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471000)王彩霞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患者因吞咽困难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饮食及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2.15±9.2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1.13±9.56)岁。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两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并进行吞咽康复治疗,包括进食体位、吞咽训练、营养脑细胞等,观察组在基础常规护理上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包括心理护理、进食护理、和康复训练。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着肢体瘫痪、言语表达不清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很多患者出现紧张、不安,精神萎靡,情绪烦燥甚至抑郁。护理人员应耐心地为患者成功病例,给予患者鼓励及安慰。帮助病人培养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②进食护理。患者因吞咽困难导致进食量减少,更有患者不愿意进食,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饮食,进食速度不宜过快,选择柔软性食物,少食多餐,食物量酌情增减。③康复训练。每日指导患者做吞咽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唇舌颊部力量训练、发音运动训练、呼吸和咳嗽训练。护理人员应耐心帮助患者康复训练,30min/ 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0~100分,分数越低,心理状态越好[1]。②吞咽功能评价:采用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分数愈高表明吞咽功能恢复愈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心理状态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吞咽功能 与观察组V F S S评分(7.7 8±1.3 2)相比较,对照组的(6.36±1.11)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s,分)
附表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SAS SDS干预前 干预1周 干预前 干预1周对照组(n=50) 53.21±5.63 47.25±4.67 51.76±6.12 44.67±6.23观察组(n=50) 53.24±5.53 42.25±4.71 51.54±6.32 36.41±6.14 t 0.027 5.330 0.177 6.677 P 0.979 0.000 0.860 0.000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常见病,严重的脑卒中可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脑卒中的常见的并发症有颅内压增高、肺炎及肺水肿、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等[2]。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并发症之一,吞咽困难更容易导致食物误吸入,严重者甚至窒息死亡,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全方位、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低,VFSS评分较高,表明全程护理的实施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心理状态、吞咽功能均具有积极影响。分析原因在于全程护理分别从心理康复护理与基础训练两部分入手,其中心理疏导能够消除了患者紧张、不安的心理;此外,对患者进行唇舌颊部力量训练、发音运动训练、呼吸和咳嗽的训练等,可有效减少患者误吸、呛咳,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最大程度地提高吞咽功能恢复程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疾病快速康复,减轻家属及患者的负担,提升满意度。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模式干预可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调节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