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价值观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与融通*

2019-02-15 22:39婷,毛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王 婷,毛 彬

(重庆工商大学 a.会计学院 b.学生处,重庆 40006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这是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时代呼唤,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我国高校肩负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面临着创新破解“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起来的重大命题,更要切实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难题,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冲突造成的社会文化矛盾对新生代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冲击,大学生对传统道德规范的无根据的抵触与批判影响了“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面对如此困境,高校在育人环节如何弘扬传统精华以消解核心价值认同危机就成为重要课题。

一、本土道统——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1]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仁义礼智信”正是作为传统核心价值观构建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仁”: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儒家仁爱思想核心有三层含义。一为仁者爱人的情感推衍,以行为主体为原点,以自身的需要体谅他者的需要,从而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二为“忠恕”的践行之道,被看作是仁的具体运用,既包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积极的行为推衍,也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的消极道德。三为博施济世的治国理政之道,蕴含着对人类同质的理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世,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

“义”:以国家集体利益为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要求人们的思维逻辑以及行为举止均要合乎义的规范。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公平正义,强调对事物判断处置要合乎事宜以及符合公正正义的正当性。如《中庸》曰:“义者,宜也 ,尊贤为大”,《释名·释言语》说“义者,宜也。制裁事物,使合宜也。”《墨子》曰“义者,正也”以及“万事莫贵于义”,《论语集注》说“义者,天理之所宜”。二是义利之辩,强调重义轻利、舍利取义、以义取利、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论语·为政》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左传》中指出“利,义之和也”“义,利之本也。”《国语》中也指出“民之有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礼”:社会生活具体的规则体系。礼在儒家文化中至少有六种形式,礼义、礼乐、礼仪、礼俗、礼制和礼教。[2]在历史更迭中礼经历了春秋时期主要推崇仪式感和艺术感的“礼乐”,梁漱溟先生就曾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对周孔教化高度赞扬,认为礼乐的理想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模式。“礼乐崩坏”后这种“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先师”的仪式感逐步发展成一套规范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礼仪制度。同时在“礼制”的基础上衍生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的“礼法”和“礼政”。虽然“反礼教”尤其是批判旧家庭对青年男女爱情婚姻的干涉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最强音,但无论是反礼教的陈独秀(“儒家之言社会道德和生活,莫大于礼”),还是维护礼教的谢幼伟(“孔孟教人,亦首重礼……一切莫不以礼为根据,以礼为天理之节文,所以成德之准”),均认为礼对社会秩序的有效维护有重要的意义。

“智”:智作为“三达德”之一,是其他一切美德的理性前提和基础。[3]《论语·宪问》中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智也”。其一,传统伦理的智不仅是简单的认知能力,更是一种有先见之明的前瞻性,超脱自我局限看到整体长远甚至是宇宙的大智慧,《商君书·更法》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其二,智也是行为过程中对于所选择的细节的把握和审慎,《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智先规而后为之”,《论语·公治长》“三思而后行”更是耳熟能详。其三,智还是识人知己的实践智慧,这不仅表现为《荀子》“言要则知,行至则仁”,贾谊《新书.大政》“智者慎言慎行”的个人修养,更上升到《说苑·谈丛》“智之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的国家治理层面。因此以智求善,是利人利国的第一要义。

“信”,在中国传统社会,诚信被看作社会的根基、做人的根本。它不仅仅是个体的内诚与己,外信于人的立身根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更是人际交往和社会秩序的不二法则,“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吕氏春秋·贵信》)。同时诚信也是执政者必须坚守的立国根基,“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而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如前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仁义礼智信”均是以民族式的话语方式表达了多层次的传统核心价值理念。既有“吾日三省吾身”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修身之道;又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准则;更有如“仁者爱人”的仁爱观、“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价值导向;同时还有“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国家根基。

二、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契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4]文化自信应该表现为我们透彻地了解“我们从哪里来”,同时清晰地回答“我们走向何处,怎么去到那里”的问题。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仁义礼智信”正是作为传统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每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民族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既有体系的链接也有理念的契合。

(一)链接: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生命体系

首先,传统价值体系是一个生命体系。其提出本身就经历了逐步凝练与提升的过程。从春秋时代孔子的“智仁勇”的“三达德”和“仁义礼”的伦理规范体系,到战国时期孟子建构的以仁义礼智“四德”为核心的完整的伦理规范体系,再到西汉董仲舒在秦汉封建大一统时代对其创造性转化的“五常”正式提出,其在历史更迭中不断地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仁为例,《论语》中提出的是孝悌之仁、忠恕之仁,《孟子》中主要阐释“仁政”,谭嗣同的《仁学》则提出“仁—通—平等”思想,而习近平总书记曾就领导干部应有为官“仁”的良心道德底线,教师应对学生保有仁爱之心,坚持仁爱、尚和合、守诚信、崇公正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多场合多角度对“仁”进行了现代释义。

