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组互助为载体构建高中知情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2-10 10:56冯干新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

冯干新

摘 要:文章以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的实践研究为依托,进行了以小组互助为载体构建高中知情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该模式主要包括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系统建构子模式:以打造优秀团队为目标的互助小组建构;在学科教学中,依托互助小组功能,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建构,锻炼并提高其思辨、沟通与表达、知识技能的自主建构等关键能力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提高整体学习能力的学科教学模式建构;在德育过程中,依托互助小组功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帮助,思想品德共同提高的德育互助模式建构。

关键词:小组互助;知情一体化;德育教学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由此可见,学校要转变旧的育人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目标,具备终身发展必备品格,养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习惯,具备终身发展的必要能力。而欠发达地区的县城高中,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学习能力差,普遍缺乏思辨、沟通与表达、知识技能的自主建构等关键能力。同时学生学习态度、思想认识和品德水平差异较大,普遍缺乏自觉能力提升、自觉纪律约束、自觉互相帮扶共同进步的思想认识和动力。因此,构建一个系统而有效的育人模式,使学生能够自觉进行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目标。以小组互助为载体,实行知情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一、内涵建设——把互助小组培养成为知情一体化发展的优秀团队

互助小组要在育人目标的实现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把互助小组建设成为具备合作精神、团结意识、目标先显、彼此相依的优秀团队。

(一)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的知情一体化发展的奋斗目标

目标是方向,是动力,是鞭策,是灵魂。拥有一个合适的奋斗目标,是一个优秀团队发展的驱动力。在“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指引下,学生互助小组要确立知、情一体发展的成长目标,不单在学习上有目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品行的认识与践行上也要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因此,班主任在指导学生互助小组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小组内部确立明确的、全面的、共赢的奋斗目标,在目标的驱动下,赋予互助小组在人才培养中的强大功能:主动进取、主动合作、互帮互学。

(二)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文化熏陶

建立一种属于本小组的“团队文化”,这种文化实质是团队的精神。我们需要的这种团队精神,要体现出彼此相依,积极向上,团队激励,荣誉与共。这种团队文化的建设,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物化体现,例如组名、组徽、组歌、组规、小组文化展示区等。通过小组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小组氛围,凝聚出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三)有一个鞭策小组成员进步的“规矩”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就没有骨架,没有规矩的互助小组只是一盘散沙,绝不可能成为一块坚硬而充满力量的“混凝土”。为了保证小组功能的充分发挥,可由小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制出相关内部行为约定,包括自主学习纪律、互助学习约定、组内自罚自省条款、组员诚信承诺书、组内规谏制度等。

(四)有一个引领队伍前进的好领导

好的团队离不开好的领导,互助小组的成长,需要有一个引导队伍前进的好领导。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善于沟通和引导,有机结合组员的学习生涯与团队发展目标,组织组员开展各项互帮互学、合作提升活动,并时刻提醒组员,同时做好激励工作,克服众多困难,这样才能逐步打造出一个好团队。

二、构建互帮互学、合作共赢的学科教学模式

在学科教学中,依托互助小组功能,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建构,锻炼并提高思辨、沟通与表达、知识技能的自主建构等关键能力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提高整体学习能力。

(一)小组互助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以互助小组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经验交流与成果分享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总结课堂模式见左下图。

(二)课后学习组内互助、互评机制

1. 课后辅导互助:课后,让学生以互助小组为单位,在组内科代表(或组长)的组织下,对学生在课堂上还未能掌握的知识要点,组员之间以先掌握带后掌握开展互助辅导;

2. 课后学习监督:课后的预习、作业,让学生以互助小组为单位,在组内科代表(或组长)的组织下,组员间开展互相监督,按时保质完成。

三、构建共同成长的德育互助模式

依托互助小组,构建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思想品德共同提高的德育模式:

(一)建立学生成长促进导师制

每位导师(由任课教师担任)带领1—2个学生小组,跟踪辅导学生的思想、心理及品德水平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导师工作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隔周一次集中对所负责的学生小组集体开设“健康成长促进”课,二是不定期对学生开展个别谈话活动,了解学生心理及思想动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二)建立学生品性成长量化记录奖惩机制

每个小组均设立学生成长记分表,把学生平时的操行以奖扣分形式记录并累计,由德育小组长组织,组员相互评价,每周小计一次,每学期统计一次,并建立相应奖惩制度。

(三)建立小组定期互评会议制度

每周,在德育小组长的带领组织下,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定期集中开展自省互评活动,在会议上各组员针对一周以来自己的学习态度、思想认识、纪律遵守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其行为不规范的组员进行特别辅导。

參考文献

[1]胡庆芳,杨翠蓉.有效小组合作的22个案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沈静明.合作教学操作手册[M].河北: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4.

[3]王玉兵,赵在民.让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中小学“学生成长促进导师制”的内涵及组织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06(05).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欠发达地区县城高中‘小组互助知、情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UQJK20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基于“易班”平台中职德育情境教学研究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议小学德育之变
旅游专业学生德育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
中职德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