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玲
(山东省日照市中心血站,山东 日照 276800)
急性大出血十分危险,会直接导致人体内血容量下降,发生缺氧缺血,导致心输出量降低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冷沉淀主要应用于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冷沉淀在急性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探究护理作用在其中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具体报道。
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急性大出血患者均为日照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根据患者住院时间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病例数各为40例。所有参与者家属均知晓并且同意本次研究,此次研究项目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病例数为: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范围23岁至72岁,平均年龄(45.5±3.8)岁;
观察组中,男女性患者病例数分别为:23例、17例,患者年龄段24岁至70岁,年龄平均值(45.4±3.9)岁。
导致患者急性大出血原发性病因包括:多发性骨折、器官损伤、血气胸、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脑出血、产后出血等。
将2组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进行比较并无较大差异性(P值大于0.05),能够对比。
2组急性大出血患者均输注冷沉淀,具体方法为:采用虹吸法制备冷沉淀,容量为40ml-50ml(每单位400毫升血液),VⅢ因子总量超过80IU,FIB大于150mg。使用前,选择37℃水浴融化,输注量为2-4U/10kg[1]。
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输注,完成输注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主要针对患者的预后康复实施预防护理措施。其中,在冷沉淀融化后,以患者最大承受速度,尽早输注完成。在冷沉淀中加入少许枸橼酸钠预防针头堵塞。做好患者并发症预防处理,特别是大剂量输注时需要注意肺水肿的发生[2]。还有的患者会出现荨麻疹、发热、变态反应,需要及时给予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在患者接受冷沉淀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生理状态变化,做好防护措施。
观察2组急性大出血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对比2组急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将所得结果带入SPSS22.0版软件中,2组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当组间数据存在鲜明的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表达。
将2组急性大出血患者的输注冷沉淀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急性大出血患者的PT、APTT、TT、FIB、ATⅢ分别为:(15.10±2.11)s、(45.69±15.00)s、(18.71±4.61)s、(2.10±1.56)g/L、(66.71±22.18)%;对照组患者 PT:16.81±3.40s、APTT:48.10±16.21s、TT:20.10±5.10s、FIB:1.93±1.22g/L、ATⅢ:57.50±23.40%。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急性大出血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
导致急性大出血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多发性骨折、器官损伤、产后出血等,患者需要及时补充红细胞、血浆等血液制品,以提高自身血容量,避免病情恶化导致患者生命健康受到威胁[3]。输血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是在短期内进行大量输血会导致患者凝血因子稀释,血小板下降,甚至还会发生体温过低,导致心律失常。而冷沉淀属于一种血浆制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在严重创伤、烧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对于急性创伤大出血患者而言,纤维蛋白原与ATⅢ因子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如果短时间内进行晶体、胶体补充,会导致凝血因子、血小板稀释性下降,增加凝血功能异常,导致抢救效果不佳[4]。
冷沉淀能激活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途径,有助于加快X因子活化,促进凝血酶的形成,减少出血,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十分有效。除此外,对急性大出血患者应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非常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作用明显[5]。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大出血患者实施冷沉淀和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相关指标得到有效改善,相比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总而言之,输注冷沉淀以及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急性大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应用价值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