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维平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2015年8月,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厅联合部署,决定面向全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开展专科学历教育,教育部批准我校“单招单考”试点。2018年以来,着眼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上级对全省城乡基层干部培养重新规划部署,按照“能力+学历”的教育模式,以提升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目标,以提高基层干部政治素质、履职能力为重点,以学历教育为抓手,与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有机结合,努力把专科学历教育办成新时代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精品工程,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对此,我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要求全省电大、各教学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总要求上来,要明确新任务,锁定新目标,集中精力狠抓内涵建设,夯实质量之基,积极探索“两委”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这是加强党建,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对农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成员开展专科学历教育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对我校的信任,承载着为我省培养数以万计优秀农村、城市基层党组织书记和乡村振兴带头人的光荣使命,对筑牢党在农村、城市的执政基础,打赢脱贫致富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健康发展,实现十九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这是建设高素质城乡基层干部队伍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农村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干部应当认真学习和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学习必备知识技能。懂农业,掌握‘三农’政策,熟悉农村情况,有能力、有措施、有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爱农村,扎根农村基层,安身安心安业,甘于奉献、苦干实干;爱农民,对农民群众充满感情、始终放在心上,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与农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各级党组织应当注重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素质。”
这是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做到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农村小康的实现,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基层干部的不懈努力,他们是乡村发展的带头人和领头雁,更是乡村治理和乡村稳定的压舱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新路径的需要。广播电视大学经过40年发展已经建成覆盖全省城乡的办学体系,经历广播电视、卫星、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目前正向智慧学习迈进。当前,高等教育正加快普及,但处于广大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是学历与继续教育的边缘末端,尚未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平台、有保障的教育培养体系,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急需破题,这给我们提供了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广大农村、送到千万基层求学者的机会。农村和基层党员干部承担着党的建设、城乡治理、脱贫致富和推进发展的重任,提升能力、学历迫在眉睫。开展“两委”学历教育实施素质提升恰逢其时,是历史机遇,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温故知新才能更好砥砺前行,只有看清道路才能行稳致远。2015年,上级把开展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的任务交给电大系统承办,这既是信任更是责任。归纳起来,有如下缘由。一是电大近40年发展形成的系统优势,共计培养了80余万本、专科毕业生。二是各市、县电大在长期办学过程形成的宝贵经验,以及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人才,创建了品牌,赢得了信任,受到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行业高度关注。三是2010至2013年,上级有关部门在各市、县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发现,部分市、县级组织部门会同当地电大联合培养了一大批“一村一名大学生”,涌现出兖州、济阳、章丘等电大的村官大学生与大学生村官现象,举办了农民大讲堂,开展了送教下乡,中央、省级新闻媒体给予广泛宣传报道,反响良好。四是电大培养的各类人才,特别是“一村一名大学生”,为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等发挥了积极作用,稳固了党的执政基础,改变了乡村落后面貌。五是2010至2015年,上级有关部门多次到我校调研,聚焦的是电大办学系统的整体力量,以及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
2018年,首届近四千余名“两委”学员完成学业顺利毕业,通过学习培养,他们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专业知识、乡村治理能力、依法执政水平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正奋战在乡村振兴广袤的田野上。从毕业跟踪调查和各方反馈看,“两委”学历教育质量经受住了考验,赢得社会各界普遍认同,达到了地方党委政府满意、组织部门满意、老百姓满意的目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全省各级电大特别是广大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是电大系统团结协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又一成功范例。这一过程,我们既是施教者也是受教育者,提升了办学标准,积累了经验,充实了内涵,提振了信心。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教学模式缺乏持续创新,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人才标准距培养高素质基层干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
