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雯
(苏州市立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妇科属于是医院内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由于妇科收治的都是女性患者,其不良情绪相对较为严重,并且存在部分患者会影响生育能力,极易出现自残或自杀等现象,给治疗和护理工作造成巨大困难[1]。本研究主要以妇科收治的120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其实施家庭式沟通护理的效果。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41.27±4.36)岁,已婚41例,未婚19例,已育38例,未育22例,文化程度分别为初中以下16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24例;研究组平均年龄(41.33±4.19)岁,已婚40例,未婚20例,已育39例,未育21例,文化程度分别为初中以下15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给予对照组实施传统妇科护理,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加强对患者实施建立宣教,告知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加强环境管理,按时对病房进行清理、消毒,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给予研究组患者实施家庭式沟通护理:(1)患者入院后在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需要培养家庭沟通氛围,改变以往护理过程中直接称呼XX床或女士等称呼,改为某姐姐或阿姨等;(2)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采用本院自制的焦虑、抑郁评估量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动态变化,对于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创造一个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存在的焦虑和不安;(3)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鼓励患者共同对患者实施护理,叮嘱家属对患者作息时间进行监督,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2];(4)家庭式健康教育,在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健康教育实践确定好,在对患者讲解健康教育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为患者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还需要为其讲解治疗的具体流程、方法及目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不要只是对其进行枯燥的疾病宣传讲解,需要采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还可以与患者聊一下家常等患者感兴趣的事情;(5)饮食和健康训练,患者住院后根据其自身病情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注意营养搭配。制定患者进行适当康复训练,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其早日康复;(6)加强对患者实施出院护理,患者病情康复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实施出院指导,不可擅自增减药物,若出现异常现象则需要及时回院进行检查。
采用本院妇科自制的焦虑、抑郁评估量表对患者自身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在焦虑评分超过50分时则显示该患者具有焦虑症状,抑郁评分在52分以上时则显示该患者患有抑郁症状,以上两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3]。同时还需要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为(55.11±5.23)分,抑郁评分为(57.37±5.12)分;而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55.06±5.19)分,抑郁评分为(57.14±5.22)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2、0.028,P>0.05)。而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2.17±4.28)分,抑郁评分为(35.12±3.82)分;而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焦虑评分为(42.52±5.74)分,抑郁评分为(45.63±5.19)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5、3.974,P<0.05)。
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83±1.64)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93±1.3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2,P<0.05)。
传统护理模式一般以“疾病为主”,从而容易忽略患者的感受及心理情绪变化,家庭式沟通方法相对于传统妇科护理的优势在于,此护理措施能够营造一个家庭的氛围,从而使患者能够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面对疾病时不再是自己孤身面对,而是整个家庭共同面对,在治疗期间能够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对提高患者信心有积极作用。因为患者治疗时会因为疾病等担心,以其后生活、生育等出现不良影响,从而出现恐惧、焦虑和不安等负面情绪,而采用家庭式沟通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以上负面情绪[4]。
综上,给予妇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家庭式沟通可有效缓解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理情绪,同时对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此护理措施值得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