其次,传统价值体系有其独特的逻辑推演。追求个体的修炼以求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是传统“仁义礼智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也需要最终落实在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经济、政治生活相比,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生活与国家、民族的联系显然是最为紧密的,这也是和民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联系最为紧密的。历史和现实都昭示我们,脱离了传统民族思维和逻辑推演的“全盘西化”的借鉴和移植必然会水土不服,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怪圈。

最后,传统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一,从先秦“百家争鸣”儒家融汇墨、道、阴阳学说中得以丰富,到唐宋以来和佛学的充分整合和消化,再到晚清近代以来对西方文明的学习,最后蕴积涵育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土化的推演过程完美诠释只有清楚自己的历史方位,明确自身历史走向,才能做到真正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二,传统价值体系不仅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为世界其他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成果,更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全球治理观、安全观、发展观、正确义利观、全球化观等新理念新主张都是“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智慧的创造性转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更是建立在“世界梦”与“中国梦”的链接基础之上,概括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我国国家领导人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勾勒出的人类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二)契合:底线伦理和终极价值的辩证统一

在当代社会的伦理讨论中,底线伦理和终极价值一直是热点话题。底线伦理与终极价值究其本质是辨证统一的关系。[5]底线伦理关乎“什么不应当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道德基础,可确立为社会基本道德和个人行为的基本规范。而终极价值是“应当做什么和怎么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导向,可确立为个人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理想社会建构的精神追求。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实现了底线伦理和终极价值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前者是后者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核心和灵魂,后者是前者产生和形成的土壤与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对优秀核心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又离不开对社会变革的现实观照。实际上这两者都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发展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多场合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三、传统价值观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就需要紧紧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的根本问题。一方面,传统价值观可以涵育大学生“内化于心”的文化自信,解决了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顶层问题;另一方面,传统价值观还可以培育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践履者,完成了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的底层推动。

(一)涵育大学生“内化于心”的文化自信

1.“讲清楚”是内化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6]这些基于历史与现实而形成的理论说服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个体精神成长并内化为个体价值取向的前提。

全球化带来的边界消融和互联网带来的话语霸权危机,使学校教育不再是价值输入的唯一频道,大学生群体经历了从小学到中学非自主选择的灌输式教育,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由于刻板印象、逆反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影响容易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无根据的抗拒感和疏离感,甚至还有可能形成一些大学生亚文化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讲清楚核心价值观以吸引大学生的自主选择,通过对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唤醒大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有目的地引领他们道德人格和文化价值观的生成,进而在心灵深处催生文化自我意识。

2.主体自觉意识为内化起点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7]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存在的根本心理问题。而道德主体性思想恰好是传统价值观中最能体现内化效果的思想精华和解决之道。尤其是荀子以君子小人之别来区分为己和为人,君子之学“入乎耳,著乎心”,体现“为己”的内在价值,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则意味着学习者未将学习看作是内在的需要,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形式化的甚至是功利的。道德的内化,最为关键的动力在于使其成为人的内在需要,使道德追求成为个体的自觉自愿,这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要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使之成为一种与自我完善相一致的力量,成为自我完善的精神引领,成为人生价值的体验和主动追求。

3.根植于生活是内化根基

传统价值观提倡将道德践履与个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融德育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主张个体修德要通过践履等方式做到内得于己。无论是友善爱国的仁德、敬业诚信的信德、公平正义的义德、文明和谐的礼德、求实创新的智德都是根植于个体日常生活提出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只有植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在现实层面关注大学生的利益需求,又要在精神层面关注大学生的价值愿望,才能真正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而不至于在文化自卑与自负中摇摆。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践履者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即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形成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践行,落实到具体问题的解决,即由理论层面延伸到实践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奉行的信念理念。”[6]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完成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的转变。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以“仁”为情感行为推衍基点的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

“仁”是天地之“生”性在人的生命中的体现,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近年高校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逐年攀升,自残与残害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和大学生群体极端个人主义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盛行不无关系。仁为“天地生物之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仁,爱人以及物”“德至禽兽”“泽及草木”“恩至于土”“恩至于水”“德及深泉”系统阐发了人对于生命本体宇宙万物的哲学叩问对大学生生命与生态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呵护自然生命,对生命怀有敬畏感。同情他(它)者的苦难处境、肯定他(它)者的物质需要,尊重他(它)者的生命和尊严;其二塑造社会生命,在个体社会化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文明和谐理念能够很好应对工具理性对生命生态的戕害。同时,以仁为情感行为推衍也能使我们更好地主动融入而不是被动卷入全球化浪潮。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创造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国家间可以和谐共生,形成平等性、共赢性、安全性和包容性的人类集体组织,这是中国面对世界性问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