近年来,上级多次强调,要以学历教育为抓手,以提升学员做好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既要遵循学历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干部培训的内在要求,着力探索“能力+学历”培养模式。要突出问题导向,从2018级学员入手,统筹考虑2016级、2017级学员教学工作,全面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控。特别指出:一要有好的课程体系。突出对学员的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点必修课,并贯穿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政治过硬、对党忠诚的基层干部。突出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训,坚持“学懂、管用”的原则,对农村学员紧紧围绕乡村“五个振兴”安排课程,对城市社区学员紧紧围绕创新基层治理安排课程,注意把握学员特点,尽可能减少理论灌输,多安排实践能力教学。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二要有好的师资队伍。从培养高素质基层干部的需要出发,面向社会广泛选师。在加强电大系统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从省内高校、党校教师和党员领导干部、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优秀社区工作者等方面选聘兼职教师,更好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三要有好的教学方式。依托“灯塔-党建在线”加强学员网络学习辅导,着力改进面授集训。要多借鉴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的经验做法,灵活运用专题讲座、学员论坛、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训等形式,增强面授集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四要围绕提高办学质量抓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内容设计上有别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注重教学研究,强化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既学知识更学经验。五要狠抓集中面授教学,强化学习纪律,增加面授时间,保证面授效果,让学生学会、学好,突出能力训练和学以致用。
面对新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锁定目标、聚焦任务,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训练,增强服务能力,扎实工作,提升质量,再创佳绩。
精准识别教育对象,是实施“两委”人才培养的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各种组织的核心层,是领导村级事务的主心骨。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重要而迫切。
村党组织成员、村委会成员,简称村干部,是农村基层政权的基石,“官”小但小中见大,处于最基层,但顶天立地。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处在改革发展第一线、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第一线,其一言一行直接关乎党的形象。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群体庞大,身份多样,学历、年龄差异大,工作繁重,脱贫任务艰巨,加班加点多,与广大群众接触频繁,工作环境复杂,面临问题矛盾尖锐。绝大部分“两委”成员来自农村和城市社区,他们朴实、务实,多年未参加系统学习,与外界交流机会少,政策理论水平、文化基础差和综合服务能力普遍不高,但对地方经济社会情况熟悉,工作经验丰富,方法实用,学习目的明确,发展愿望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教导,为培养“两委”基层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也是实施“能力+学历”的根本遵循,必须一以贯之落实在人才培养全过程。
经过三年教育实践,“两委”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个别教学单位对“两委”工作不够重视,未按上级和省电大要求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教学质量管控不严,对学习不主动、面授集训出勤率低的学员缺乏制约,服务学生的主动性不强。
二是个别教学单位没有把“两委”教学作为重中之重摆在学校中心位置,缺乏制度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受政策影响,教师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尤其是缺乏专业课程教师和教学经费不足等问题未有效解决,制约了一些教学活动开展。
三是市级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进展缓慢,部分课程教学仍停留在教师“单打独斗和各自为战”层面上,市级区域内教学单位间缺乏对师资的统一组织、共享资源、业务交流、经验推广和整体互动。已有教学团队的分工协作及整体功能未有效发挥。
四是专业教师缺口严重,各教学单位普遍存在缺乏专业和高水平教师的现象,部分教师半路出家、临时改行、现学现教或身兼数课,专业背景不强,理论知识不系统,缺乏实践经历与实践经验,基本功不够扎实。
五是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两委”学员来自基层,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实践经验丰富,学员更希望鲜活、接地气、看得见摸得着、对工作有改进指导作用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案例教学、学员讲堂或讲授学生身边的故事等。总体看,部分教学单位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没有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开展有针对性施教,未能把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以及深入浅出地讲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独立,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巩固理论学习的目标尚未完全达到。
