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心衰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

2019-02-10 06:43:51佘克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耳穴心衰穴位

佘克蓉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江苏 新沂 221400)

慢性心衰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伴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各功能逐渐衰退,因此慢性心衰的发病率较高。慢性心衰是指心脏的排血量与人体所需的代谢量失去平衡,慢性心衰患者通常伴有运动功能下降等症状[1]。在治疗慢性心衰过程中护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次研究针对中西医结合在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共计38例,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研究资料:共计共计19例,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0例与9例,年龄55~72岁,平均(63.5±5.6)岁;研究组患者研究资料:共计19例,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11例与8例,年龄55~74岁,平均(64.5±6.0)岁。经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后得知,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研究资料没有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采取西医护理:①心理护理:在发生慢性心衰后患者通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不良心理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患者心理变化及心理需求,向患者讲解有关治病的知识,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再惧怕疾病,积极的进行治疗。②饮食护理: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对患者饮食进行护理,饮食清淡,禁止食用凉性、辛辣等刺激性食物。③健康宣教:通过实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另外掌握自我护理。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取联合中医辩证护理措施:①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以顺时针的方向对腹部进行按摩,每次约5min,每天3次。对中腕、天枢等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2~3min,每天三次。②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以卧床休息为主。采用耳穴埋籽的方法对耳穴进行摁、揉等,刺激耳穴部位。另外使用耳穴压贴有效的降低了心肌耗氧量,进而降低了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几率。针对睡眠差的患者可采取沐足,并对内关、印堂等穴位进行按摩,做好保暖措施。③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做好保暖措施,保持皮肤的干燥整洁。将吴茱萸贴在内关、心俞等穴位,每次贴12h,一个疗程为两个星期。④肾精亏虚,阴阳两虚证: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对心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摩,采取中药足浴,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同时减少了末梢血管的阻力,增加了心搏出量。

1.3 观察指标

经护理后患者统一填写我院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此问卷中有20个问题,如护理人员的态度是否良好、护理人员的按摩力度是否到位、通过护理是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等,是为1分,否为0分,非常满意:17~20分;基本满意:12~16分;不满意:11分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资料纳入SPSS21.0统计学软中,例(n)、率(%)代表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卡方(x2)检验资料间差异,P值小于0.05表示两者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发生率分别为42.1%(8例)、36.8%(7例)、21.1%(4例);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发生率分别为78.9%(15例)、21.1%(4例)、0.0%(0例)。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19例)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8.9%(15例),数据差异显著(x2=4.470,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中心衰是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多发老年人群,心衰主要是由多种心脏疾病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障碍,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需求,因此组织及器官出现灌注不足的症状,心衰具有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2-3]。慢性心衰病情比较复杂,除了临床常规的治疗外,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对慢性心衰患者分别采取西医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护理,经护理后发现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患者护理满意较高,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利于患者预后。根据患者疾病症候的特点采取辩证护理,极大的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与生活质量,从而改善了患者心功能。此外中医按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更利于患者的接受,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后具有以下优势:①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治疗环境,保证了患者充足的睡眠,在生理及心理上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②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利于疾病的康复;③保证机体摄入充足的营养成分,提高了机体免疫力;④中医按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更利于患者接受。⑤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减少了医护纠纷的发生,也利于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

总而言之,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心衰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医护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耳穴心衰穴位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7:04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12-02 00:50:10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2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基层中医药(2020年1期)2020-07-27 02:44:10
夏季穴位养心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17 14:59:54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