2.以“义”为价值取舍的爱国教育和义利观培养

“义”是以国家集体利益为理性逻辑起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关于“爱国、公平”等理念。“见利思义”“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可谓是传统精华赓续至今。其一,“君子以义为上”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爱国爱校为荣,以自私自利为耻,爱国爱校教育作为一种心理和文化途径的统合体,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维度。其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奉行实用主义、虚无主义、实利主义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需要正确的义利观引导,义与利的关系不是截然对立而应有机统一在德的价值原点上,义与利的处理与取舍正是道德的试金石。当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参加义教、义演、义卖等公益活动设置了专门的学分、以及青年志愿者等青马工程均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其三,“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的义利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精髓,不仅是指导个人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也是指导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传递给世界的理念,展现了政府有责任、社会有担当、人民存正义的大道。

3.以礼为核心的规则意识

礼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和谐”的理念,是尚礼守法的个人操守和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基石。礼乐教化本身就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模式,其教育首要任务就是让人们学会谦逊礼让,达到人文化成、同济天下的治世目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20字基本道德规范就有“明礼”。“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对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的文化底蕴、道德修养、待人接物能力的外显表达;对社会而言,礼仪是一个国家整体社会风貌、文明程度的集中反映。对大学生而言,展现新时代知识分子应有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才能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认同度。诸如着装不当、打架斗殴、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等不文明行为在大学校园频频发生,更有甚者,某些大学生错将自私自利当个性,将行为不羁当崇尚自由,无视校纪校规。某些大学生这种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教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阻碍了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所以,把礼仪教育列入高等教育大学生培养方案,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与规则意识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4.以智为核心的科学精神涵养和工匠精神追求

“智”蕴含了“格物致知”的外在认知以及“兼济天下”的情怀愿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大学大师匮乏,大学生空心病的根源就在于“智”趣的缺失,在追求真知的过程中忘记了自身文化传承的使命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我们要注意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智”趣培养。其一,智是勤学善思、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涵养。智与敬业、富强是分不开的,大学生是否具备勤学善思的智慧储备、追求真理的勇气胆识以及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将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在明是非,辨善恶的过程中,大学生不应附着太多的物质利益与学科偏见,理应实事求是的“求真知”。其二,部分大学生在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时遮蔽了自己对精神价值特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忽视甚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更高的价值追求。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则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明确自身定位、坚守价值准则、坚定理想信念,这就是大学生“智者不惑”的最佳状态。

5.以信为核心的诚信教育和廉洁教育

“信”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的理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都对青年提出了诚信的要求。但高校校园仍然存在伪贫困生、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履约观念不强等诚信缺失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高校缺乏日常执行有力的监管,学生认为失信收益大于守信收益;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学生还未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还关系到人际交往的信任和社会秩序的最大公约。因此,高校有必要开展日常化的诚信教育与拓展的廉洁教育。其一,大学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做人,“失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忠信所以进德也”才是立身处世之根本。诚信是贯穿个人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社会公共道德的基础性要素,是支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道德规范。高校应开展诸如考试诚信、科研诚信、贷款诚信、就业诚信等贯穿始终的诚信教育才能固化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其二,廉洁被视为国之大维,执政准则,是诚信意识的拓展与升华。无论是普通大学生还是学生党员都应当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永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成长为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担当者。

(三)法治精神“固化以制”的捍卫者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对传统价值观不仅有精华的传承也应有糟粕的扬弃。中国传统“人治”思想维持了数千年,使中华民族缺乏法治基因,从而为各种官僚特权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传统观念还欠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存在着“刑不上大夫”的阶层差别;传统教育中的忠君是爱国的前提,糅杂着封建的君臣人身依附思想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然成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已基本确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颁布,提出“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将教育法制建设纳入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纠正传统文化中法制意识的缺失,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德治”和“法治”的统一。法治精神的树立是一个道德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有机统一的过程,大学时期则是这一社会化完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应该克服教育中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分割状态,提高教育的社会化程度,通过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互动的方式培养法治精神。道德是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的最大的特点是“自律”;法制是通过国家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以及由此建立的社会秩序。[8]它的最大特点是“他律”。它们两者都不可能通过自发形成,只有通过法制教育才能培养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对法律有一种深刻的道德认同感并养成遵守法律制度的习惯。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互动,才能实现自律与他律、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第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曾讲,“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9]首先,法治精神必须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权利是法律的核心。如果只给大学生空谈义务不谈权利,其义务的履行必然缺乏内驱力。《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出台了大学生权利义务的基本框架,各高校应在其指导下细化完善《学生手册》保障大学生申诉权、听证权、参与权等相关权利。大学生享受权利也不忘义务,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履行对国家、社会、他人的义务是大学生法治精神的体现。其次,法治精神强调法律与自由的统一性。《宪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自由。但自由不等于放纵,个性不等于任性。譬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也规定了不得以侮辱陷害等方式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等。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将自由置于法律框架内,才能真正享受到自由平等。最后,法治精神需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情怀。高校只有培育出一批以社会国家为本位,以义务至上为准则,以民本主义为依据,以完善人格为理想,以世界大同为归宿的践行者,才能真正地形成具有凝聚力的中华魂,从而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