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红
【摘要】学生的生活实践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数学课堂教学要紧扣学生已有知识点和紧密联系生活,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相辅相成.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努力以自己的教学美,开启学生学习的乐与思,通过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获得,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让数学生活化学习绽放学生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数学学习;生活化;学生思维;策略
数学课堂学生搭建亲身体验的平台,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把学生生活经验带入课堂,促使学生学习数学从“要我學”到“我要学”和“我喜欢学”,引导学生自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生活”与“数学”的交替互动,让学生热爱数学,让生活化数学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一、借助生活经验,巧妙设计数学问题,搭建学生发散思维平台
创设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情境,借力“生活数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如临其境,通过模拟和再现实现数学生活化.巧妙模拟生活场景生成数学课堂教和学,有效发散学生思维,教师有技巧地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用问题激趣,用问题促疑,用问题促思维发展,通过妙设问题搭建学生发散思维平台.如教学“三角概念推广”时,笔者不断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化的例子促进认识,如,1.钟表上的秒针转过15 s时按什么方向转动,转动的角度是多大?2.体操运动员在转体一周半动作中是按什么方向旋转的,转动了多大角度?3.自行车轮子转动一周其上某点转过了多大角度?通过简单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发展.
借力变式问题训练引导学生发展.以教材上的习题为基础,举一反三运用变式问题训练学生,让学生掌握题目便于不变的内在联系,强化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效果,夯实双基能力.课堂学习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如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应用中有理有据分析问题等,让学生敢于质疑.运用变式问题训练学生,利用追问创新学生思维,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借力变式训练和有效追问让学生创造性学习,促进学生思维深刻发展.
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愿,巧借数学体验培育学生思维
巧借数学体验让学生感受数学生活化和生活化的数学.巧妙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课堂教学中笔者借助学生都熟悉生活题材展开,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等,常见的生活题材丰富了课堂教学,也易让学生融入数学学习.在引入基础上笔者启发学生借助生活体验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如角的顶点是什么?角有几条边?角有哪些种类等等.自主提问让学生着实体验了一把生活中的数学,有效强化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有效培育学生主动数学学习的意愿.
学生数学学习和有效参与的动力源自积极思考问题.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就有数学,兴趣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教师借力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巧妙引导,达到师生数学教和学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在课堂导入环节课采用数学游戏激趣引入并揭示课题,用游戏中的问题诱导学生全身心参与课堂学习,同时游戏中的问题也是课堂教和学中师生探究的主题,师生共同参与探究过程,教师巧妙点拨推进生生探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有序发展.
让延迟评价使课堂教学出彩,有效激励学生发展.当学生对问题形成自己一定的解答时,教师不要即刻做出对或错的评价,要激励诱导学生继续将自己的答案“自圆其说”,通过延迟评价学生回答,创设学生积极参与而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内重组自己的所学所获,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用延迟评价让学生获得有效发展.
三、创设活跃学习氛围,预设生成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运用生活化游戏教学,创设活跃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积极融入课堂,主动投入到愉悦所学学习中,有效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动手、动口和动脑,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在生活游戏中“蕴藏”数学知识诱导是学生乐学和爱学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注重运用生活数学游戏于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学数学,增添课堂学习趣味性,让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如在学习“20以内的加法”后,笔者让学生用扑克牌在课堂中玩加减游戏和比大小游戏.又如,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后,课堂中笔者设计了用火柴棒摆数字游戏,让学生说说摆出的每个数字用了几根火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移一移和添一添(或取一取),引导学生认识数字之间的变化.通过数字游戏中学生的合作参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汇报所得.学生在游戏中主动学习,不断的尝试中发现了其数字的奥妙,深刻自己的学习.重视课堂问题情境的孕育,让学生在问题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发挥自己的智慧.疑和问就是课堂问题产生的情境,课堂要注重学生质疑培养.教师要适时根据课教学内容调控课堂,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善于诱发学生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精彩火花.
四、培育学生数学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能否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精心设计,把数学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的“思维体操”,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强化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会贯通,让学生在身边的资源中找寻和运用数学.巧用身边资源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认识数学知识.锻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让数学所学服务于学生生活需要,让思想运用融入学生生活中,同时反过来让生活经验服务数学学习,夯实学习基础.如“体积”概念教学中笔者创设教学情境:用两个同样的烧杯盛同样容积的水,让学生帮助做上记号,然后将一枚鸡蛋放入其中一个烧杯,此时烧杯中的水满了并溢出少许,学生惊讶不解的表情溢于言表.这是笔者适时抛出问题:在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发现说明了什么?诱导学生说出烧杯中放入鸡蛋,比没放鸡蛋的烧杯所占空间大.通过实验笔者引导学生认识体积的概念,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总结什么是体积.为强化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感受“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不同的物体,并要求学生按体积大小有序排列.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引入“体积单位”学习.数学课堂一定要教学联系生活,巧妙糅合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在数学学习和生活运用中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参考文献】
[1]李志军.焕发课堂生命活力,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尽情绽放——谈创建数学新课堂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