华朗诵的《雪花的快乐》音频分享开启仪式,再由学生各自吟诵,充分感受音乐美;二是“分析探讨,深层感受”,分小组讨论徐诗是如何做到“音韵盎然”的?分析音乐美的各种形成手段,包括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对仗、语法、章法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反复,形成听觉上的审美感受。三是“吟咏比较,深化理解”,结合网络视频和音频资料,逐项分析比较相较于闻一多、朱湘和戴望舒这三位同样擅长音韵的诗人之诗,徐诗的音乐美有何不同风格特征?四是“拓展探究,追根溯源”,引导学生结合四位诗人的传记,理解为什么他们的诗歌音韵美有这样的不同,音乐美风格的选择与形成跟人生际遇、感情变化、性格特征等的关系如何?五是“承传研习,融化我心”,结合古典诗歌音韵学,进一步领会徐诗为代表的现代诗如何化用古典律诗的音韵规律,在传承中创新,继而引导学生摩习创作,比如写班歌、为女(男)友献诗等,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将所学转化为表情达意的能力。整个课堂诗意漫漫,又融入理性分析与思考,每个环节都以一种仪式化的音乐分界,最后导向诗意音韵的内化,完美收束,而又余味悠长。

卞之琳的《断章》是另一类诗,谛视外界反观内心,视角场景变化万端与极素极简文字奇妙融合,由人间一景延及宇宙洪荒,由现实一角化入梦境心渊,涵蕴丰富的戏剧性和宇宙人生哲理。由课前众筹知识,学生已然了解这首名诗的诸多解读方式,而我们的课堂就在此基础上延展,紧紧围绕“视角万化”这个核心,领悟此诗由视角万化带来的寓意无穷。课堂以“视角”视频资料开启仪式,进入奇妙的视角世界,充分体会视觉艺术中的视角和叙事艺术中的视角带来的千变万化。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这个“你”的特殊视角特征及其在“你与他人”关系中的意义;这个环节之后,我们开始“转动视角的万花筒”,尝试将诗中的“你”和“看风景的人”以及“别人”替换成我、他、她、你以及“别人”之间的不同组合,每一种组合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意义和审美效果。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来演绎不同的场景,以体会不同的诗意蕴涵,在千变万化的视角及由此而带来不同的场景和人物关系之中,充分展示和领悟到此诗的戏剧性与哲理性。这堂课向课外的延展是,根据此诗,采取自己喜欢的视角,写一篇小说或一部小话剧,或者拍个短视频,将对此诗的理解和感悟化为文字或者视频节目,这样就将各种体裁和艺术形式融汇起来,既丰富学生的学识思想又增强其表达能力和新媒体运用能力。

张曙光的《尤利西斯》是以“奥德赛(尤利西斯)”主题为核心穿越时空的灵魂流浪与精神追寻。围绕“奥德赛”(尤利西斯)主题,学生课前以众筹形式分工收集并交换文学史上有关尤利西斯主题的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研究资料,特别对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乔伊斯《尤利西斯》形成相当的理解, 以此为基础才能有望真正进入这首诗的世界。这首诗以奥德赛、荷马、乔伊斯和诗人“我”为四个基点,跨越两千年时间,飞跃地中海、古希腊、爱尔兰和中国不同空间,就像诗人的思绪随荷马和乔伊斯“在词语的岛屿和激流间穿行”,诗人带着读者也在“星际穿越”中进行思想情绪的冒险。时间流逝,昔日代表人类崇高的冒险精神的奥德赛逐渐蜕化为乔伊斯笔下猥琐颓废的现代都柏林人,进而再蜕化为今天中国书斋中只能面对一张白纸感怀往昔、哀悼当下的“枯萎”诗人。与神同在的高贵英雄在时空转移之中逐渐陨落为困守书斋凡庸无力的诗人,他能漫游的只剩下“冰冷而贞洁,带有道德气味的历史”,失却了荷马汪洋恣肆的恢宏叙事,甚至连乔伊斯那样游荡于肮脏都市的意识流也无法做到,只能萎缩于一隅之中听马桶水声,想像海上的惊鸟与女妖。对这首诗的解读着重在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奥德赛》这个前文本中的英雄形象、英雄冒险精神和顽强意志,理解乔伊斯《尤利西斯》的时代社会环境和英雄不再、凡庸横行的现代社会氛围以及乔伊斯本人的现代理性批判精神,最后落脚到对“我”这样的当代人个体自由意志和批判精神萎缩的反思与喟叹,虽意识到问题所在,却也无可奈何。

这首诗内容丰富、延展性非常大,我们就让学生在课前分组查阅搜集有关奥德赛、荷马、《尤利西斯》、乔伊斯和诗人张曙光的资料,梳理出几个关键问题,如:在此诗的想像中,奥德赛和荷马的世界是怎样的?乔伊斯和尤利西斯的世界又有什么主要特征?诗人的想像与前文本所描绘和书写的是否一致?为什么?而诗人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导致了诗人所代表的当代人的精神萎缩、英雄不再?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呈现他的从书本中想像出来的世界和现实世界?课堂中,我们先以网上慕课《外国文学史》中的《奥德赛》片段和《尤利西斯》片段的学习,营造仪式氛围,将学生带入到前文本的想像世界中,然后让学生朗读全诗,讨论前三个问题。接着再讨论该诗产生的中国时代语境,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第四、五个问题。最后,让大家一起来想像,如果你是奥德赛、荷马和乔伊斯,在当代中国社会,你会是什么样子在生活?课后写一首小诗来呈现出这些想像。就这样,我们把大量的前文本理解时间留在了课堂学习之前,让学生以众筹互助方式迅速积累相关知识和资料,课堂中以仪式氛围营造辅助学生沉浸于诗歌的想像世界,去理解诗歌内容,自己也展开想像,课后再以诗歌创作固化学习内容和诗意想像。结果令人欣慰,许多同学写出了自己平生第一首长诗,也进一步深刻理解了《荷马史诗》和乔伊斯及其《尤利西斯》,对诗歌的跨越时空想像的艺术特征更有深入的体验和把握。

总体而观,“众筹+沉浸”式的新诗教学模式将网上慕课、微课及网络资源与师生合作、研讨和创作结合在一起,线上线下交融,推陈出新,让我们真正获得诗歌带来的审美享受和人文陶冶,培养学生专业的诗歌鉴赏能力,提升诗歌审美水平,并使师生在众筹合作中增进了友谊,培养了情商。作为教师,我们也常常在学生的合作讨论中受到深深震撼,原来学生的审美诗情和理性思考比我们想像的更加丰富和深入,关键就在于怎么去组织教学以激发他们自觉的学习思考动力和实践力。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让我们教与学相长、诗与思齐飞,人文教学之乐莫胜于此。

猜你喜欢
尤利西斯乔伊斯众筹
与《尤利西斯》偕行百年
一张废纸毁掉一条河
论维柯对乔伊斯小说诗学的影响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众筹
“萧译本”《尤利西斯》畅销原因探析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新闻众筹初探
为《小评论》连载的《尤利西斯》辩护:析伍尔夫名篇《现代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传播路径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