六是教学模式缺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同质化和雷同现象,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愿望不强、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教学单位满足上级统一要求和布置,习惯拿来主义和照搬照抄,懒于动脑筋、想办法和潜心研究,不注重总结提炼本地经验,不考虑学生实际感受和学习效果,缺乏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探索的愿望和决心。
七是教学方法呆板陈旧,集中面授时,个别教学单位的教师没有把学员、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统一规划,对学员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学习爱好知之甚少,缺乏对个体学习特征分析和有效教学设计,仍沿用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合堂报告、照本宣科,从书本到书本等方式,甚至误教误导。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灵活性、趣味性,呆板不生动,学生厌学、弃学时有发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还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少,课堂气氛沉闷,有限的面授时间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实践教学,往往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学时不够、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满足看到、走到,没有真正学懂、弄通和举一反三。资金不足导致实践教学难以跨区域开展,先进市、县发展的好理念、好经验、好成果难以企及,学习真经的愿望和学以致用的目的未完全达到。
八是“教学六环节”落实不到位,个别教学单位重视面授和实践教学,对送教下乡缺乏持续落实,个人自学未能适时指导、检查,网上辅导不够经常,平时测试时紧时松,“教学六环节”规定动作完成不规范。
九是教学资源不丰富,部分教学单位满足使用省电大提供的教学资源,缺少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需求的自建资源,建设特色、实用性教学资源的主动性不强。省电大已建成的教学资源也存在形态不够完整,类别不齐全,推送方式不够灵活等问题。
十是学员水平参差不齐,学员年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差异大。有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均按统一标准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未考虑学生实际感受和需求,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仍是教学改革的重头戏。
上述问题不同程度制约着“两委”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尽快改进完善。
提高“两委”人才培养水平,必须狠抓“质量”这个“牛鼻子”,制度建设、工作机制、教学改革、服务保障、技术支持必须同步推进。
一是提高认识。“两委”工作不仅是学历教育,更是政治任务,要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各教学单位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问题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能力。广大教师要身正示范、言传身教,发扬蜡烛精神,把责任化作教书育人的动力,把使命转化成培养合格人才的行动,把才智转化为服务“三农”的实践;要锐意进取、用心施教,完善专业知识,增强教学本领,做学生的陪伴者,生活的知心者,工作的引路者。
二是探索规律。“两委”教学具有自身特点,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在教学过程中,各教学单位要立足本地,注重研究、善于创新,力戒墨守成规,努力探索有利学生成长的教学规律,尽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效果显著、学生满意的培养模式。
三是提升能力。“两委”干部有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热情,但思路窄、办法少,因此要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工作方法、开拓工作思路上下功夫。教学过程中,各教学单位要组织教师及时向学员宣讲党和国家最新大政方针与有关政策,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全面掌握,提高贯彻落实政策的水平,增强执行政策的坚定性。课堂教学应更多采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学员论坛等形式,创造课堂情景,营造思考氛围,提升学员主动参与、沟通表达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主动性。还要寓教于乐,化繁为简,让学员易于理解接受,能够学着做、照着干,让“两委”教学成为政策“一竿子到底”的重要渠道。
四是推进“教学六环节”。各教学单位要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因地制宜充实完善“教学六环节”,丰富其内涵。尤其以“送教下乡”和“实践教学”为重点,开拓思路,形成特色,将专家请到田间地头,把课堂开在农民身边,让学员真学、善学、乐学。
五是加强团队建设。根据“能力+学历”的培养要求,省电大编制了2018级教学计划,设置了课程体系。按照职责分工,除了建好省级课程教学团队外,各教学单位也要组建本地团队,保障课程教学需求。团队建设是硬任务,应形成合力,做到志同道合、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团队建设是动态过程,应在建中教、在教中学、在学中建,完善功能,发挥作用。团队建设要海纳百川,能者为师,好中选优,不必计较学历、身份,尤其应选聘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农业专家、先模人物等,及时充实到团队中。只要有本事、有经验、有爱心、有担当,均可承担教学任务。
六是提高专业素养。强化职业意识、提高专业素养是每位教师履职尽责的前提,广大教师应全面了解“两委”学员的职业性、特殊性和价值观,对所教课程的性质、内容、方法要有正确认知。要深造专业知识,扩展通识知识,补充社会知识,完善教学方法,尽快成为行家里手。“两委”教学是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需发挥团队作用,营造教学探究的浓厚氛围。教学单位之间,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把易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尽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体系内外,要向其他高校、行业、科研院所的教师、专家学习,走出去请进来,用好社会资源。师生间更需相互学习,“两委”学员基层阅历丰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虚心学习其社会知识和基层工作经验,近距离感受工作环境。只有充分了解学员需求期盼,相互包容,换位思考,加强情感交流,建立彼此信赖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七是开展有效教学。