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骨折患者临床多见,尤其是下肢、脊柱及骨盆骨折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长期卧床,加之止痛药的作用,便秘成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排便量的骤减,粪便的性状坚硬,排便过程困难,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对此,本文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便秘,观察其效果。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11月本院治疗的60例骨外伤卧床患者。排除标准:①直肠、结肠器质性疾病者;②肠易激综合征患者;③不配合治疗者;④局部皮肤有破损、炎症、水疱等;⑤对药物有过敏者;⑥有习惯性便秘者;⑦服用润肠通便类药物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5~86岁,平均(65.42±14.38)岁;原发病: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腰椎骨折3例,股骨干骨折1例。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53~9l岁,平均(64.97±15.68)岁;原发病:股骨颈骨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腰椎骨折4例,股骨干骨折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种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①饮食护理: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多食富含粗纤维、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忌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多饮水,早上空腹饮服温蜂蜜水1杯,腹胀、便秘严重者可禁食;②腹部按摩: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环绕按摩,每次按摩200~300圈,每天3~4次;③指导患者养成定时在床上排便的习惯,加强排便功能锻炼。
观察组:从患者入院第1天起,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进行防治。(1)耳穴压豆:①准备用物:75%酒精,棉签,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探棒;②定位和消毒:以选定耳穴作为按压点,便秘患者主穴选大肠、小肠、直肠,配穴选肝、脾、三焦穴,按疾病在耳廓上相应的部位,用探棒寻找耳穴的敏感反应点,压痛点即为按压耳穴。用75%酒精消毒,待酒精干后再行按压;③按压方法:一般采用坐位或卧位,操作时,将王不留行籽附在0.6 cm×0.6 cm大小胶布中央,黏贴在耳廓相应的穴位上,每次按压1~2 min,每天每个穴位按压3~5次,3 d后更换到对侧耳朵上,双耳交替,刺激强度视患者情况而定,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刺激法;留籽期间,嘱患者耳部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和脱落。(2)中药穴位贴敷:①药物准备:将大黄5 g、吴茱萸20 g、乌药20 g、黄芪20 g、枳实20 g,将以上药物研成细粉,取5 g用白醋调和;②取穴方法:采用指寸定位法取穴,取神阙穴、左右天枢穴、足三里穴;③穴位贴药:将药物均匀摊于特制直径为3 cm圆形穴位贴敷贴上,厚度约0.3 cm;患者取仰卧位,用75%酒精消毒皮肤,将敷有药物的穴位贴贴于穴位上,贴敷时间4~6 h,每天1~2次,7 d为1疗程。④注意事项:操作前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检查局部皮肤情况,如有破损、炎症、溃疡、疤痕、水疱者禁用;贴药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有否过敏症状,如出现应立即停止使用,遵医嘱处理;治疗结束后,及时揭去胶布,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
1.3疗效判断 从人院第1天起,连续7 d,每日评估记录排便的主观感受和大便情况。参照粪便性状评分:以Bristol大便性状分类作为评分参照[1],共分Ⅰ~Ⅶ型,I型和Ⅱ型表示有便秘;Ⅲ型和Ⅳ型是理想的便形;尤其Ⅳ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状;Ⅵ型和Ⅶ型则代表可能有腹泻。记录排便需手助排便(如手指排便)的次数,7 d内使用其他缓泻剂如开塞露、番泻叶等次数。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有2例皮肤过敏,1例腹泻,便秘7例,发生率为23.3%(7/30)。对照组有9例出现便秘,发生率为50%(15/3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9,P=0.032)。
中医学认为,便秘的主要病因是大肠传导失常,与肺、肝、脾、胃、肾等也有密切关系。对骨折患者而言,其骨筋断伤、血脉破裂、血溢脉外,随血失而津液亏损;卧床少动,气血运行减弱,肠蠕动减慢,排便减少,易于发生便秘[2]。神阙穴位于脐中,为十二经之根本,是任脉要穴,阴脉之海,与督脉命门对应。由于任督二脉统领全身经络之气血运行,联络五脏六腑,刺激该穴能通过经络循行直达病所,起到疏通经络、调达脏腑、润肠通便的作用。足三里位于膝眼下三寸,能调理脾胃,行气止痛。天枢位于脐旁两寸,为大肠经募穴,张辉等[3]认为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腹部要穴,大肠的募穴,为大肠经气所聚集之处。故治疗六腑病多取募穴,腑气之所通。天枢紧邻脾胃,为气机运行之枢机。故大肠募穴天枢具有运转中下焦气机、通畅腑气的作用。三穴配合以达到通肠之功效。
中药贴敷方中大黄可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活血祛瘀;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为大黄炮制的辅料;枳实性味苦,辛、寒,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之功效,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疼,大便秘结;乌药味辛行散、性温,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作用,能增加肠管张力和蠕动,有缓泻作用;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
耳部存在与人体全部器官对应的反射区,这些反射区通过经络系统与对应的器官相联系,刺激、按压这些反射区就可以对相应器官产生治疗作用,其大肠、直肠穴可调理肠道功能;肺穴可清泻腑实、通便;脾穴主运化;三焦穴具有综合五脏六腑的作用。上述穴位关系密切,联合刺激可有效预防便秘。
总之,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用于骨折卧床患者,能有效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减少便秘带来的痛苦,且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