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慧斌,李 美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整体素养为目的,使学生掌握各种知识、技能、素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全面教育。高校素质教育则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技能及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认知与实践,形成稳定健康的身心发展素质。素质教育对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德先才后。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素质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误区,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高校教育也始终徘徊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之中。
改革开放后,在党中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导向下,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整个国家也因此出现了尊师重教、兴学办校的热潮。国家的教育导向毋庸置疑,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应试优先、专业至上的社会观念却一直影响着教育的运行。在专业知识教育取得成就的同时,道德教育却相对滞后。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999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开启了素质教育的实践。高校的课程结构也以思想政治+专业技术为配置,国家教育部始终将“两课”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各个高校在采取多种方法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辅以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甚至第三课堂活动等等。但在应试教育与专业至上的强大社会潮流下,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环节的思政德育教育始终只有形式与呼声,教育的根本——对人的塑造却被忽视了。
之所以如此,问题在于我们将主要精力用于正规的课堂教育和繁多的形式教育,而忽视了环境在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工程,不单是具体的文化知识教育所能奏效,其中环境影响至关重要。历史唯物主义特别强调环境塑造人。每个人都生活于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之中,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制约,社会状况引导和决定着人才的需求与走向,人本身就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成长发展的。“昔孟母,择邻处”,正是特别强调了环境育人的作用。人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环境教育岂可忽视?
如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呢?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一个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种“无为而化”的行动。它要求我们在引导启发的同时,要注重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育人环境。
首先是要努力构建良好的社会政治文化氛围。在党和政府大力反腐倡廉、净化政治生态、改善社会风气、提升道德文明、弘扬正能量、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大环境的氛围,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努力转变整个社会的教育文化理念与导向,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的培养,而非单纯的知识技能教育;使人们真正意识到教育的成败在于“人”的素质提升与否。事实上,中国教育能否真正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关键并不在于学校教育如何,而取决于整个社会的认知与取向。只有整个社会将“育才”重于“育人”的观念真正翻转过来,素质教育的春天才有可能到来。
其次是营造和谐向善的高校育人环境,真正保持学校这片“净土”。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导向作用的同时,着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职业素质,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作风,将言传身教相结合。在其中,教育者自身的行为规范至关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两个基本素质,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教师多注重“学识”的提高而忽视了“德行”的修养,在育人过程中偏重于具体知识的传授而淡漠了行为的“化”育。作为教师,只有将教育上升到“良心工程”的高度,自觉规范行为举止,方有资格为师从教。“化”之目的在于通过高尚良好的行为感染、影响学生,使之主动、自然效仿。一旦调动、开启其学习的内在动力,自然会上行下效、事半功倍,收到“见贤思齐”之实效。在这个过程中,“化”的作用要往往大于“教”的效果。所以,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偏向,在注重知识修养和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加强教育者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发挥表率作用,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事实上,环境影响能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取决于我们能否真正实现人的“善化”教育。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下,我们的教育必须向先进国家学习,要“面向世界”,与国际教育接轨,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优势与长处;同时又不能数典忘祖,背离民族文化根源。只有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教育有机结合,方为教育文化发展的健康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P40)的确,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根本,教育文化的建设发展也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之根。学习别人的目的在于改造自己,绝非否定自我或以人代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P12)学习先进文化经验,与国际教育接轨的过程必然是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再造,必然是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有效结合,绝不是机械地模仿照搬或全盘西化。但长期以来我们在此方面更多的体现于形式上的接轨与体系上的照搬,并未形成能够真正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内容体系。西方文化在垄断、覆盖整个教育界的同时,几乎淹没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试看当今学校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传统文化能占几何?学生们在此方面的知识几近空白,且不说对国学知识无所知晓,即便是老百姓都熟悉的一些传统文化常识也知之甚少。原因虽有诸多,但其中之一,就是过于偏重外来的经验,而忘记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事实上,作为文化早启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教育事业,很早就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曾经以引领世界文明的地位和身份在教育方面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尽管由于我们近现代社会的落伍,而使西方在教育文化方面占据了主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教育已经过时,也不能因此否定中国传统教育的成就与价值。中国古代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方法还是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等方面的成就与贡献都是举世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恰恰就体现在教书育人寓于一体的素质教育方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P18)就已表明了世界观、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儒家文化教育内容之所以冠以“经书”之名,讲究经史一家、文史哲不分,正是素质教育的最好证明。
为此,我们绝不能因为暂时的落后就自甘后人,也没有理由拒绝或抛弃我们民族文化的经验与成果。本着素质教育的目的,理应将传统文化合理融入高校教育内容体系之中。就目前而言,首要任务是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我们可以先从中小学阶段入手,以古代各种蒙学读物、传统常识为内容,将之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之中;在高校则应摒弃以往那种出于形式点缀需要、可有可无的泛泛教育,将之与“两课”教育有效结合,真正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教思政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本着以传统文化教育构建人才队伍的目的,高校宜设置相关的方向与专业,以补充该学科建设的空缺。关键之举,是要在大力宣传的基础上,营造整个社会重视与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与导向。真正的民族文化,应该是融入一个民族的心理深层与具体生活之中,而非体现于形式上的教育或存在于故纸堆中。社会的愿望与需求,是民族文化教育能否发展的根本前提。
总之,只有在充分认识民族文化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有效地吸取外来文化的合理因素,构建行之有效的、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体系,素质教育方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伴随着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也一直处于高速变动的状态之中,频繁的教育教学改革一浪高过一浪,名目繁多的课改层出不穷。本着革故鼎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教育教学改革固然必要,也因此有所收益。动变虽为事物生存之常态,但还需注意阴阳平衡、动静结合,改革必须符合规律,适当有度。任何教改都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本。而多年来,操之过急、形式繁多的高校教改,不仅没有能够顺利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反而衍生了诸多的隐患和弊病。
其一,人才培养模式化之弊。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中,以全面提升人才素质为名的各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成教改时尚,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诸如复合型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业务专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国际学历教育“3+1”模式、“2+2 跨学科专业平台”培养模式等。与之相应者,学术论文、论著的新八股化、教学要求的程式化、教案写作的规范化,以至从小学到大学各种考试试题的标准化、格式化等等不一例举。模式者何?固定框框之谓也。教育对象为个性鲜活之人,而非固定精确之产品,人才以灵活应变为试金石,非以千篇一律为标准化。焉有以机械制造固定产品之法量化个性殊异活人之理。历来教学上强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岂是虚言?自古师者以“传道”为首,道以灵活通变为旨,岂能以固定死法论说?模式化教学倾向置教师、学生于定格之中,有违事物发展之客观规律。此车不刹,不仅有误人子弟之嫌,且有误导教改方向、助长形式主义风气之害,实致教育科学于扫地矣!
