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贯通机械工程(数控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衔接的实践与探索

2019-04-20 13:04鲁华东
时代农机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本机械工程课程体系

鲁华东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上海 徐汇 200231)

随着产业不断转型升级,“中本贯通”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本科教育贯通专业建设为目标,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宗旨,各中职校与高校互联互通,积极推动课程一体化建设。中本贯通按7年学制,实行“3+4”中等职业教育直接过渡到本科教育的贯通式培养模式。中职、高校如何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在课程上实现无缝对接,让7年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一贯制衔接,需要发挥中职与高校的各自优势。中职阶段注重学生职业兴趣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感性认知;本科阶段注重学生的理论探索和开拓创新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学科性较强的课程学术研究,加强理性思维,由此打通专业能力和学历层次的向上通道,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1 机械工程中本贯通一体化课程衔接设计思路

机械工程(数控技术)中本贯通专业是上海市首批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试点,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进行合作,于2014年进行第一次招生。根据人才需求调研结果、培养模式比较、学校机械工程专业特色,确立了专业建设的总体设计思路:中职3年与本科4年之间的一贯制连接,在课程与实践性环节上进行一体化设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层层推进的发展方向。

根据7年一贯制的管理制度对接、课程设置对接、课程标准对接、师资队伍对接的“四个原则”,两校完成了机械工程(中本贯通)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能力体系分析、课程模块设置和具体教学计划制定,主要工作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工程中本贯通教育培养模式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过程

2 机械工程中本贯通一体化课程衔接实施过程

(1)管理制度对接。建立和完善“中本贯通培养基本制度”、“教育教学运行管理制度”、“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制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等各类制度。形成常态化运行机制,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两校教师共同参与招生选拔工作;定期举行工作例会、教研活动;共同商讨制定3年后的转段方案等,并通过相互监督执行,使中本贯通一体化培养试点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课程设置对接。贯通式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由三大类课程分别进行,分别是: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独立设置的实践性课程,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结构与设置

通识基础课的课程建设进行统一设置,两校成立语文类、英语类、数学类、物理类等相关课程的联合教研组,研究适用于中本贯通培养模式的授课内容,突出中本贯通一体化课程内容的侧重性和融合性,体现出以中职为基础,大学为提升的目标。

专业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对中职与高校有延续性的专业课程知识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删”、“增”、“移”等方法进行课程体系重构,明确中职、高校各自侧重内容,避免交叉重复。如工程制图,改课程原先采用“2+2”模式,即中职阶段上2学期内容,大学阶段上1学期教学内容和1周零件测绘,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1周的零件测绘调整至中职,即“3+1”模式。

独立设置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强调理实一体化的核心课程建设,重理论基础,强调学生技能,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能力。作为理实一体化课程,从中职的“钳工”、“普车”、“数铣中级实训”、“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等课程过渡到高校的“数控铣工高级实训”课程,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做结合,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独立操作,张弛结合,奠定了衔接的基础。

(3)课程标准对接。课程标准是学时标准、内容标准和结果标准的统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已在多门核心课程上进行对接,对接的课程有:制图类、工程基础类、测量类、工艺类、数控技术/数控加工类,如表1所示。学生需要在中职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大学里循序渐进地学习工程基础类课程,初步完成适用于中本贯通7年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各门核心课程标准与具体教学内容。以机械基础与大学工程力学课程为例,两校老师按课程类别进行反复沟通,就课程概况、教学内容、课时分配、职业素养的养成训练、教学反思等展开沟通,确定最终课标内容。

表1 工程基础类课程对接

(4)师资队伍对接。中本贯通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研究,重视专业能力培养,拓展专业发展领域,实现知识、技能及态度并重,道德修养与职业素质同步提升。因此,高校教师在中职阶段在很多课程上进行提前介入,实现师资队伍对接。如在中职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展中本贯通专业介绍,高校老师提前介绍机械工程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大学学习情况。高校老师与中职校老师在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中一起参与授课,实现师资队伍一体化,为转段考试夯实基础。另外,在进入高校前,进行学业导师互选,由高校机械工程专业教师向学生进行介绍:个人情况、主要承担课程、专业研究领域及负责项目课题、专业课学习方法、大学生创新项目、课外竞赛活动等。学业导师项目互选充分利用学生衔接阶段的学习时间与专业教师建立联系,接受专业教师的直接指导,激发专业兴趣,提前参与到与专业相关的工程项目和课题研究中,很好地发挥了中本衔接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优势与特色。

(5)不足之处。中职与高校尚未建立互联互通的网络教学平台。希望能开发具备基于网络的答疑讨论、作业提交、课件下载等基本教学功能的教育教学平台,即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也能更好地呈现出学生“3+4”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并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

目前很多专业课程的教材都是中职的统编教材,开发中本贯通一体化教材,建设相应配套教材在内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按照教学内容需要开发微课、多媒体课件,以及动画、影音、图片等教学素材,形成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线上线下教学的优质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3 结 语

中本贯通专业一体化课程衔接的实施在不断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但不管怎样,中本贯通都是一个创举,教师会通过后续的不断磨合和优化,去进一步完善此衔接。时代在进步,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应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中职与高校专业课程7年一体化的合作培养的优势,取长补短,完美衔接出适用于中本贯通培养模式的专业一体化课程,为推进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中本机械工程课程体系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简介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比特币的谜底,很多年后才会揭开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本贯通”政策的逻辑、隐忧及理性实践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