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磊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1-074-01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新策略的有效实施,对于企业长远规划来说起到了积极影响。领导与员工们思想发生变化,能够朝着正确方向突破创新,政治基础越坚实,工作效果越满意。本文特意从三个方面做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性发展的具体研究,希望能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企业改革计划的高效实施提供有利条件,最终达到整体协调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
关键词 企业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研究 思考
新思想、新观点的融合,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主要问题进行解决,然后寻找创新的正确道路,这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时刻把握“与时俱进”原则,积累下积极的政治基因,企业领导可以给出正确决策,员工们主动完成中心任务,这样一边搞好了经济效益,一边处理了思想问题,一举多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对此,笔者简单阐述了几点不同的看法,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搞好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期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与时俱进,重视解放思想,并对不断出现的创新条件与管理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首先,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时间相当紧迫,就要求各位领导能够发挥保障的作用,重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管理公司的基础上改善思想不够统一、工作难度较大、部门沟通效果不尽人意的弊端现状。另外,还要明确企业科学发展及和谐建设的契合点,從思想政治指导中找到相应理论,积极组织社会对话,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基层员工的综合能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方向,各方力量集中起来团结而战,充分调动积极因素,不断提升政治水平,各行动因此变得异常协调,那么,企业未来实现长远规划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其次,企业需要在社会竞争中占据到绝对的优势地位,各位领导驾驭市场,主动分析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决策,员工力量已经凝聚起来,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和谋求事实计划的达成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还能收到意外惊喜,研究价值明显升高。
二、集中精力制度改革,从而完善工作机制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同时必须进行制度改革,因为这才是思想政治工作突破创新的必要前提。第一,可以构建以领导为首的层次化管理模式,通过开辟媒体渠道,进行新思想的广泛宣传,另外发挥政治气氛的协调作用,提前解决管理问题,然后推进创新工作。第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对员工服务工作质量的建设和提高,推动改革的基础上科学深化行政管理,更容易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另外达成增强队伍稳定性的目标,让实际工作也体现出应该有的存在价值。第三,包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评价,主要分析能做什么、怎样去做、最终结果、其中风险等等,然后完善激励机制,主动为后续创新计划的执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实际工作的好坏与个人职称评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放物质奖励,尽快实现精神满足,政工人员具有很强的责任感,他们主动创造、主动探究、主动参与的话,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水平的迅速提升。
三、提高人员思想意识,体现改革核心价值
通过深化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可以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创新。首先,我们要重视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工作模式的重构、管理手段的更换、实践步骤的简化刻不容缓。相关人员也要多动脑筋,要讲真话,用自身的创造力加强思想政治,绝对不能遇到困难选择放弃,而是要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大大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放弃传统的学习方法,让自主创新、自主探究与自由发展始终保持一种联系,实际困难的处理因此变得非常高效,更多偏见造成不良后果可以被不同的人接受和理解。其次,硬性灌输只能把大道理摆在我们眼前,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来说没有太大作用,面对这种情况,部门领导与基层员工必须进行各项工作的有机协调,尝试研究新方法、新对策,把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更好,另外疏通经济市场,真正体现改革的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得一帆风顺,企业能够实现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开拓创新后就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四、结语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是复杂的,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先进性特点,新时期内实现创新发展的目标,要求企业重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然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通过完善相关体制,满足员工实际需求,真正优化内部管理,继而达到双向协调、和谐发展的目的。要知道,只有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明确目标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基本原则,才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创新计划全面落实,企业能够走出被动局面,最终创造出新的奇迹。
参考文献:
[1] 王云浩,柳坤生.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发展[J].现代国企研究,2018(07)291-292.
[2] 刘兆麟.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环球市场,2017(14)113-114.
[3] 王树军.如何更好创新发展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7(2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