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琳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阅读的理解能力是决定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收获的重要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是在今天的教学当中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组块教学的思想,可以帮助教师整合学生的知识点,梳理学生的知识脉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就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如何通过组块教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组块教学;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方法与技巧
所谓组块教学是薛法根老师基于一种心理建模的理论提出的一种小学语文教学认知的方法。组块就是将很多零散的知识内容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这种组块并不是杂乱无章,任意拼凑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掌握,这是内容拼凑成一个整体。这种对于知识的组合形式并不固定,每一个学生在组块的过程中都可能会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组成不同的形态,然而组块的思维方法仍然是需要练习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向学生介绍这种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和习惯。
一、组块教学对学生阅读的意义
(一)将碎片化知识整合起来
组块教学,这种教学思想的提出不仅十分具有实际价值,同时还很具有前瞻性。所谓组块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将各种零散的知识拼装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构架。笔者之所以说这种教学思维十分具有前瞻性,是因为在当今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已经使得人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变得碎片化,这其中也自然包括学生。这种碎片化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利弊皆有的,然而通过组块教学这种思维的实施,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利用当前这种信息传播的模式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同时将学生的知识储备变得更加丰富。
(二)理清学生的知识框架
阅读,从不同的意义上来说,都是一个不断获取碎片里内容的过程。首先就阅读这个行为本身来说,学生每一次所阅读到的文章内容并不可能完全是同一个领域的内容,甚至可能是毫不相关的两种内容,而这两种内容如何整合在学生的思维当中,本身就是一个碎片化重组的过程。另外,学生对于阅读的技巧和知识,也是一个不断搭建碎片化知识的过程。学生今天在阅读一篇散文时,获取了一些技巧,明天在阅读诗歌时,又获取了一些新的技巧,那么这些技巧之间应该如何配合,又如何运用到自己日后的阅读过程当中,这也考验学生组合碎片知识的能力。而组块教学中,就能够让学生理清自己在学习当中不断扩充的知识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在这种知识框架当中,学生所掌握的新的内容,会有机地嫁接到自己的整体知识结构当中,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利用组块教学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帮助学生形成对文章的合理期待
在文本阅读的过程当中,读者往往会对文本形成一种阅读期待,而这种阅读期待往往是由读者过往的阅读经验而形成的。阅读期待代表了读者自身的心理变化的过程,是读者自身逻辑的一种投射,这种期待会因人而异,每个人自身的逻辑不同,对于文章的期待内容也就不同。我们让学生形成对文章的合理期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从而响应文本的召唤,向着文本更深处进行挖掘。
举例来说,这种阅读期待在故事类文本的阅读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在《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将课文拆分,在每一个拆分的节点让学生预测下一步的故事会怎么发展,并且让学生说明理由。在故事的结尾,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再续写整个故事,以此来考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通过这样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充满悬念,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也会更高。另外,我们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课文的每一个细节,更加细致地调动学生的碎片化知识,从而锻炼学生对文章的合理期待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组块教学
上文中提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的信息传播呈现着碎片化的特征,这其实与我们的组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技术,使得我们今天的教学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
举例来说,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当中,我们在看到好的文章和好的语句段落时,可以发布到班级的微信群或者学校的信息平台上,让学生实时看到这些良好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一種印象。通过这种逐渐累积的过程,我们在课堂当中进行教学时,也会拥有更多的素材,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组块教学,在今天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零散知识的整合,我们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让学生在面对新的阅读内容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建新.解读“组块教学”:试谈薛法根的“组块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1(12).
[2]陈锦莲.少教多学,触摸语文课改的核心[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6(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