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媚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能收获很多的语文知识和人生道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很大的改革压力。如何才能让阅读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活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文章以农村小学为例,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凡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它的前后内容都存在很强的关联性,所以阅读不仅仅是“只言片语”的感悟,而是一种整体的理解和品位。然而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出现了“片面、表面化阅读”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其阅读感悟。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注重从文本整体入手剖析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校相较于城市来说,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这造成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本质上仍未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呈现出死板教条式的阅读教学方法,显然与新课改要求不符,也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总结了如下两点阅读教学问题。
(一)重技巧而輕感悟
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大多数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快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只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成绩,有些教师给学生总结了提取关键词总结文章中心的若干技巧和方法,甚至只是抱着积累好词好句的目的让学生读课外书,却严重忽视了整体阅读的重要性,非常不利于学生日后的语文阅读。
(二)片面化摘取导致片面化理解
教师片面地摘取文章的某一段、某一句或某一个关键词让学生理解,必然就舍弃了其他内容对关键词句的补充作用,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整体感悟。例如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教师往往只教给学生这一句,但是加上后半句“但那1%的灵感往往比99%的努力来得重要”才是爱迪生要表达的完整含义。当然,教师只教给孩子前半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教师这么做无疑就导致了学生对此名言含义的片面化理解。
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狐假虎威》
农村小学教师与城市小学教师相比,教学实力其实并不差,缺少的只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和突破,以及对语文阅读的深度理解。在笔者看来,阅读不仅仅是“只言片语”的感悟,而是基于整个文章学习知识,体会写作情感。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悟,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是前提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兴趣,能够自主进行阅读,这是培养其阅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阅读的不足,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推荐有趣有料的阅读素材,例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冒险故事等等。当然,这些阅读素材不完全来自课外,利用现成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是可以的。
(二)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感悟
1.从文本整体出发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作者的思想意图不可能精简到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因为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只有从整体去分析这件事情,才能明白作者到底想说明什么样的生活道理。
《狐假虎威》中,狐狸固然狡猾,但是作者的意图并不只是说明狐狸狡猾,还在说明老虎的愚笨不堪,被别人利用还蒙在鼓里。如果只是通过“只言片语”让学生感悟狐狸的狡猾,那显然是不完整的,同时还要说明老虎的愚笨,两者相比较,狐狸和老虎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点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文本情节的矛盾点才能更加突出。
2.摘取关键词句的同时要照应到文本的其他内容。关键词语主要表现了主角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及文本情节的发展主线,如果不能做到和文本的其他内容相照应,必然会让学生陷入思维怪圈,甚至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所以文本的关键词句一定要和其他内容相照应。
课文中提到:“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如果仅从这句话来分析,那学生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瘦弱的狐狸能摇头摆尾,老虎却东张西望呢?这会给学生的阅读感悟造成一定的困扰,但是如果照应前面的对话情节,学生就豁然开朗。
3.局部文本理解要基于整体文本感悟。局部文本理解只是揭示了文章中心的一个侧面,虽然是主要的侧面,但仍是不完善的,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全局进行分析,把所有情节、人物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从而正确地感悟文本的中心思想。
从文本的局部来分析,狐狸和老虎是主要的角色,两者之间的关联在于狐狸利用老虎的好奇心来蒙骗老虎,最终借其威势吓跑了其他动物,这是文章的中心内容。但是这不代表文本的全部,文本中提到的其他小动物中不包含狮子、大象,这恰恰说明了“狐假虎威”得以真正奏效的核心——被威吓一方的实力要比老虎弱小才可以。所以对于局部文本的理解必须要建立在整体文本的感悟之上才能变得有意义。
4.注重知行合一,结合生活经验去感悟。“只言片语”的感悟并不单单指局部阅读,即使是整体阅读也会存在这种问题。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行合一,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体会文章中的生活道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本感悟能力。
《狐假虎威》的故事在生活中也有体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很少,所以难以体会,此时教师必须要引导其跳出文本内容,抛弃对文本“只言片语”的感悟,从生活实例分析(例如孩子借爷爷的威风向爸爸要糖吃)“狐假虎威”的含义,并让其知道做人应当坦坦荡荡,不能狐假虎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本是一个整体,环环相扣,前后照应,教师只有先从文本整体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进入“细读”和“精读”环节。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并理解阅读的真实含义,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浅见,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吴娟兰.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6(15):61-62.
[2]强亚芬.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5(12):138-139.
[3]范成.为孩子的阅读插上翅膀——浅议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软件(电子版),2017(06):243-244.
[4]于宝生.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限制因素与提升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05):198-199.
[5]崔元洪.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限制因素与质量提升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6(0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