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林,赵东方,刘永权
(1、2.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3.国家开放大学,北京 100039)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对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教材的编写不仅有内容上的要求,同样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教育技术、学习理论及学生需要发展变化而产生的新要求。新版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英语系列教材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具有多模态性的新型立体化教材。通过对教材中模态使用情况的分析说明,总结教材的新特点及教材的编写意义,进而指出在教材编写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为远程外语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交际手段呈现出多样化,以社会符号理论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成为近年来语篇分析中的热门话题。多模态理论将语言之外参与交际的其它符号如肢体语言、表情、图表等视为不同的符号系统。它们与语言一同构成了不同的模态,并成为语言学领域研究的对象。在交际活动中通常不仅仅是单一模态发挥作用,而是多个模态共同担负起信息传递的功能。由此,交际中涉及一个模态的被称为单模态,涉及多个模态的则称为多模态。
上世纪70年代起,国外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多模态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Kress和van Leeuven[1]于1996年发表的ReadingImages:TheGrammarofVisualDesign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我国学者李战子(2003)[2]、胡壮麟(2007)[3]、朱永生(2007)[4]、杨信彰(2009)[5]、张德禄(2009)[6]也相继从多模态与社会符号学的关系、多模态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以及综合研究框架等方面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多模态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在教学方面也取得了众多成果。其中,张德禄等(2010)[7]探讨了多模态教材的特点及编写原则,阐述了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的基本特点:协同性、多维性、共时性、动态性、链接性、网络性;提出了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的类型: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演示教材,并针对三种不同类型多模态性教材提出宏观编写原则和具体编写原则;同时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国内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按照董亚芬(1991)[8]和李荫华(2001)[9]的分类,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四代教材均为传统的纸媒教材。2005年,蔡基刚首次提出“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概念,认为第五代教材在编写目的、编写理论体系、编写体例、所体现的教学模式等方面优化于前几代教材,“它不只是简单纸质教材加自助学习课件和软件的形式,而是真正依托多媒体网络资源的立体化教材”。[10]
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更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材的更新迭代。就大学公共英语而言,“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是以现代教育学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计算机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大量涌现的第一手教学资源,而形成的一整套大学英语教学方案。其目的是要更新大学英语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益。它是现代教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高校教学需求三者相结合的产物。”[11]可见,立体化教材是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技术实践的新型、动态的教材系统,也同时体现了与之匹配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陈坚林认为,其主要特点在于:其一,以多媒体、多模态、多介质方式来存储和呈现教学资源;其二,以一体化、系统化策略来设计教学内容;第三,以多元化、互动式方法来实现教学过程。立体化教材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教学能力,完成教学任务。[12]
模态是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通过媒体的形式得以体现,媒体是这些符号系统的物质体现。立体化教材是形式层面的描述界定,多模态性教材则是符号意义层面的考量角度,两者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一部具有多模态性的教材,其中的各种模态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媒介或媒介组合来实现,因此多模态性教材应当归根结底类属于多媒体教材,是多媒体教材中的一种变体。