今后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结合“两委”学员特点,积极探究混合式教学方法,按照“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学习成功”的要求开展有效教学。教与学的过程,须激发师生两个积极,产生共鸣,形成共振,达成共同价值取向。教师应尊重学员选择,激发、引导学员发挥潜能,充分调动渴望学习的能动性。要注重差异化教学,对基础水平差、学习困难者,应“开小灶”,通过个别讲授、追踪辅导、随时答疑、互助学习等,确保学员学得会、学得牢、不掉队。要科学组织授课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学互动,把教学变成文化交流的过程、知识传播的过程、问题探究的过程、思想碰撞的过程和共同提高的过程。各教学单位应把“真教、会教、真学、学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好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落实实践教学,通过交流、推广和分享典型经验,用身边的楷模教育周围的人,让学员看得见、够得着、学得会,形成见贤思齐、学习典型、赶超先模的学习氛围。要加强学风学纪建设,敢抓敢管,既学知识又学规矩,养成好习惯,不断增强学员的组织纪律性、自我约束力和学习主动性。
八是创新教学模式。教学不止、实践不止、创新不止。几年来,各教学点用心教学、用心探索、用心实践,形成了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务实管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如临沂市邀请院士进课堂;兰陵县的“体检式”培养模式;莘县的一主多辅抓教学;临邑县的“基地+教学”;新泰市“六位一体”等等。邹城市致力于模式研究,发挥师资充沛的优势,集中团队力量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实战、实用效果,形成了“教与学、讲和练、学与用、教和督导”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东营市共享东营区党校教学资源,加大集中面授力度,把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模式嫁接到“两委”人才培养上,学生增强了党性,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平阴县整合社会资源,把涉农部门领导、科技人员、土专家、能把式请进来参与教学活动,受到学生热烈欢迎。同时,积极争取农广校惠农政策,为“两委”学员免费提供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学到了新技术、新理念,开阔思路,增长本领,提振了脱贫致富和建设美丽乡村的信心。滕州市注重发挥名师带动作用,让本校全国、全省教学名师参与“两委”教学,带头开展模式探索,带头设计教学内容,带头研究教学方法,把书本变薄,把知识教厚,把能力变强,对“教学六环节”精耕细作,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些经验做法极大丰富了“两委”教学的实践创新,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是改进评价方式。现行教考分离是传统考试的延续,虽进行改革,设计了平时测验和期末考核两个环节,但仍未达到由考试向学习评价转变,注重了结果而未兼顾过程。评价不是师生对立,而是对教、学深度融合结果的检验,既考查学生,更检验教师。现行考核体系,命题者不参与教学,一线教师不参与命题,教、学、考、评脱节,考试的激励、诊断和评价作用未有效发挥。在今后工作中,要积极开展学习评价研究,省电大要搞好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各教学单位要统筹学员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表现、学习效果、学以致用等一并纳入评价范畴。在课程规划时,把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教师、管理人员、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使其成为激励学生,提升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的助推器。
十是加强督导检查。质量是永恒的主题,现行督导制度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一定保障作用,但仍有不足。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精准发力,一要完善督导机制,省电大制定督导方案,各教学单位出台配套措施,形成长效机制。二要常态化管理,定期开展教学检查,省级课程团队牵头,组织业务骨干对各教学单位实施督导检查,开展评比,量化记录。三要巡回检查,对各教学单位集中面授、实践活动采取随堂听课,全程参与,现场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告诫改正。四要分类指导,对各教学单位共性和个性问题,设立台账、分类研究,持续改进。
十一是推进资源建设。教学未动,资源先行。按照课程设计和教学规划,省电大要对标新要求,汲取新成果,借助新技术,加快推进教学资源建设。要结合“两委”人才培养特点建设资源库,尤其在多样性上下功夫,标准要高,内容要丰富,学习要方便,学员易掌握,以满足学员时时处处学习。各教学单位应鼓励教师参与设计、制作教学资源,在技术、资金上给予支持。教学团队也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员需求,制作系列微资源。通过不懈努力,建成富有“两委”特色的资源体系。
十二是深化支持服务。未来,服务是决定“两委”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按照上级要求,省电大与各教学点要建立新的合作机制,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精简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服务保障。广大教师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铺下身子搞教学;要尊重“两委”学员,理解他们所想,关心他们所学,帮助他们成长,激发其学习能动性,教学、服务要紧密围绕把他们培养成基层党组织领导者、乡村振兴推进者、脱贫致富带头者这一根本目标。各教学单位要创新服务理念,建立“两委”学员联系长效机制,使之常态化。“两委”学员工作繁忙,再忙不能牺牲学习时间,再累不能降低学习标准。管理、技术人员和教师应与所有学员对接,实施全过程保姆式服务,指导学员建立学习计划和发展规划。除集中面授外,日常提供帮助指导,解疑释惑,督促完成个人自学、网上学习、平时作业,协助解决工作、生活遇到的问题困难,让学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教师的温暖和学校的支持,尽快适应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做好“两委”学历教育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事关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事关乡村振兴大业。面对新挑战,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奋发有为,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完成好“两委”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