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儿童是弱势群体,容易受伤,受伤后给儿童的生理及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如处理不当,不仅会留下后遗症,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本文探讨了新型伤口敷料用于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患儿,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12岁,平均(6.3±1.4)岁;受伤至就诊时间0.5~7 h,平均(3.2±1.2)h;受伤原因:20例为交通损伤,7例为高空坠落,3例为利器伤口。对照组:30例患儿,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12岁,平均(7.1±1.3)岁;受伤至就诊时间40 min-7 h,平均(3.6±1.2)h;受伤原因:21例为交通损伤,5例为高空坠落,4例为利器伤口。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依据伤口处置原则,首先全面清洗患儿伤口,使用生理盐水及3%过氧化氢反复清洗患儿伤口20 min,然后使用碘伏彻底消毒周围组织,同时对患儿受损情况进行探查,将生理盐水纱条填塞在患儿受损部位伤口处,同时包扎伤口,换药频率为每2天1次。如果有新肉芽出现在患儿受伤部位,则进行细菌培养,连续进行3次,如果患儿的细菌培养阴性,具有正常的血常规,则缝合患儿伤口。
1.2.2研究组 患儿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新型伤口敷料处理,同时依据患儿的受伤情况选用合适敷料,患儿伤口颜色处于黑色期、黄色期(产生分泌物)、色期(发生部分渗血)分别应用水凝胶敷料、藻酸盐敷料、半透明敷料,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确定换药间期,通常情况下为1~2 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分为完全康复(创面完全愈合)、基本康复(创面缩小了至少50%)、未康复(创面缩小未达50%)3项;统计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
2.1两组患儿康复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完全康复23例,基本康复6例,未康复1例,康复率为96.7%(29/30);对照组:完全康复16例,基本康复6例,未康复8例,康复率为73.33%(22/30)。两组康复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
2.2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为(1.2±0.3)周,对照组为(1.8±0.5)周,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5.64,P<0.01)。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为30.0%(9/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45)。
新型伤口敷料将理想的湿度、温度、pH值、适宜的湿性愈合环境提供给了伤口,伤口表面不结痂,促进了上皮细胞爬行速度的加快,将创面的坏死组织自溶性清除,可以依据渗液量决定换药频率,促进了换药次数的减少[1]。同时,其还促进了更换敷料过程中损伤创面程度的减轻,从而促进了患儿疼痛的减轻[2]。此外,其还能够促进组织生长速度的加快,促进伤口早日愈合[3]。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的康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新型伤口敷料用于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护理效果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