其二,科研衡量标准化之误。科研创新对文化教育的引领作用为世所公认,教研结合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今学界在高度重视科研的同时,却未能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置科研于教学之上,甚至形成了以科研衡量、主导一切的偏向。试看当今,高校之排名、职称之晋升、优模之评定、人才之选拔运用等,“唯科研、唯论文、唯著作、唯奖项”现象几至泛滥。以此造成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甚至置教学于不顾专务科研的倾向,并由此引发诸多问题。理论上,教学与科研本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但高校毕竟以教育教学、培养人才为第一要务,科研应该发挥对教学的引领、服务和促进作用。可实际情况是,我国多数高校的科研却与此相去甚远。科研成果应该具备创新和应用两个方面。而今如山似海的科研成果,真正能够转化应用的又能占几成?能够引入教学的又有几何?多数成果一旦结题便束之高阁,几乎无人问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少科研成果均是违背科学精神、勉为其难的产物。科学研究需要一定的实力、基础、条件,非随意而为或人人能为。很多教师完全是为了科研而科研,不管有无条件均要搞科研,搞科研多是为了完成任务或出于其他目的而为,并非是长期实践经验积累、自然而然的结果。如果高校重视科研却不能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倒忽视了育人的本职,甚至压制、排挤、伤害了教学。岂非本末倒置?如此科研,其价值何存?此导向之误,实应深刻反思。
其三,教学方法花新化之病。随着教学条件和设施的改善,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广泛应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也应运而出,诸如多媒体教学、探究式教学、论辩式教学、启发问答式教学、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等。教学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固然必要,但必须以最终效果为评判标准,非以方法和手段之更新为目标。而很多高校则在追求方法趋新、手段尚多的过程中,求手段而不求目的,实为画蛇添足。法为死,人为活。所谓“为政在人”而不在法,再好的教法也有可能被蹩脚的教师错用,犹如歪嘴和尚之念经。当今工作中何以要特别强调“执行力”问题?很难想象,一个素质较低的教师会因新颖的教法而产生理想效果,甚至有些连传统方法都不能运用自如的教师会在教法上推陈出新。若然,则教育教学岂非任人可为?事实上,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功底与教育素质,绝非新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奏效。因此,与其在教学方法上追求趋新,倒不如在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素质、知识结构上多下功夫。习总书记讲:“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4]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加强教师整体素质建设,方为改善课堂教学之正途。
其四,办学特色趋同化之失。为适应国家社会、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教育普遍强调特色办学,目前方兴未艾的高校应用、转型发展也始终将特色办学置于首位。多年来,很多高校虽然此方面多有用心,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体现为机械地模仿与照搬,实际结果并不理想。无论就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还是人才引进储备、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基本上大同小异,“特色”实难体现。即便稍有建树,也仅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追求“人无我有”而已,并未真正突出“人有我优、人有我特”。其原因除创新理念不足之外,主要是受国家教育机制及传统的考试招生制度的影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到位。单就课程设置而言,很少有学校能够灵活执行教育部的指导性纲领,大胆进行自主设计,多为换汤不换药式的机械趋同,很难实现实质性的变革而形成特色。此又高校转型过程中急待破解难题之一。
其五,知识结构博杂化之偏。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5](P95)此言知识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个由少而多、再由繁而简的过程,目的在于以学积累,以道运用。知识的积累与化解必须同步进行,不可偏废。受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繁杂的影响,很多高校在扩大知识面,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导向下,知识传播常以博、杂、多为取向,而忽视了专、精、深的培养,使得学生需要接受的知识、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多。诸如专业课、公共课、各种现代技能证级课,再辅以公选课、通识课以及全员参与的各种课余实践活动、繁多的作业任务等等,致学生于穷于应付、焦头烂额之状,很少有消化吸收的时间。学生也只能是机械学习、囫囵吞枣。结果是考前强记,考后顿失,何谈理解运用?此所谓“道路以多歧而亡羊,学者以多务而迷失”也。老子讲:“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5](P44)治国治学同出一理,教学又岂能倚多为胜?所谓“少则得、多则惑”。[5](P44)学习之道也要讲究劳逸结合、平衡适度。一味地强行灌压,必然事与愿违。何况专与博两者并不矛盾,“一专多能”的前提是“一门深入”。所谓“一通百通”,只有在专精的基础上方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真正的广博。这才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专业化人才的必由之路。此问题之关键,在于如何做到适当节度、勿失偏颇。就目前高校情况而言,则应在如何化繁为简、适度减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空间等方面多加考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理应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步入新的台阶、新的层次。就目前高教发展趋势而言,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而在教育的导向和实践过程中,如何针对问题,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真正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质的变化与飞跃,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