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坚
摘 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其必要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包含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充分利用这些文章,通过感情朗读,抓住重点词、句,利用历史事件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全新的战略谋划,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安排,具有鲜明的指导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确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对于学生个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各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要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语文学科,部编版语文教科书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具有丰富思想内涵。这既有较为丰富的感染力,也为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重要的素材。
一、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当前家庭爱国主义教育有所欠缺。主要表现为:其一,由于现代生产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普遍很大,大部分家长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忽略对孩子开展家庭爱国主义教育。其二,家长在孩子家庭爱国主义教育中未能做到以身作则,不能很好地正面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三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不足,主要表现为教育方式单一,重形式轻效果,缺乏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内容。四是一些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一些不健康的思想给青少年思想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造成部分青少年未能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内涵。
鉴于以上现状,抓好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在成长过程中会存在辨别能力低,认识上具有局限性的情况,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其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二)有利于重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在发展与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够培养青少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求富求强的民族精神,促进国家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养成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深刻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掌握语文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增强热爱祖国文学语言的情感。
(四)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灵魂
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才能做到“文道统一”,才能为祖国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语文教学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每个环节,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将来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贡献力量。
(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祖国,是多么神圣而亲切的字眼;热爱祖国,又是多么崇高而又圣洁的感情。语文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各册课本中编排热爱祖国的选文,从不同国家领域、不同角度,反映祖国的庄严、美丽、伟大。这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纪律、理想、道德,甚至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语文教学培养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生爱国、爱党的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也是我国小学教育中一个必须引起教师重视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保障条件之一,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语文教学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在讲解《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党的好战士雷锋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的每一件小事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怀,进而号召学生向雷锋学习,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包含爱国题材的文章
因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多篇文章都涉及一定的爱国题材,学习英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如《黄继光》《董存瑞》等文章充分体现出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别了,我爱的中国》《小英雄雨来》等文章主要体现中华民族奋勇抗击外来侵略的精神。这些文章极大地体现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保家卫国的品质,是爱国主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教师给学生讲解《长城》这篇课文时,可邀请去过长城的学生进行简单介绍,而没有去过的学生则可通过网络等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感情朗读,培养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并不是抽象的,爱家乡、爱祖国河山也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方法之一,通过朗诵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文章的感情当中,受到爱国情怀的感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用声音带动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手段,通过声音传达出爱国的情绪。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该课文图文并茂、朗朗上口……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美景的图片或者视频,再配上优美动听的轻音乐,让学生展开想象,融入“桂林山水”的情境之中。接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学生在朗读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犹如亲临漓江,荡舟观赏这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景,从而由衷地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抓住重点词、句,深化爱国情感
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要从感受形象出发,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越是鲜明的形象,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的影响也就更加强烈。因此,教师就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不断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比如在《詹天佑》这一课就有很多句子值得重点推敲和理解,像“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通过对这一句话的推敲和理解,可以了解到这句话是詹天佑在遇到困难时用来激励自己的话语,也是其克服困难的动力。正是这样,中国人才有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所修建的铁路,学生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詹天佑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为祖国争气的决心,从而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
(四)利用歷史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优秀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承载着深厚的爱国情感。例如语文阅读教材中也有许多讲述历史事件的文章,这些文章也包含了许多爱国主义的教育思想。例如火烧圆明园事件、五四爱国运动、抗日战争等等。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作为导读讲给学生听,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有条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历史题材的电影片段或者微课、小视频等,有声有色的动画效果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毋庸置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全过程,对此,教师责无旁贷,要着力引领广大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之中。
参考文献
[1]孙银光.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层次性及实践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
[2]张传辉,韩炜.高等农林院校开展雷锋精神教育有效性分析[J].经济师,2014(08).
[3]钱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学子(理论版),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