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宝秀,郑松兴,叶来敏
(福建省长泰县气象局,福建 长泰 363900)
雷电灾害被联合国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并已成为仅次于暴雨洪涝、滑坡塌方的第三大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雷电的放电电压高(可高达500KV),电流幅值大可高达400KA),电流变化快,电流波形陡度大,放电过程时间短,有巨大的破坏性。近年来,虽然气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气象科普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应对气象灾害需求的不断提高,增强公众的雷电灾害防护意识,提高公众防灾减灾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气象防雷科普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面临的新挑战。
目前,气象防雷科普宣传主要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进行上街“摆摊”,摆放科普展板和向行人分发科普宣传资料,如《社区气象灾害避险手册》《防雷避险手册》《气象灾害防御手册》等,并结合台站实际开展气象开放日活动,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形式老套单一,缺乏新时期应有的创新性、趣味性和可实践性。
目前,气象防雷科普宣传,以不多的科普宣传活动日为主,多限于城市主要街道、社区范围,受众面有限;网络宣传活动吸引的多为有兴趣的青少年,吸引力不足;气象防雷宣传的覆盖率及公众普及率不高。据统计,雷击造成的死伤人员中有90%是农民。在农村广大地区,因文化程度较低,地域广,人口少,难以像城市一样开展集中宣传,导致农民对气象防雷知识的知晓率偏低。在遭遇雷电灾害时,根本不知道如何避险,缺乏科学的避险方法,常导致无法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农村的气象防雷科普宣传迫在眉睫。
气象部门的防灾减灾科普活动,多为部门的“独角戏”,以政府为主导的经常性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不普遍,公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普遍不强,多部门配合的科普联动机制尚未形成,科普责任未能有效落实。
增强气象防雷科普的吸引力,重在丰富内容、形式多样、公众喜闻乐见。要从发宣传单、摆科普展板、办知识讲座等传统宣传形式,拓展到电视、手机短信、微博、微信、抖音动漫游戏等新型传播媒体;要针对性地向公众介绍雷电灾害基本知识、防雷基本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要增强活力感,保持新鲜感。既可以请市民走进气象局参观,了解雷暴、闪电等相关知识,也可以让气象科普志愿者走向社区、学校、企业、乡村,开展科普活动与群众互动;可以将气象台、科技馆联合起来,举办气象亲子DIY活动;也可以将气象防雷科普知识制作成动漫小视频,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如果活动有新意,并找准公众的兴趣点,将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科普效果。
争取政府主导,相关部门配合,充分利用各部门的科普园地、文明讲坛举办活动;与教育部门配合,将当地气候特点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本地文化教材,在学校建立气象兴趣小 组,小小气象站等,培养学生对科普活动的兴趣;发挥各部门志愿者组织的作用,把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纳入志愿者服务内容;与县科协建立联动机制,利用县级科普馆,定期组织气象防雷科普活动,形成各个部门联动的科普宣传格局。
城市居民由于地域优势,获得科普知识的渠道广,机会多,文化程度也相对较高。相反,偏僻农村的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获得科普知识的机会及渠道相对较少,且是雷灾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地方,他们应该是科普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气象部门都陆续建立了气象信息员队伍,这为农村气象防雷科普工作建立了新的通道。我们可以通过农村气象信息员将气象防雷科普知识传递到广大乡村,增强农村居民防雷意识,提高群众雷灾自救互救能力。另外,通过“三农”项目建设,以点带面打通气象防雷科普最后“一公里”。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适合农村居民的气象防雷科普产品,开启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时效、多品种相互促进的宣传格局,将气象防雷科普知识逐步渗入到百姓生活中去,真正做到进村入户。
加强与电视台、新闻媒体、网络新媒体的合作,经常性插播防雷科普短视频,防雷科普小知识,进一步扩大宣传的范围和影响力。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建立科普资源整合共建共享机制,实现集约化发展;充分利用县科技馆,充实馆内气象防雷科普设备,以保持科普活动的新鲜活力。
气象防雷科普宣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利用以往开展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传统经验,也要围绕当前气象防雷科普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要气象防雷科普志愿者,集思广益,贡献智慧,不断完善气象防雷科普长效工作机制,就能促进气象防雷科普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防雷减灾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