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爱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公共系,宁夏 银川)
当代社会,计算机的应用与人们生活交汇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因此,熟练操作计算机成为职业院校学生必备的技能,对此技能的掌握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因为课堂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接受社会化的重要阵地。课堂管理,是为了促进教学有序进行,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师生共同遵守一定规则,有效处理影响课堂的因素,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在玛格丽特(C.M)等人研究中发现,“影响学生学习的28 种变量中,课堂管理是作用最大的直接变量之一[1]”。因此实施科学合理的课堂管理势在必行。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2000 年后出生的学生,他们是“数字原住民”,在网上购物、冲浪,运用计算机来娱乐、通信等,就想当然的认为已经能够轻松自如运用计算机工具,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艺术院校学生文化课成绩差,在主要以文化课成绩评定优良的传统评价体系中,他们被视为学习能力弱者。因此,他们缺乏自信,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又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思想倾向,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给计算机课堂管理带来了难度。
中职学生计算机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计算机、Windows 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处理软件、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等6 个部分,总课时为80 个学时。在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是教师讲授多,实践练习少,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管理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2]。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是任务型的管理风格,关注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熟练应用,缺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对话交流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忽视对学生多种需求的心理安慰,这就成为课堂管理出现问题的诱因。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门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法,是由课程特点、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决定的。例如,当你告诉学生要外出游玩时,学生会兴奋、会激动,会认真计划,主动准备,积极参与。之所以这样,是兴趣所致。同理,进行课堂教学,就如同安排出游或度假,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内容、学习目的、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实现的目标,而且还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目标明确的任务型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首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已有的文化层次、知识水平等个体差异;其次备好教材。充分分析教材内容的性质和教学特点,认真规划学习内容,设计适合学生特点、适应社会发展和未来工作需要、目标明确的学习任务,并告知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希望达到的目的,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培养。譬如,在Word 模块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职场需要将该内容设计为制作培训通知、公文排版、长文档编排、电子报刊制作、个人简历制作5 个目标教学任务。通过设计突出职业场景的教学任务,将主要知识点嵌入教学任务中,在给出任务描述和任务分析后讲解具体步骤,以目标任务为驱动,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导向,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与做协同推进,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课堂的教学效果。如表1Word 模块电子报刊制作过程就体现了目标明确的任务型教学法。
表1 电子报刊制作任务型教学法教学内容与要求
话语指的是“言说主体根据其认知结构,运用语言描及述产,生解的释直一接定或的间言接说结对果象[3,]。”生课成堂相教关学意过义程的也言是说教行为学话语交互流动的过程,学生接收来自教师的话语,通过理解、消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文化的传承和创造。因此,教学话语及其交流品质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只有优化师生的教学话语,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互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1.采用师生平等交互的话语。师生平等话语是在课堂上飘动着教师和学生的和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引导和帮助学生并和学生一起体验教学过程,感受教学快乐。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重新诠释加工,以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运用鼓励、启发和指导性的提问等话语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适宜的语境中,放松身心,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文化知识。学生话语,是课堂效果的最好反映和体现。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参与讨论、作业展示等话语形式,呈现所建构的知识体系。师生通过话语的交流互动,实现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创新,让学生学会加工处理信息的方式、获得新知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表2 《计算机应用基础》Word 模板中表格制作教与学过程设计
2.教师话语要体现教育性与理性。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话语起着中介转化的作用,目的在于触动学生的心灵,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探究并发现文化知识的深厚内涵。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依据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用简单平实的言语形式,将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和蕴含的文化核心价值传递给学生,实现传输知识和促进学生心智发展、陶冶情操“三不误”。
3.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话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明确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让学生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环节中扮演好“主角”。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效利用“先行组织者”原则,充分考虑新旧知识的链接,正确把握学生的“最适发展区”,让学生经过努力就能摘到桃子,以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并与教师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在教师话语的启发下和同学话语的相互协作中,巩固旧知、探索新知、增长知识、挖掘智慧、训练思维。
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只有安排学生多练习,才能充分消化吸收基础理论、基本原理,掌握所学知识。为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计算机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结构序列进行有效管理,设计最佳教学活动展开顺序,设计层次分明的教学结构,科学分配教与学的时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互动,提升教学质量。计算机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有复习环节、问题引入、讲授新课、实践练习、课后小结等五大环节。五大环节环环相扣,只有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才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譬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Word 模块中将表格制作的教与学过程设计见表2。
通过本表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进行复习环节、问题引入,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将新知识讲解安排在教学最佳时域。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为第5 分钟到第20 分钟,学生大脑在这一时间区域处于兴奋活跃状态,注意力集中、理解力最强[4]。将本节课的精华部分控制在这个时间区域,高效率完成知识的讲授和传递。讲授环节后,安排学生实践演练、作业展示、自主探究,总计27 分钟,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生为本是课堂管理的核心理念[5]。当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时,课堂就会出现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内在需要缺失所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需要[6]。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发表意见,积极评价学生的细微变化和进步,努力创建在情感上互相关怀、学习上互相支持、教学上积极参与、师生良性互动的和谐教学生态。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用充满正能量的言行、和蔼的态度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氛围。采取邀请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班长轮流制等方式,满足学生渴望承担责任的需要,提振信心,激发兴趣,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7]。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计算机课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计算机教师要不断学习,从而提高专业能力。在教学中,要以生为本,采用目标明确的任务型教学法,科学规划教与学的过程,以师生对话形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计算机课堂管理效果,提高艺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