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应激的信号通路及其与细胞凋亡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9-02-13 14:31叶勇赵海霞张长城
山东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内质网肝硬化通路

叶勇,赵海霞,张长城

(1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0;2三峡大学医学院)

细胞凋亡又称为程序性死亡,是指生理性或者病理性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导致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与坏死不同,凋亡是主动过程,涉及一系列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调控,与细胞增殖共同维持体内细胞数量的动态平衡。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ERS)、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及氧化应激等均参与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其中ERS是目前的研究热点[1,2]。内质网是由细胞内膜构成的封闭网状管道系统,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主要负责分泌型蛋白和膜蛋白的合成、折叠、修饰及运输,同时也是细胞内Ca2+的主要储存库。在某些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如氧化应激、Ca2+稳态失衡及缺氧等)可引起蛋白质在内质网内的折叠受到抑制,促使未折叠蛋白聚集,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引起ERS。ERS包括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相关性死亡和整合应激反应三个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其中未折叠蛋白反应起重要作用[3]。一定程度的ERS有利于激活细胞的保护性适应机制,而ERS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导致内质网的内稳态严重失衡,无法修复,则引起细胞凋亡[4,5]。因此,受损细胞往往会出现生存适应和凋亡两种结局[6]。ERS的反应程度决定了受损细胞的转归,因此,针对ERS进行干预有望成为治疗凋亡相关疾病的重要靶点。现就ERS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其与凋亡相关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ERS的信号通路

在生理状态下,内质网膜上的3类跨膜蛋白,即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1型内质网转膜蛋白激酶(IRE1)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与腔内的内稳态感受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BiP)处于结合状态,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下游相关信号通路处于失活状态;当内质网腔内未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聚集时,GRP78/BiP感应信号,与跨膜蛋白PERK、IRE1、ATF6发生解离,同时与未折叠蛋白结合,激活PERK、IRE1、ATF6三条经典的信号转导途径,从而促进蛋白质的正确折叠、抑制蛋白质的生成、加快非功能性蛋白的降解,加强内质网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一反应即为未折叠蛋白反应[7,8]。由PERK介导的信号通路能快速减少蛋白质的合成,减轻内质网的负荷,IRE1和ATF6介导的信号通路能增加内质网分子伴侣蛋白的合成,增加内质网蛋白的折叠、转运和降解的能力,减轻内质网的负荷。其中IRE1信号通路在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均存在的,而PERK和ATF6信号通路只在高等真核细胞中存在。

1.1 PERK信号通路 PERK属于Ⅰ类跨膜蛋白,具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其N末端位于内质网腔内,C末端位于胞质中。在未折叠蛋白反应早期阶段,PERK可促进翻译起始因子2的α亚单位(eIF2α)磷酸化,抑制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9]。CHOP为PERK下游的转录因子,也是ATF4的直接靶点。当引起严重未折叠蛋白反应时,细胞通过PERK通路加强ATF4 mRNA与核糖体的作用效率,使ATF4表达增强,从而上调CHOP基因表达,CHOP诱导GADD34表达增加,促进p-eIF2α去磷酸化,抑制其反转录,促进BIM、PUMA等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也抑制Bcl-2家族中抗凋亡基因MCL-1等的表达,此外,ATF4/CHOP通路还可促进TRAIL-R1/DR4、TRAIL-R2/DR5等促凋亡基因的表达[10,11]。最新研究表明,在ERS中,miRNAs也可诱导细胞凋亡,如miR-29a可通过下调ATF4通路中抗凋亡基因MCL-1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12]。

1.2 IRE1信号通路 IRE1也属于内质网膜表面的Ⅰ类跨膜蛋白,其胞内段具有激酶活性和RNA酶活性。IRE1可直接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受体2(TRAF2)作用,激活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及下游的JNK和p38 MAPK,ASK1促使JNK及p38 MAPK磷酸化,磷酸化的JNK可促进Bcl-2家族中的促凋亡基因BID和BIM的表达,同时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Bcl-XL及MCL-1的表达;p38 MAPK磷酸化则激活CHOP,促进BIM、DR5表达,诱导细胞凋亡[13,14]。同样,在IRE1通路中miRNAs也起重要作用,miR-7表达降低,使膜环指蛋白的E3区域蛋白化,促使Bcl-2家族中抗凋亡蛋白Bcl-XL降解[15]。

1.3 ATF6信号通路 ATF6为内质网膜上的Ⅱ类跨膜蛋白,是分子量为90 kDa的内质网驻留蛋白,其N末端位于胞质内,含有一个碱性锌指结构(BZIP)的DNA转录激活域,C末端位于内质网腔内,能感受应激信号。当发生ERS时,ATF6以囊泡转移的方式转移到高尔基体,被高尔基体的S1P、S2P蛋白酶水解,释放含有亮氨酸的胞质结构域转录激活因子,并断裂成分子量为50 kDa的PSOATF6,为激活的ATF6。PSOATF6进入细胞核上调蛋白折叠酶和分子伴侣如GRP78、XBP1、CHOP和钙网织蛋白等的表达[16]。另有研究表明,当ATF6基因发生突变如移位、缺失、剪切等时,可致ATF6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转运障碍、降低蛋白水解酶及转录酶活性及缺乏BZIP或BZIP功能不全,可诱导细胞凋亡,还可引起视网膜病变,甚至视力丧失[17,18]。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抑制内质网强化降解α-甘露糖苷酶-1可加强ERS中运送ATF6至高尔基体的生物利用率,在缓解ERS及避免细胞凋亡起重要作用[19]。

