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策略

2019-02-15 08:39林瑜华
考试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欣赏小学

摘 要:小学阶段是一个懵懂、学习、发展、进步的阶段,对于每一科目的学习都需要老师以及家长各方面的指引与纠正,最重要的是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对于音乐欣赏这门课的教学,唤起学生们的求知欲与音乐感,使得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态律动在音乐欣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旨在详细分析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运用体态律动。运用好体态律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值,另一方面有利于小学生的动作表现力与记忆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体态律动

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首先要了解体态律动的准确定义以及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体态律动是指将人的肢体动作和韵律感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二者紧密配合,相互呼应。小学音乐课是一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艺术魅力的课程,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因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有效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对此,有必要改变传统教育,加入体态律动教学,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 利用身体动作,静态变动态

小学生具有注意力分散、天性好动的特点,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个静态的学习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往往会发现小学生无法专注于音乐欣赏,也无法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他们对于音乐欣赏课的兴趣提不起来,他们更愿意唱歌而不愿意欣赏,这时就要运用到体态律动,将最基本的肢体动作融入音乐欣赏中去,比如拍手,跺脚,拍腿等。以这些动作附和着节奏,有趣地、开心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在进行一些外国歌曲的欣赏时,首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小学生播放歌曲的视频,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集中思想,外国歌曲的歌词是外来语,小学生理解与演唱都有很大的问题,这时就可以利用体态律动,用简单的语言(如“啊”“啦”等)代替歌词,然后由老师带头,慢慢迎合节拍拍手,重音的地方拍或者是一句两拍看情况而定;在进行一些少数民族歌曲的欣赏时,可以将教室提前布置一片空白场地,老师教给学生简单的少数民族舞蹈动作,先听几遍歌曲,然后由学生伴着歌曲跳舞,慢慢的学生跟上了节奏,对于音乐的理解就更深刻,对于音乐欣赏的兴趣就会提高;再比如对于乐器的纯音乐的欣赏,就不适合大幅度的动作,纯音乐创造的是一种柔和、唯美的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这首歌能想到什么,动手画在纸上,一边画一边听,或者想写给谁一封信,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融情于景,寓景于情,有助于小學生形成对歌曲独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情层次。

二、 游戏中学习,双倍的乐趣

根据研究自身的实际经历来看,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都很强,他们对于新颖的事物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对于小游戏等富含乐趣的事情都表现的非常积极,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教授音乐欣赏课程时,不同类型的音乐配套不同的游戏,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让他们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其乐于参与、善于参与、勇于参与。

比如,歌曲片段的仔细聆听,让学生们进行歌词问题的抢答或者进行节拍问题的抢答,分组活动更为行之有效,两人一组或者四人一组讨论后回答,奖励机制也要设置完善,答对有奖励,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对于音乐旋律的记忆,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再比如,小学期间最常玩的游戏——击鼓传花。当学习一首节奏感很强的歌曲时,动员全班同学,四个数字为循环,找重音打节拍,第一个重音拍一下手,第二个两下,第三个三下,第四个四下,然后再开始循环,第五个一下,第六个两下……以此类推,做错了的同学表演节目,或者讲笑话,猜脑筋急转弯等。这样的游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锻炼学生的乐理节拍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胆量,让他们勇敢地站上讲台,表演节目。

三、 创新形式,主体转移

传统课堂的学习都是以老师为主导,老师要讲什么,以什么形式讲,讲的效果怎么样,都由老师把握,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这样不利于课堂模式的创新,对老师来说久而久之思维注入不了新鲜的活力,学生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都是没有好处的。在这儿所说的创新形式,是指主客体的相互转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老师成为被授课的对象,老师可以提前指定给学生几首歌,并把基本的背景故事展示给学生,进行课堂分组,多人配合,学生自己选择方式将这首音乐展示出来。

例如,在某小学的课堂上,几个同学合力完成了一出舞台剧,他们选择的曲目是一首经典曲目《让我们荡起双桨》,他们有人扮演波浪,有人扮演路人,有人扮演白塔……随着歌声开始,三三两两的学生假装划船的样子进场,然后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一起读书,一起升国旗等等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表演结束后获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再比如,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边唱边演的形式,《娃哈哈》这首歌旋律简单,一个同学在唱,其他同学设计不同的笑容,有的可爱,有的滑稽,整场表演使得全班同学笑声不断,也是体态律动运用成功的表现。这种主客体交换,用同学们的思维与表现将体态律动融合于音乐欣赏教学中,是一种可行的创新形式。

四、 总结

音乐欣赏在小学课程中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的必要课程之一。体态律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时,教师应反复聆听音乐,抓住音乐特性,进行体态律动的自我预设,发展学生综合音乐能力,多感官协同动作,促进体态律动创编能力,注意循序渐进设问,环环相扣引导,把握好体态律动运用的恰当时机。探索体态律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与教师的配合提供了桥梁,但是体态律动的应用需要大家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走向新的发展点。

参考文献:

[1]范滢滢.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音乐时空,2016(8):119+118.

[2]王莉莉.低段音乐教学的金钥匙——体态律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159+166.

[3]徐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8,7(10):121-123.

作者简介:

林瑜华,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上杭县通贤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音乐欣赏小学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
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