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467000)罗小朋
1.1 一般资料 采选94例2016年1月~2018年6月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分为C组、Z组,均47例,均为女性且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实施手术。患者/家属知晓,自愿加入,阅读、签署同意书。C组:34~69(46.77±3.15)岁;Z组:37~74(47.16±3.28)岁。上述基线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书后进行。
1.2 方法
1.2.1 C组予以常规护理:①术前,常规健康教育,细致讲解手术方法、原理、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问题、注意事项,指导患者严格禁食水、规范术前检查,做好手术心理准备。②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操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反馈。③术后,遵循医院病房管理条例,严格规范病房清扫、消毒、通风,遵医嘱指导用药、治疗。④护理中,对于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患者出院后,常规电话随访、并叮嘱患者按时复查。
1.2.2 Z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心理干预:①术前心理护理:分析患者情绪问题出现原因,针对性解决。首先,要具体、细致讲解乳腺癌根治术实施优势、良好的治疗前景,并举出多个贴近生活的案例,提升说服力,坚定病人手术信心。其次,围绕乳腺切除后的弥补方法进行讲解,告知患者可以通过假体、自体乳房重建恢复,进而恢复女性美,缓和患者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此外,需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医护人员的关心,积极面对治疗。②术时心理护理:送入病房后,通过表情、动作分析患者心理状况,播放舒缓音乐平缓情绪,并与患者进行交流、配合肢体语言,减轻不良情绪。在上述心理疏导作用下,于患者注意力转移时实施麻醉,并开始实施手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③术后心理护理:待患者麻醉苏醒后,立即向患者反馈手术良好的信息状况,解除患者的担心。并事先以患者颜色、风格、饰物倾向设置病房,术后以良好住院环境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配合患者适口性良好的饮食方案,制定科学作息时间方案,实时评估疼痛程度予以有效镇痛,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可能对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康复训练,积极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既能转移注意力,又可促进康复。两组均护理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以SAS、SDS评分评价两组情绪状况,20个项目,评0~4分,评分高,情绪差。以WHOQOL-100评分评价两组生存质量,6维度、24项目,评1~5分,计算总分,化成百分制分数;评分高,生存质量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系统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在SAS、SDS、WHOQOL-100评分方面,组间对照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Z组SAS评分(43.71±3.77)、SDS评分(34.96±4.14)低于C组(54.96±4.69)、(51.72±5.89),WHOQOL-100评分(62.79±7.36)高于C组(53.98±7.85),差异鲜明(P<0.05)。
不良心理状况会延缓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增加术后恶化、复发风险,患者生活质量差[1]。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关注病人心理状况对疾病康复产生的影响,试图优化各个手术环节中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不良心理,降低心理因素产生的影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2]。乳腺癌根治术不但具有创伤,且都会切除乳房,对患者身心打击严重,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更为强烈。本次研究中Z组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术前基于原因分析,从乳腺癌根治术优势等相关知识讲解、乳房重建方法讲解、让家属配合进行心理护理三个方面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术中,在术前通过交流、使用肢体语言、音乐舒缓减轻手术心理应激反应,以良好心态接受手术;术后规范管理,从环境、生活、镇痛、针对性心理护理等方面出发,消除可能影响心理的不良因素。经护理,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C组,WHOQOL-100评分显著高于C组,效果更优于C组,证实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有效。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优化生活质量,效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