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琴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两大高等人才的培养体系之一,其核心目的就是为社会和各个行业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基于这个目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就是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中,不同于普通的专业英语,注重的是行业英语的教学。文章以高等职业院校中化工专业这一重要专业中的行业英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化工专业中行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众多问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行业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行业英语;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19)12-0166-03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院校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普通高等院校共同构成了整个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与普通的高等院校培养学科型研究人才这种偏向于培养理论型人才的目标不同,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目标就是为社会、为各个行业培养众多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也因为此,高等职业院校中,各个专业以及学科的设置都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包括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基于此,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的语言类学科,比如英语,注重的都是行业英语这类专业针对性强,实际应用多的教学。化工专业中行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化工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适用于化工专业的基本的英语词汇以及相关的专业表达,为后续他们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奠定基础。而当前化工专业中行业英语的教学存在着多种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改进。
1 高职院校中行业英语概述
行业英语作为专业针对性强,强调实际应用的英语学科,对高等职业院校中化工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且重要性越来越高。因为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化工领域的企业大力推行着技术革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购入国内外先进的高端设备。这些先进的技术或者高端的设备,往往相关说明性文件都是英文版。要想充分利用高价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实现更高的利润,化工企业亟需既懂得英语,专业技术有过硬的综合性人才。因此,行业英语这一学科的开设十分必要[1]。
对于行业英语而言,其与普通的公共英语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般的公共英语注重的是通用性日常性的英语词汇、交流习惯以及文化的讲述与教授。行业英语都有着明确的行业特性,都有着明确的应用行业,往往注重的是某一个行业中一些广泛使用的专业技术、知识所对应的英语的教授。行业英语与对应的专业联系紧密,且需要紧密关注行业的发展,与时俱进。通常来说,行业英语由于其专业性,一般都比公共英语更为晦涩、难懂[2]。
2 当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行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行业英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不足
高等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的行业英语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专业的教师不够、教师的能力不能够满足行业英语的教学要求[3]。造成专业教师缺乏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行业英语的专业针对性与要求,导致了专业教师的缺乏。化工行业相关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在英语的专业性上不高;而英语专业性强的教师,往往对于化工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当前的行业英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不足。受到传统的教学林的影响,多数行业英语的教师在教学模式上普遍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方面灌输模式。这种模式下,无法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整体学习效果欠佳。综上而言,化工专业的行业英语由于专业的限制,专业的教师数量不多;现有的行业英语的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不足以实现行业英语的教授目标。
2.2行业英语教材缺乏
高等职业院校中化工专业的行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优秀的教材[4]。由于行业英语的特殊性,其面向的是专业性很强的各个技术领域,并且需要紧跟当前各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当前各大高等职业院校的化工专业行业英语所使用的多是几大出版社所出版的化工行业英语教材。不可否认,这些教材为化工行业英语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是这些教材的编写形式以及教材的内容等都与传统的教材没有什么差别,过于注重单词、词组等基础知识。一方面没有很好的体现当前化工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又没有体现化工专业行业英语教学的应用型任务教学的目标和理念。因此,总的来说,当前高职院校化工行业英语的教学普遍存在着缺乏真正优秀的教材的问题。
2.3学生的行业英语基础薄弱
高等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的行业英语的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还有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基础薄弱[5]。虽然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飞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是,从整个教育体系的角度出发,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普遍落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社会以及家长、学生的普遍认知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在实在无法考取理想的高等院校之后的选择。这一認知导致的就是相比如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因此,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化工专业的学生整体的专业素质不是很高,行业英语的基础薄弱。而化工行业英语又相比较于其他通用英语更难,这就更加导致了学生对化工专业行业英语的畏惧,这种畏难心理也就进一步导致学生对化工行业英语不感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学习。
2.4行业英语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中化工专业的行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还有缺乏一套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6]。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有一个完善而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构成整个教学体系的闭环。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就能够对整个教学成果进行一个全面的检验,并能够通过考核来发现之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实时的指导整个教学的改进方向。而对于化工专业的行业英语教学而言,当前就缺乏一套这样的考核评价体系。当前的考核评价体系的标准过于单一,一直就是通过考试来重点检验学生在单词、词组的掌握情况,无法真正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无法让学生看到自己真正欠缺的地方在哪里。
3 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行业英语教学成效的措施
3.1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以及教师能力的提升
要想切实提高高等职业院中化工专业行业英语的教学质量,首先就是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以及当前教师的能力的提升。首先,我们要加强对于专业的化工专业的行业英语的教师的培养。当前多数的英语教师的培养模式还是以培养通用型英语教师,在化工专业技术领域上缺乏足够的培训与引导。因此,首先要从行业英语教师的培养机制上着手,建立一套培养专业性化工行业英语教师为目标的培养方案,从源头上扩大行业英语教师的数量以及质量。而对于现有的化工专业行业英语教师而言,社会和学校要为这些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自我提升的机会。首先要让现有的教师养成持续提升的意识和习惯,让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此外,社会和学校可以多组织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相关的优秀教师经验分享、专业教师流动轮岗等活动来有效提升现有行业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3.2加强行业英语专业教材的开发
由于当前的化工专业行业英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优秀教材的缺乏。我们要针对性的加大对优秀教材的编制工作。一本优秀的教材,往往能够决定了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极限与可能。只有在拥有了符合实际教学目标的优秀的教材,课程的教学才能有有的放矢。而对于化工行业英语而言,专业针对性很强,目标也很明确,需要的就是一本能够真正体现化工专业行业英语教学目标的教材。我们应该组织化工专业教师、资深工作者等各方面的专家,共同协作,编制出一本能够体现当前化工专业对于行业英语的需求的教材,并且应该建立一个长效的跟踪当前行业趋势,实时更新教材的机制,确保教材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
3.3改善行业英语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门课程有了兴趣,那么自然会极大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会主动的去花时间来学习和钻研对应的课程知识,学习的效率和成效与普通不感兴趣的學生完全不一样。因此,对于化工专业的行业英语教学而言,我们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努力建立和提升学生对于化工行业英语的兴趣。因为行业英语的专业性强,接受难度较高,整个教学过程往往是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充分借用当前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来丰富我们的教学过程,使得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谢、形象生动。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行业英语相关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学习行业英语的兴趣。
3.4促进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对于化工专业的行业英语教学而言,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升行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对行业英语教学成果的考核,不能只局限在单词、语句的考核,这样的考核评价过于片面,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整个学习情况以及掌握情况。我们要对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的考核与评价,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学习动力的持续性、行业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等都是应该需要考核的内容。此外,我们应该创新考核手段,不能单一的通过笔试来实现考核,我们可以通过面试考核、问题处理模拟考核等多种形式来真正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以及灵活应用能力。
4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中化工专业的行业英语教学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最终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应用通过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教材的编制、加强学生兴趣的引导以及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等手段,全方位的提升化工专业行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艳.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行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青海教育,2018(09):37.
[2]黄启发.对高职院校行业英语课程开发诸因素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9):17-18.
[3]尹怡.关于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英语教师,2015,15(11):122-123.
[4]张茜.高职院校行业英语课程改革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06):78-80.
[5]张露.浅谈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9(02):93-96.
[6]王晓红.浅析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11(0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