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301800)张莹莹
输尿管支架手术作为一种较新型的手术方式,在诸如泌尿科等临床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此术式不仅用作尿石症的辅助治疗,而且还用于由良恶肿瘤所造成的尿外渗、尿路梗阻等病症的治疗[1]。但需指出的是,在手术后,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尿路感染等[2]。因此,为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本文特选取在本院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对其开展优质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对此作一探讨。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这一阶段内,选取在本院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的84例患者,意识清晰,精神正常,行为、语言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意识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18例,年龄区间25~65岁,平均(46.7±5.9)岁;病症类型:20例尿石症,11例泌尿系肿瘤,9例肾积水,其他2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19例,年龄区间24~64岁,平均(46.1±5.7)岁;病症类型:19例尿石症,10例泌尿系肿瘤,9例肾积水,其他4例。两组年龄、病症类型等资料经系统化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纳入患者对本次研究均了解,且签有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病人均行腰麻,完成后,于膀胱镜直视引导下,自尿道把导丝穿入到膀胱中,然后把沿着导管,把双J管支架上端置入肾盂中,而对于其下段,则先在膀胱中盘曲1圈,置好之后,便可以将导管撤出。全部病人手术完成后,均实施各项基础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整,抗感染等。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如病房护士将主治医师、手术方法等介绍于患者及其家属,叮嘱患者多饮水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时优质护理:①全面、深入的了解病人疾病情况及既往病史,此外,还需要了解其家庭状况,知晓开展此手术给患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开展针对性护理,尤其是心理疏导工作,最大程度减轻其负性情绪及心理压力;②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对其开展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引导其了解整个手术的过程、方式及方法,减轻或消除病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与焦虑,放松身心,提高治疗配合度;③在手术过程中,做好一对一陪护,特别是那些恶性肿瘤者;④在病人完成手术后,对病人家属开展专门性培训,如生活护理、饮食指导、身心状况引导等,此外,还需开展伤口护理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皮壳形成、置管后不适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3.0对本文中计数资料进行统计,由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若组间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则由P<0.05表示。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26.1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多因素所造成的输尿管狭窄,均有可能引起尿路梗阻。比如泌尿系统结核、结石阻塞及损害等,其最严重危害即为能够引发肾积水,使病人肾脏功能出现严重衰竭。针对此类病症,传统方法即外科手术治疗,但在各种术式中,治疗效果最理想的是输尿管支架植入术,此术式不仅创伤小,而且操作简单,有着比较高的成功率,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置入支架时,如果操作不当,非常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尤其是术后感染。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其身心已经比较憔悴,在完成手术后,需要给予细致的护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针对优质护理而言,其为一种与现代医学模式相符,且始终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无论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上,还是对其素质、职业态度方面,均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能够较好的满足病人的各项生活需求,还需要护理人员做到与病人的实时、有效沟通,以便更好且更为优质的提供护理服务。本文针对本院收治的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获得较好效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将优质护理干预能减少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