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师淑娟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53例,按入院时间分组,研究组27例,其中女9例,男18例,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4.39±4.72)岁。对照组26例,其中女10例,男16例,年龄62~89岁,平均年龄(75.03±5.01)岁。两组临床资料均衡可比(P>0.05),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协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常规呼吸道护理及机械通气护理等。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1)由于气管切开后空气可直接进入肺脏,故护理人员应确保病房内温湿度适宜,如温度可维持为20℃~23℃,湿度维持为55%~65%;每天实施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同时对探视人数及探视时长进行一定限制。(2)由于患者大多伴发颅内压增高,故极易发生呕吐,为预防呕吐物被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因此于气管切开后,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颈部处于舒展位,如果采用健侧卧位休息,并将其头部抬高25°~35°,每隔3h给予其拍背1次,拍背时手呈半握拳姿势由下到上轻轻叩击,叩击范围应包含两肺,从而有效刺激咳嗽,有助于主动咳出痰液。护理人员每隔3h给予患者吸痰1次,吸痰设备选用可调节手控式硅胶无菌吸痰管,先吸出气道内痰液,再吸出口鼻内痰液,注意吸痰管只可使用1次,同时应确保吸痰彻底、吸痰动作轻柔、吸痰深度适当。(3)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大多缺乏营养供给,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其鼻饲营养供给,但应注意如下内容:①鼻饲前将床头抬高约30°。②由于酸性胃内容物误吸入肺部能导致吸入性肺炎及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因此鼻饲时应缓慢推注流质液,从而有效避免胃内容物误吸。③每次鼻饲前都应抽吸胃液,若所抽吸胃液>100 ml,则严禁鼻饲。
1.3 观察指标 ①机械通气用时、住院用时。②干预前后以生活质量评分表(WHOQOL-100)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得分越低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 用SPSS25.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机械通气用时、住院用时 研究组机械通气用时(14.90±1.48)d、住院用时(30.97±4.19)d均较对照组(17.86±2.31)d、(35.04±2.23)d短(P<0.05)。
2.2 WHOQOL-100评分 干预前两组WHOQOL-100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WHOQOL-100评分显著升高,且研究组WHOQOL-100评分(7 9.4 7±7.5 3)较对照组的(73.18±6.27)高(P<0.05)。
重度颅脑损伤属一种并发症较多、预后情况较差的危重疾患,颅内压异常升高可引发呕吐,进而引起误吸;而误吸又会引发支气管痉挛、肺部感染、出血及肺水肿。及时采取气管切开治疗为抢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首要原则。精细化护理干预属临床重要护理模式之一,其应用于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能于气管切开后实施及时、合理、有效、规范的护理服务措施,全方位加强环境护理、呼吸道护理、吸痰护理及鼻饲营养护理,不仅能显著改善其肺部及呼吸道,且能确保其得到足够的营养供给,缩短其术后恢复进程,同时亦可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吸入性肺炎及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情况[1][2]。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机械通气用时、住院用时较对照组短(P<0.05)。可见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能缩短机械通气用时、住院用时。此外,研究组干预后WHOQOL-100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可见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能改善其预后。
综上所述,老年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能缩短机械通气用时、住院用时,改善其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