此外,当下的教育现实中,立体化教材与信息通信技术的现代化息息相关,它通过采用多种现代化的媒介应用,使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更加丰富完善。因此,立体化教材亦归属于多媒体范畴,或者具有多媒体特征属性。而这些媒介又恰恰是模态的物质表现,由此立体化教材也同时兼有多模态性教材的属性。
以成人教育为主的开放大学的教学,其目标群区别于普通高校,同时远程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线上线下教学辅导相融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是其显著特征。“教与学时空分离是远程学习和面授学习最本质的不同”。[13]这种本质上的不同也导致了媒体在教学中作用的变化与调整。媒体由传统教学中的辅助地位转变为联结教与学的不可或缺的介质,进而成为影响教学及学习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发展,也蕴含着远程学习理论的发展。远程教育学习理论的发展至今也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乃至今下联通主义及其嬗变。新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环境观都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基于网络的现代通信技术及社交媒体技术的成熟发展,也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拥有了施展拳脚的一方天地。
开放大学公共英语系列教材正是以此为契机编写的新一代教材。这套教材以国家开放大学及网络学院和成人院校学习者为教学对象而设计。分为“商务英语”“理工英语”“管理英语”“人文英语”四个子系列。主要包括纸媒教材、PPT演示教材及全媒体数字教材。其中的纸媒教材,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教材,还包括了附加的其它模态的教育教学资源。多种模态资源的获取又由数码教材来具体实现。通过纸媒教材的二维码,学习者可以利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检索并获取云书院中配套的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包括人机之间的互动,自主地借助移动终端进行自主学习。PPT教材主要是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演示使用,包括了纸媒教材及数字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是该两种教材的补充。
教材还同时推出数字阅读云服务平台——开放云书院,为学习者提供全媒体数字教材。云书院中数字教材所提供的学习资源,一方面可以为纸制教材提供音频和视频资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其自身具有完善严密的构体系和丰富的扩展延伸,可以独立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和自主化学习中。
以《商务英语2》[14]为例,对纸媒教材及数字教材中模态的使用情况、教材特点及异同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对比和必要说明。因PPT教材主要为教师演示之用,故不将其作为教材评价分析的对象。
表1 《商务英语2》主要模态使用次数统计表(单位:次)
通过表1统计可以发现,两种类型的教材中都涉及了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主要模态的使用,具有多模态性教材的明显特征,并表现出以下特性:
其一,协同性。多模态性教材总是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模态相互协作,如声音与文字、图画与文字、动画和声音与文字的相互协作来共同表达意义。如,在数字教材中,通过点击观看视频构成图像、声音和文字的协作;在文章中通过点击标记的单词,弹出读音、音标及释意,从而形成文字与声音的协作。
其二,多维性。多模态性教材通常是多维度的,可以包含线性的文字、二维的图画、三维的动画。在文字与其它模态的配合中,总是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维度在起作用。无论在纸质教材还是在数字教材中,线性的文字都是教材的主体模态。三维动画的使用,如:第一单元任务三中的视频。通过具有语音动画的视频播放,使教材在相对单调的线性文字中加入了三维模态的动态性。
其三,共时性。多模态性教材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模态同时在意义表达中起作用,多维度刺激学习者的感官,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共时性在数字教材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如:生词的读音、注释的即时提供等等。不仅可以给予学习者即时的帮助,同时也给予感官上的刺激和多模态的有效输入,进而提高语言的学习效率。
其四,动态性。在多模态性教材中,一些模态是动态的,如声音、动画等。数字教材中模态的动态性更进一步表现为互动性,比如模仿朗读录音和比对功能的设置等等。
其五,链接性。多模态性教材中的语篇具有超文本特点,通常由一个主语篇与多重不同层次的语篇相联系,相互链接成为一个复杂的语篇网络。教材中通过链接的方式提供注释、背景知识、练习等等,从而将做为主语篇的教材植入若干链接,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语篇,应用于教学和自主学习。
第六,网络性。多模态性教材的链接性和动态性引发了其网络性。它不再是个体语篇简单的语篇组合,而是语篇中包含着语篇,层层嵌入,形成诸多语篇联结的语篇网络集合。由此,教材也具有了很强的可延展性。教材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来扩展,使得教材内容更加充实完善,增加了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针对不同材料学习内容的可选范围,从而能够兼顾更多学习者群体的不同需求,使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得以固化和突出。
