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才让
摘 要:近些年,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学的力度,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因此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在小学双语班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在对题目的用词用句理解上有所欠缺,这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小学双语班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建议,以供专业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双语班;应用题;策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民族方言在各民族地区已经根深蒂固,由于当地教师多以当地方言进行教学,造成当地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不强,数学应用题是一种比较抽象的题型,对学生的语言基础有很高的要求,否则会造成审题的困难,不利于学生理解题目和答题。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学习质量。
一、小学双语班学生在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学生汉语基础知识不牢固
学生要读懂应用题题目要表达的意思,必须具备一定的词语基础。在检查双语班学生的作业情况得知,学生在对应用题进行审题的过程中由于词语基础不扎实,因此学生想要理解应用题会比较困难。比如:“买一套图画本价格是10元,小张买了15套图画本,问一共要花多少钱?”该题目含有“套”“图画本”等词,有的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根据了解学生对于“图画”“本子”这些单个名词能明白意思,可是把两个名词合在一起有的学生就看不懂了。对于“套”这个量词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了解它的意思,而数学应用题里面的量词用法十分讲究。当学生对量词“套”有正确的认识之后,学生也就可以弄明白“图画本”的意思了。因此在做应用题的过程中,必须弄明白题目中所包含词汇的正确含义,然后才能辨别题目的题型。对题目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之后,就能很容易過滤掉一些无用的信息,并找到其中包含的有用条件,从而成功找到解题思路。
2.学生问题表征策略不成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表征分为直接转换和问题模型两个方式。直接转换方式是不去管题目中的用词、用句有否按照逻辑顺序,关键是分析题目所包含的数字以及关键词等,特别是对数字内容进行分析。问题模型策略是对问题情境和条件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从而构建问题模型来帮助理解,应用问题情境表征找出解题思路。经过调查统计,大多数的学生会采用直接转换的方式进行解题,少数学生会选择问题模型的方式来解题。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双语班的学生很容易被题目中的一些无用信息、无用的条件所误导,而在寻找有用条件和信息的过程中有些无从下手。
3.学生缺乏练习和巩固
因为学生汉语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所以学生无法独立进行和课文配套的练习或是同步练习,很多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的功课和练习,所以学生没有足够的条件来进行巩固练习;有些教师本身的汉语能力有限,无法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和传授教学知识,只好强调学生去牢记定理、公式等,也没有进行系统的变式练习,使得学生解答相同题型的题目水平有限,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对于运算规律理解不充分,不能够灵活应用到运算题型之中。
二、提升小学双语班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1.重视学前双语教育
国家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到必须重视学前教育,到2020年之前,必须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条件好的地区,可以普及学前两年到三年教育。进行学前教育尤其要关注婴幼儿时期的教育。提倡把学前教育当作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以政府统筹、公立私立双举,加大对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力度。政府投入资金,健全资金合作机制,给予家庭困难的幼儿提供免费入园和经济补助。在地区政府的带领下,大力发展学前的双语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入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提高双语班数学的教学效率
双语班数学教师对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必须十分了解,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传达给学生,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同时,数学教师要在确保学生掌握课堂内容的前提下,依照当地学生的汉语基础水平,以汉语的语言进行辅助教学,逐渐扩大以汉语方式进行教学的比例。数学教师通过应用听、说、读、写、译等手段提升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对于数学课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词汇障碍,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知识的要点、难点,提前给学生教学内容的词汇翻译等,让学生更加方便地理解课文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课文内容的关注度,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双语的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表示虽然课堂上已经学会了课文知识,不过在自己解题的过程中却无法正确分析题目来解题。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另外安排一些练习和答疑的课程。在进行答疑的过程中,除了教师亲自解答之外,也可以请一些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为其他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调动课堂学习氛围。
3.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进行有效的审题才能确保解题过程的顺利,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在审题阶段能够有效理解题目,从而提升解题效果。比如这道应用题:小张家里来了一个同学,小张想买一些水果招待她,小张先是买了8个橘子回来,同学吃了只剩下1个,于是小张又出去买了5个,最后同学吃完还剩下3个,问小张的同学一共吃了几个橘子?有的学生看不明白这道题的题目意思,导致思路错误,得出了错误的解法:8-1-3=4(个)。在经过教师的讲解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错得很不应该。因此解题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搞明白题目所讲的意思,题目中隐藏了哪些有用的条件,哪些又是不需要的条件,经过了解可知,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解题,主要是因为不能理解题目意思。双语班学生在进行应用题解题的过程中要面对的问题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包含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双语班学生对当地语言以及汉语的应用都不是十分娴熟,因此教师大多数时间是应用当地语言进行教学,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在双语班教学中,教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应用口语描述题目所包含的条件和问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应用草稿画图等方式来辅助分析题目,在日常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审题经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进行应用题练习是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练习的安排要结合课程内容合理布置。平时让学生多做些变式练习,要避免大量重复的练习,减轻学业负担,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应用题的变式练习种类繁多,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变化的问题情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的提升。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应用题题型进行更改或者重新设计,比如通过改变条件、问题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教师通过设计和改变题型,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可以运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练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让学生大胆进行想象,有疑问及时提出来,正确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导学生应用操作法和图示法辅助解题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形象性思维当中,因此思维表达方式还很直观。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用直观的道具和材料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应用学习道具、图形等直观的方式加深理解,也可以在课外安排学生进行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课程中,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书本的长和宽、桌子的常和宽,然后求出它们的面积,跟学生说明操场的长度和宽度,让他们求出操场的面积。在讲解“24时计时法”的课程时,提前让学生去搜集电影票、动车票,或者手表等包含时间的道具。在讲解这节课的时候,运用这些时间道具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道具上面的时间信息进行观察,让他们对时间有一个基本概念,然后逐步深入了解时间的更多知识。图示法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解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应用图形把题目中所包含的有用条件都表示出来,比如对于题目中的关系式,结合图形分析的话思路会变得很清晰,一目了然,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图示法不但可以直观地表达题目中的各种参数,理顺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兴趣。应用画图法,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解题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6.教導学生牢记解题的关系式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概念、公式、定理等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对和、差、积、商等专用名词有充分的理解。数学教师可以把应用题中一些经常出现的关系式综合归纳出来。如,速度×时间=路程,产量×数量=总产量……先教学生理解这些关系式然后让他们牢记,这会让学生对数量关系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为应用题的解题提供很大的帮助。数量关系在单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必须对单步应用题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单步应用题早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就出现了,由于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只会理解一些直观的知识,对于抽象知识的掌握能力比较有限。因此在数学应用题的课堂中,教师应当多应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进行思考、多动口、多动手,进行更多感性知识的学习,慢慢培养概括性以及规律性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对数量关系有充分的理解之后,学生寻找解题思路的时候会容易一些,也能降低错误理解题目的概率,对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分析、推理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在政府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小学双语班学生的数学教育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由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双语班的数学教师必须继续努力,通过对应用题教学的改进和调整,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从而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丽.小议小学双语班低段数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6(12):125-138.
[2]孙芳.新疆中小学双语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3):157-165.
编辑 段丽君