2 ERS与凋亡相关性疾病

2.1 ERS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 MIRI是指缺血心肌在恢复组织血供后出现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炎症、凋亡、自噬、血小板激活、钙超载等均参与了MIRI的发生发展。Zhang等[20]报道,在MIRI模型中,未折叠蛋白反应被激活,且下游的PERK、IRE1、ATF6信号通路均被激活,使用未折叠蛋白反应激动剂二硫苏糖醇后细胞凋亡加重,心肌梗死面积增加,而使用未折叠蛋白反应抑制剂4-苯丁酸后可对MIRI发挥保护作用。Martindale等[21]报道,在MIRI模型中,经基因转染技术特异性上调ATF6的表达,可有效减轻未折叠蛋白反应,减轻MIRI。此外,也有研究表明,ATF6减轻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同时,在ERS和氧化应激间也起到了很好的连接作用[22]。Zhao等[23]研究发现,在MIRI模型中,心肌细胞自身分泌的一种心脏保护性蛋白CTRP9可与内质网腔内的钙网蛋白相互作用,减轻ERS,从而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体外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然而,目前通过抑制ERS减轻MIRI的研究尚停留在动物研究阶段,关于抑制ERS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IRI的研究鲜有报道。

2.2 ERS与衰老 衰老是指在各项生理及病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组织器官的机能减退,是个体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与青年大鼠相比,衰老大鼠的睾丸、脑、心脏及肠道组织中ERS相关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经中药制剂预处理后,衰老大鼠ERS相关蛋白表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下降;提示ERS参与各器官衰老的发生发展[24~27]。McLaughlin等[29]报道,在衰老小鼠的视网膜中,XBP1表达明显降低,ERS的激活受阻;XBP1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在12~14月龄时就表现出视网膜神经退变,而这一表现在20~24月龄自然衰老小鼠才会出现;提示XBP1缺乏可加速年龄相关性视网膜神经退变的发展。Wang等[31]研究证实,在老年C57小鼠耳蜗组织中,内质网腔内的分子伴侣GRP78表达降低,泛素化蛋白、Caspase-9、Caspase-3表达升高,提示ERS受损参与了年龄相关性耳聋的发生。

2.3 ERS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以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现有研究表明:ERS可通过3条信号通路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活性,引起成骨细胞凋亡增加、生成减少,破骨细胞凋亡减少,打破骨重建平衡,致使骨量减少[30]。同时Kim等[31]研究发现,NF-κB受体激活剂可诱导ERS,促进破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ERS可下调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故抑制ERS可能为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但Zhang等[32]研究报道,甲状旁腺素可从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加强HSP90与PERK的作用,维持PERK的稳定性。用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及干扰PERK、ATF4 mRNA后,成骨细胞标志物及增殖相关标志物基因表达均下调,HSP90抑制剂可降低PERK的表达及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因此ERS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2.4 ERS与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多因肝炎病毒感染或酗酒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特点为肝内广泛纤维化和肝功能异常,目前认为肝星状细胞是各种促肝硬化因素作用的最终靶点;ERS可通过介导细胞凋亡,调节肝硬化相关因子表达等途径参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33]。在CCL4诱导小鼠肝组织纤维化模型中酸敏感离子通道1α(ASIC1α)及ERS相关蛋白表达均上调,ASIC1α被激活迁移到细胞膜上导致细胞外钙的内流通过PI3K/AKT通路激活ERS,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抑制肝硬化的形成[34],Li等[35]的研究也证实ERS可以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抑制肝硬化的发生发展。

2.5 ERS与肿瘤 肿瘤的快速增殖往往伴随着缺氧、营养成分缺乏和代谢产物的聚集,进而导致大量未折叠蛋白及错误折叠蛋白的聚集,诱发未折叠蛋白反应。Feldman等[36]发现,在缺氧等恶劣环境下,肿瘤细胞可上调内质网腔内分子伴侣的表达,促进未折叠蛋白的折叠,加速内质网修复,增加其耐受性,促进肿瘤增殖。Song等[37]研究显示,CD4+T细胞中IRE1α-XBP1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T淋巴细胞进入肿瘤组织,促进卵巢癌的肿瘤逃逸。Xu等[38]研究证实,ERS功能减退与肿瘤耐药相关,给予硼替佐米治疗间皮瘤可增加未折叠蛋白反应中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然而肿瘤的治疗不同于其他疾病,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是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双重作用,同时一定程度ERS促进肿瘤细胞适应恶劣的微环境,只有强而持久的ERS才会促进细胞凋亡,因此,针对肿瘤的治疗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截点。

ERS除了与MIRI、衰老、骨质疏松、肝硬化、肿瘤相关外,还与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相关。一个细胞的存活与否取决于ERS对促生存与促凋亡间的平衡点,而这一平衡点的上游调节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同时,肿瘤相较于其他疾病有其特殊性,ERS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是否也适用于其他疾病,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目前针对ERS药物干预的临床研究较少,其应用于临床仍需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据的支持。

猜你喜欢
内质网肝硬化通路
愤怒诱导大鼠肝损伤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
公告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内质网自噬
——疾病防治的新靶标
Caspase12在糖尿病大鼠逼尿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中的表达
HGF/c—Met信号转导通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