从表1中还可以发现,相同模态在不同教材中使用情况又存在差异,甚至差异程度较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表1中差异最大的是音频模态,数字教材中的使用要明显多于纸制教材。在外语教学中,主导模态选择的基本因素是: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即话语范围)、教学对象的情况以及与授课者之间的关系(即话语基调)和教学的条件和场所等(即话语方式)。[15]就本套教材而言,在内容、目标群体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两者的差异主要归因于话语方式的差异。话语方式又主要涉及设备条件、教学环境、传播渠道等若干因素。
第二,由于选用纸媒与数字两种不同的传播渠道,两种教材中相同内容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词汇部分的音频资源在纸媒教材中采用的是课后集中提供的方式,而在数字教材中则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分散在语篇中,在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的地方提供即时的帮助。此外,图画、图表模态的使用频率也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两类教材所针对的不同教学环境所致,纸媒教材侧重于课堂教学辅导,而数字教材则侧重于网络教学辅导或自主学习。
第三,与纸媒教材相比,数字教材中模态的表现方式更加灵活,具有更强的即时性。比如,即时提供单词的注释与读音。由于两种类型的教材采用的媒介的性质不同,在纸媒教材中实现即时性有一定的难度。
第四,数字教材中模态不仅是用于体现教学内容,同时也参与提供了教学互动的可能与方式。比如,录音功能的使用、链接嵌入的小测验等等。
第五,数字教材的链接性不仅是学习资源的链接,同时也是学习导航的链接。在数字教材中设置有功能清晰的界面导航,便于学习者自主操作。链接与导航等用户友好度的考量,使学习者在远程移动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强的临场感。
第六,数字教材并非纸制教材内容的简单迁移,它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拥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设计体系脉络,脱离纸媒教材亦可单独使用。它更加侧重于从学习者的使用角度出发,呈现和引导学习者使用学习资源。因此数字教材能够更好地将学习过程与多模态性教材相融合,即将多种模态的资源融合,真正实现了教材的一体化。
开放大学新版公共外语教材是新型的多模态性立体化教材,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基于教材评价的反思也仍然需要明确一些原则。
开放大学新版公共外语系列教材对于今后的外语教材编写具有重要意义。尝试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实现了教材的立体化,着力尝试整合了多模态性教材资源。在多模态性的纸媒教材中,文字模态之外的其它模态的教学资源多是以附加的形式附加于纸媒教材之上。而在数字教材中音频、视频等其它模态的资源,均以链接的形式直接编入教材,如二维码等。从而因其数字化的特性及多模态性教材所具有的链接性,使教材的立体化真正得以实现。
其二,体现了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促进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发生。开放大学公共英语系列教材主要面向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存在着学习者学习基础程度不一、需求多样、教学分离的情况。多模态性教材表现出的链接性使教材具有了很强的延展性,从而整合后的多种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兼顾到更多学习者群体的不同需求,并能够较大程度地支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发生。同时,各种学习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层次上形成链接,增加了学习资源的选择性,保障学习更加个性化。
尽管国开公共外语系列教材实现了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仍检视出一些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媒体、媒介和模态不断演化创造新的情形下,对教材编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材的编写不仅有专业知识的要求,同时对于技术支持的依赖也逐渐增强,且该依赖性会随着媒体种类的增加与选择要求的提高而进一步增强。
其次,对于模态的选择及组合,在充分考量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一定以目标群体的学习需求为准绳,不能片面化刻板化追求多模态而多模态。要有的放矢、重点突出,不能喧宾夺主,方式、媒介和模态等服务于内容和教学仍然是教材编写的核心指导思想。
再次,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中,对于成人学习者而言,其重要性在教材编写中进一步被突显出来,以迎合和满足自主性学习和方便教师远程辅导。为了使媒体手段、教育技术更有效地为教材服务,更好地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教学设计和相关的教学模式改革变得更加重要了。
综上所述,新版开放大学公共英语系列教材是一套具有多模态性的新型立体化教材,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技术及远程学习理论的发展、满足学习者日渐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自主学习的发生,方便远程和面授教学辅导的展开。进而,为多模式外语教学改革提供基础性支撑。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远程开放教育业态发生深刻变革,教材已然不再是起辅助作用的多种媒体的简单结合,更应是与教学过程相融合的新型教材,成为自主学习为主的远程教育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