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2019-02-15 08:38陈明海
考试周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法治道德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深入贯彻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中。与此同时,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为将道德与法治进行综合性学习,我们需要从中小学生的学习课程当中融入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本文就如何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中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道德;法治;中小学生;教学

一、 对学生培养道德与法治交融的信仰

在前年,我国教育部将原先七年级的《思想道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且在对七年级的教材进行更名之后,其他关于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也相继问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不仅包含道德与法律的知识,还涵盖了心理与国情方面的内容。该教材将上述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知识,还能提高能力,同时这样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融为一体,对于当前的教学方式来说,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因此,在对这本教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分开学习。只有将这四者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做到以法律体现道德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体现出道德滋养法律的精神。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将知识与生活内容进行联系,培养学生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道德与法律的阐述当中提出法律是准绳,道德是基础的理念,阐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法治与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因为国家的治理需要道德与法律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维护好我们的社会。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可以忽略道德与法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从某一程度来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同时,法律也是道德的底线,是道德的保障。法律法规在进行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树立道德导向,以弘扬美德为基础对法律进行完整的制定,这样才可以使法律成为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当中的良法。在以道德为基础制定法律的同时,也培养人们关于道德法律的信仰以及法治观念,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同时,营造一个全社会都讲法守法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精神指导,在对学生的教育当中渗透道德与法治的观念,弘扬中华民族诚信、友善的美德,且在进行道德教育当中,将法律的内涵渗入其中,引导学生形成德法交融的法治信仰,提升学生道德水准和法律意识的良好局面。

二、 合理设计教学结构,有效使用教学教材

教材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属于基础性的教学资源,教师在使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时,不能拘泥于教材的基础内容,“既要走进教材,又要走出教材”,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讲解,还需要对生活中涉及的内容进行解释,使用一个创造性的方式利用教材才是我们对教材运用应该持有的态度。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时必须要尊重教材中的知识,并且认真钻研教材涉及的知识点。在对新教材的内容进行解释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其一,要注意到新教材的功能与旧教材的课堂讲课方式有所差异,新教材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其二,教材书涵盖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法律与道德教育时,一定要走出课堂。

不过,在真正的实践教学当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才能真正地有效利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其一,对教材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充实。一般来说,当需要对一本教材进行更新时,多半是因为原有的教材选用数字以及例子素材已经过时,或者是原有的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将数字与素材例子更换成比较贴近当今社会的材料,就是我们所说的更新素材。而所谓的充实素材就是将最近中央的一些会议,以及重要文件所提出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融入新的教材当中,实现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其二,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所谓的重新组合教材,也只是对原本教材中的框架顺序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很多教材都是采用板块式学习的模式,许多板块的不同排列顺序决定了教材内容的主次性,但是教材的总体内容以及主旨不发生改变。例如:在原本的教材当中,有关尊老爱幼的一个学习板块,内容提倡舍己为人的观念,主张将个人利益放在身后,向社会当中的老人和幼儿伸出援手。但是自从社会中老人碰瓷的现象出现之后,更多的教材主张首先是保护自己,有能力再保护别人。在如今的道德与法律教材中,更加注重以人为主、家庭美满、社会公德教育为重点。以宪法和公民权利义务教育为核心,始终贯彻权利义务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个人的人文素养。

三、 着力于创新教学方法,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局面

在当今社会,网络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改变了我们生活交往的方式,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改变着当今社会上的教育形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于道德与法制的教育更加不能墨守成规,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更加要顺应时代的步伐。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必须加大教学方法的创新力度。为切实落实到这要求,我们列举了几种具体的方法,希望能对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其一,开展课堂中的体验教学。所谓的体验教学就是教师将学生组织在一起,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通过亲身体验感悟法律知识,以增强法律意识。例如大学学习中的模拟法庭。其二,开展案例教学的方式。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当中引入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在脑海中设定案情现场,引导其进行案件梳理和加工。在对案件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学到法律知识。其三,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平常的教学方式中属于比较通用的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社会上的一些社会与法活动,引导学生们进行实际参与,在活動中学习到法律知识。

四、 结语

在目前道德与法律的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缺少很多实战经验。本文对教学的实效性提出这几点建议,引导我国道德与法律教育走向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林玲.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5).

[2]徐文东.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体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J].考试周刊,2017(24).

[3]邓敏霞.浅论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18).

作者简介:

陈明海,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鸠林中学。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