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爱萍 吴珊如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患者,共计60例,经确诊为妊娠糖尿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该院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PG、2 hPG、HbAlc等血糖恢复情况以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FPG、2 hPG及HbAlc等血糖水平指标比较接近(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指标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方面,观察组患者无感染发生,对照组则有4例,发生率为13.3%,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妊娠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发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应用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妊娠糖尿病患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2(a)-0167-02
长期妇产科临床实践发现[1],产妇在妊娠前后均有出现糖尿病的可能,如在首次妊娠前后出现,其诱发的概率在1%~5%之间。有研究资料显示[2],当前我国妊娠糖尿病患者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年轻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不但导致产妇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引发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还会增加难产的几率,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甚至威胁母婴安全。为妊娠糖尿病患者积极应用有效的护理方式非常重要,为了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产生的影响,该研究2018年1月—2019年6月现选择60例妊娠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病例为该院收治共计60例,均确诊为妊娠糖尿病患者。納入标准:①妊娠期确定为糖尿病的患者;②均为初产妇;③均具备初中以上文化,无交流和沟通障碍;④均配合研究开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孕前确诊为糖尿病的产妇;②受文化程度或听力影响交流有障碍的产妇;③不配合研究流程,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产妇;④患有重症精神疾病的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22~33岁之间,平均年龄(27.9±3.2)岁;体重在47~67 kg之间,平均体重为(56.4±7.2)kg;孕周在32~41周,平均为(36.7±0.9)周。对照组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1~35岁,平均为(28.2±3.9)岁;体重范围为49~70 kg,平均为(57.7±7.3)kg;孕周范围为31~42周,平均为(37.0±1.0)周。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该院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包括饮食调整、基础护理和胰岛素的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该院为观察组患者加以个性化护理措施,护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产妇,承受的心理压力大,日常生活中难免出现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影响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将不同的心理障碍排除,多以成功病例的良好妊娠结局鼓励患者面对困难,配合治疗。②饮食干预。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以确保自身营养,促进胎儿生长为主,同时确保不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糖与饥饿性酮体的情况。具体要求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占比15%~20%、50%~60%、20%~30%,以少吃多餐为主,每4~6小时进餐1次。禁食辛辣、冷冻的食物,注意补充维生素、叶酸和纤维素等。③运动干预。结合不同患者的兴趣爱好适当进行运动干预,选择舒缓有节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抵抗力及对胰岛素敏感度,同时调节血糖水平,控制运动时间在30 min以内。④血糖监测。在患者餐前30 min、餐后2 h和晚睡前定时测定血糖,待指标平稳后可1周进行1次测定,1个月测定血红蛋白与尿酮体情况,记录患者体重,定期监测胎心与B超,掌握胎儿的发育情况。⑤控制感染干预。注重患者的个人卫生与清洁,注重患者阴部是否异常,是否存在阴道炎,产后会阴伤口要定时进行消毒,密切关注其改善康复情况,一旦发现渗液或红肿必须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感染。同时还要及时提供导尿等处理,选择软质导尿管,确保患者会阴部清洁,预防出现尿道黏膜损伤的情况,确保尿道通常,尿道口无菌,帮助患者清洁尿道附近的阴道和肛门,预防细菌入侵感染泌尿系统,坚持全程的无菌操作原则。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详细为患者记录并比较护理前后FPG、2 hPG、HbAlc等血糖指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概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血糖水平指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指标均下降,而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情况
观察组发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为0.0%,对照组发生率为13.3%,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情况比较(%)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是妊娠中晚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有研究显示[3],国内外甚至我国不同地域间诱发妊娠糖尿病的概率差异有着显著变化,但均会对患者及其新生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影响。临床上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不明显,再加上妊娠孕产妇在生理代谢方面存在复杂性与特殊性,因此及时诊断、预防和治疗护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早产、胎儿呼吸窘迫甚至死亡,以及进行剖宫产的后果[4]。在患者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后,护理人员首先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关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确保患者产生安全性的自我防控意识和遵医意识,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告知患者分娩过程的注意事项,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检查,配合护理工作。
研究发现[5],在早期就确诊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并积极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患者整个孕产期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中,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该研究提倡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方式,积极从心理护理、饮食干预、运动护理、血糖监测和控制感染干预等方面着手,并在患者饮食、运动、血糖控制、心理疏导方面积极融入个性化护理理念,如针对不同的患者結合其实际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对待妊娠糖尿病疾病的认识,及时缓解心理压力,为不同患者介绍相同的战胜疾病的病例,以重拾自信心,并在后续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中提高配合度及依从性。待患者认知意识形成后,自觉自律意识和行为也将提高,并配合护理人员的嘱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正确应用胰岛素治疗,控制饮食,坚持运动等,避免出现各种并发症。此外,为了有效预防患者泌尿生殖系统发生感染,护理人员还要从强化个人卫生以及生产配合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帮助,如避免诱发阴道炎,及时清洗会阴伤口,提供软质导尿管,坚持无菌操作原则等。该研究采用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下降的幅度以及发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情况明显比单纯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更好(P<0.05),该结论与高惠芬[6]的论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研究结果相似,再一次证实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采用个性化护理为妊娠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能够降低其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的几率,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朱远,徐桂华.妊娠合并糖尿病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1(30):117-118.
[2] 张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血糖控制、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1(10):102-103.
[3] 吴国玲.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间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7,5(11):247-248.
[4] 白华.妊娠糖尿病的护理干预研究[J].医疗装备,2018,3(30):99-101.
[5] 岳中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11(12):17-18.
[6] 高惠芬.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1):183-185.
(收稿日期: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