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惩戒教育”在农村学校实施的可行性

2019-02-10 10:56罗剑荣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效果农村学生

罗剑荣

摘 要:在学校教育上,表扬、说教、批评、惩戒都是教育手段,在农村小学,实施“惩戒教育”有其现实性与必要性,也许能起到其他手段所不能起到的教育效果。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時,要讲究时效,要注意掌握好惩戒的度,要做好疏导等善后工作,通过科学的惩戒,使“惩戒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惩戒教育;农村学生;教育效果

在学校教育上,惩戒与表扬、激励、批评一样,都是教育手段。2008年,教育部提出:正当的惩戒不属于体罚。惩戒与体罚有着本质的区别,体罚是以侮辱人格、损伤人体为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的方法,如罚跪、嘲笑、谩骂等;而惩戒教育是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度的惩戒,如,抄课文、打扫卫生、短时间罚站等,惩戒不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有利于他们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一、农村学校实行“惩戒教育”的现实性

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成长环境较为不利,大部分父母外出打工,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隔代教育下,爷爷奶奶的教育观念、生活习惯跟不上时代发展;邻居、玩伴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也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农村孩子经常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时间、纪律观念淡薄;卫生意识较差,不注重个人卫生与班级保洁;谈吐不文明,公众场合大声嚷嚷;缺乏是非观等。

但从另一方面看,也正由于农村学生的成长环境,他们身上也有着城市学生所不具备的优点,如他们比较能吃苦、注重勤俭节约;思想较单一,充分尊重家长与教师的权威,对教师的批评教育能虚心接受,较少抵触情绪;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对教师的批评、惩戒不会耿耿于怀。

通过以上农村学生特点的分析,对农村学校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学生),他们有些不良行为习惯是缺乏家庭教育或长期的生活环境造成的,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教师应用常规的说教、批评等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往往不明显;农村学生尊重师长、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实施“惩戒教育”,能加大教育的力度,会取得明显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农村学校,实施“惩戒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现实性。

二、“惩戒教育”的科学实施

惩戒教育,不是为惩戒学生而惩戒学生,而是为教育学生而惩戒学生,目的是让学生反省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因此,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时,不仅要选择好时机,更要注重方式方法,让惩戒教育落到实处,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一)惩戒要及时

行为心理学认为:人的不良行为如果没有及时制止,那么这些不良行为经过多次的重复,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很难让其发生改变。

未成年人的认识能力较低,不能很好地辨别行为的正确与错误,他们往往把鲁莽当作勇敢、把错误行为当作标新立异、把恶作剧当作正常的娱乐。加上自身控制能力较弱,因此时常会有一些错误的言语与行为。同时,农村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身边缺少父母的耳提面命,其不良行为与习惯较多。如很多农村学生,受生活环境所限,他们的邻居甚至父母都有一些不文明的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难度较大。

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受自身年龄、认识能力的局限,他们经常犯错误。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举动,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予以制止。一方面能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能阻止这些不良行为扩散,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二)实施“惩戒教育”后,要有跟进措施

学生由于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对于外界的刺激容易产生兴奋、难以抑制的情绪,抵制诱惑的能力差,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教育后,诚心诚意表示要改正,但一回头又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学生犯错,教师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后,还要及时跟进学生的动态。如果发现学生再犯,则要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让学生明白教师时刻在关注着他、监督着他,以抵制诱惑,达到改正的目的。

笔者担任四年级班主任时,班上有一位留守学生,他父母外出打工,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父母由于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心中有愧,就从物质上给予补偿,给了孩子较充足的零花钱,孩子孰知迷上了游戏,他的爷爷奶奶一直不知情。直到有一天,晚上七点钟,孩子还没回家,他的爷爷奶奶急了,打电话来求助,最终笔者在网吧里找到他,才知道他迷上网络游戏。学校在禁止学生进入网吧方面作了相当严厉的规定。第二天,笔者给这位学生较重的惩戒,罚抄书、罚打扫班级卫生。事后,担心他抵御不了诱惑,再次踏入网吧,笔者采取以下跟进措施:首先,联系他的父母共同教育,并让他父母适当减少他的零花钱,从源头上控制;其次,跟他的爷爷奶奶一起估算他从家里到学校的时间,超过时间,立刻查看他的行踪,家校共同监督。另外,笔者找他谈心,了解他假日的活动安排等。利用这些监督措施就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行踪,有好几次,这位学生刚踏入网吧不久,就被笔者找到,经过几次后,情况有了好转。

因此,惩实施罚教育,要有较好的跟进措施,惩戒只是一种教育手段,惩戒不是目的,惩戒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有了后续的跟进措施,能让学生彻底地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三)惩戒要适度

惩戒教育还要掌握好惩戒的度,惩戒太轻,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起不到震摄作用,学生轻视惩戒,错误难以得到改正。惩戒过重,学生又会感觉不公平、不服气,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后期教育工作的开展。

因此,教师在实施惩戒手段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性别特征,依据学生所犯错误的原因、轻重、影响、认识态度等来衡量,确定惩戒的方式与程度。如罚站,比较适合天生好动的男生,女生自尊心较强,让她们罚站就大大伤害了她们的自尊,她们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怨恨心理。

教师对学生惩戒的适度还体现在惩戒的“有益性”,如学生没完成作业,教师会惩戒学生罚抄课文五遍,这种惩戒能对学生带来益处,既有利于改正错误又熟悉了课文,但如果教师说罚抄课文20遍、30遍,这种处罚极不科学,因为学生课文抄过几遍后就熟悉了,此后抄得再多都属于无效劳动,反而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反感与怨恨。

(四)惩戒要与疏导相结合

相对于和风细雨的说教、批评等教育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惩戒对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对其他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大部分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都会适时地运用惩戒手段。但要注意的是,它会产生一些副效应,当受罚学生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或孤立时,他的自尊心受损;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会降低,情绪消沉;过度的惩戒还会造成学生疏远教师,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惩戒后,还要相应地做好后期的疏导工作,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安抚与宣泄。如惩戒学生后可找学生单独谈心,告诉学生,任何人都会犯错,错了就要受到处罚,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是遵守规则的表现。除了言语开导外,教师还可从课堂或班级事务中提升受罚学生的形象,如在课堂上挑一些简单问题对受罚学生提问,回答正确后顺势表扬;叫受罚学生帮教师端教具、发奖品等,改变受罚学生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教师实行这些疏导性措施,起到了刚柔并济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教育的主流是激励教育、赏识教育,但“惩戒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常规手段,它是对正面教育的必要补充。教师在应用“惩戒教育”时,只要能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前提,教育时讲究科学性、艺术性,就必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教育效果农村学生
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谈班级管理中“心理位移法”的应用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农村中学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研究
农村教师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
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发挥探索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