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瑞芳
[摘要] 目的 总结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急救措施,并观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9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针对性护理),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观察空腹血糖水平、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并进行两组的比较。结果 接受及时的急救措施与全面住院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针对其病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在急救后住院期间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2(a)-0066-02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类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急症,可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黑便与呕血,并且往往因循环血量减少而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如治疗不及时,易造成死亡,病死率可达8%~13.7%。因此,对上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及在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后及时抢救,对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目前发病率最高、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之一,有文献报道[1],截至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因此,糖尿病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选择2016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对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糖尿病患者的急救处理和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34~73岁,平均(49.25±3.27)岁,糖尿病病程3~11年,平均(6.83±2.71)年;观察组患者年龄36~75岁,平均(48.43±2.94)岁,糖尿病病程2~14 年,平均(7.37±2.19)年。对比两组上述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急救措施 两组的急救措施内容如下。
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快备血[2]。对于老年患者或病情危重患者,建立中心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输血补液。
②快速输血、补液以纠正休克状态。输血原则为先快后慢,如患者收缩压<70 mmHg,则给予患者加压输血,在30 min内完成400 mL全血输注;如收缩压≥80 mmHg,速度减至150 mL/h。补液输血期间,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血容量充足后应适当减少补液,以预防肺水肿的发生。
③止血。遵医嘱应用药物或低温生理盐水灌注以达到止血目的。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口服或胃内灌注,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小血管α受体,使小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应用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等抑酸剂可抑制胃酸分泌,從而保护胃黏膜,避免继续出血;应用低温生理盐水胃内灌注,可收缩胃内小血管,减少其血液流量,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④根据患者血糖与病情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采用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并观察是否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3]。
1.2.2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如下。
(1)观察病情。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同时重点关注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①每日观察患者精神和意识状态,如出现烦躁、嗜睡、意识不清等情况提示消化道可能存在大量出血。②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及性质,并可根据呕血与黑便估计出血量。③遵医嘱定期检查患者血象,以了解患者贫血程度。
(2)休息与活动。由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呕吐与大便较为频繁,因此下床次数较多,再加上机体失血,很容易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跌倒。因此,患者因尽量卧床休息,下床时注意减缓动作,以避免跌倒发生。
(3)饮食护理。患者急性出血期间禁食;少量出血后可进低温清淡流食;出血完全停止后可进半流质低温饮食。饮食原则:①食物一定要温凉,禁热食热水。②少渣少纤维饮食,避免食物对消化道造成机械损伤导致再次出血。③该研究患者均患有糖尿病,因此在饮食指导时,提醒患者应进低糖、低脂、低GI饮食[4]。
(4)心理护理。患者呕血、排黑便后应尽快清理,以消除对患者的视觉刺激;观察患者是否有焦虑、恐惧等情绪,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指导其正确认识疾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时即监测其空腹血糖水平;待其接受急救措施,各项生命体征相对稳定,转入普通病房后,记录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日期,出院时测量其空腹血糖值,计算其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73±1.85)mmol/L低于对照组(7.18±1.84)mmol/L(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对比[(x±s),mmol/L]
2.2 两组患者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经统计学检验,观察组患者的大便潜血转阴性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大便潜血转阴性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x±s),d]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中国,其发病率已经高达10.4%,是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上消化道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等结构。胃肠道疾病、门静脉高压、邻近组织或器官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均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5]。由于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液主要积聚在胃肠道内,一般不易察觉;待患者已出现呕血、休克等大量失血症状时,往往病情已十分危急。因此,上消化道出血后进行及时抢救、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基于糖尿病人口庞大的规模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在此文中探讨了糖尿病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该研究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急救与住院治疗后,其空腹血糖水平降至(5.73±1.8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7.18±1.84)mmol/L;且其大便潜血转阴性时间平均为(8.32±3.02)d,低于对照组(10.75±2.18)d;平均住院时间为(12.49±2.85)d,低于对照组(16.85±3.41)d。经统计学比较,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其发病后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并在急救结束后给予后续治疗与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部位产生良好的止血效果,并降低其血糖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預后,提升医疗与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芬芳,张梅莲,刘捷.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的急救和临床护理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9):142-143.
[2] 牛春艳,李颖,黄殿波.老年人消化道大出血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183-184.
[3] 陈昭琳,翁丹梅.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实施连续性血糖监测和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8):3622-3623.
[4] 范小丽.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患儿的急救和临床护理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3):124-125.
[5] 徐红菊,滕敬华,范彩仙.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应用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 21(3):490-492.
[6] 王秀梅.急救护理程序运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158-159.
(收稿日期: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